陈慎吾,刘渡舟怎么看炙甘草汤

2011-01-04 19:42 楼主
先发一下陈慎吾老先生怎么看炙甘草汤。同志们,纯手打啊!给点鼓励!
此段节录是陈老在伤寒论讲义中对炙甘草汤中的治验总结如下:
各家医案:此治伤寒脉结代,心动悸之圣方。孙真人用之以治虚劳,王刺史用之以治肺萎,故不论何病,但脉结代先用此方。
此脉在大病后见之难治,气逆见之无忧,后世之调气血,补虚劳等方多出于此。痫证,老人,虚人津亏便秘。仲圣凡于不足之脉,阴弱者用芍药以益阴,
阳虚者以桂枝以通阳,甚则加人参以生脉。此以中虚,脉结代,用生地为君,麦冬为臣,峻补真阴者,然地黄,麦冬味属甘而气则寒,非发陈蕃秀之品,必得
人参,桂枝以通阳,生姜,大枣以和荣卫,阿胶补血,甘草之缓不使速下,清酒之猛捷于上行,内外调和,悸可宁脉可复。久煎则气不峻,此虚家用酒之法,且知地,麦得酒则良。此证当用酸枣仁,肺萎用麻子仁,如无真阿胶,以龟板胶代之。甘草同经脉,利气血,治伤寒心悸,脉结代者。甘草二两,水三升,煮一半,服七合,日一服,由此知甘草乃通经脉,利血气者。
刘渡舟教授认为,心悸动可服炙甘草汤,但长久吃会出现浮肿等症状,建议加些五味子会好一些。

个人读后一点体会,脉结代直接用炙甘草汤。可是临床上要是有心脏病的人大多还会有惊悸的症状!也就是胆肾气虚!希望大家给予重视!这是我的临床经验。

再,陈老也在方子中反复强调,气味太后,甘寒太大了,需要加通阳的药,所以才会出现后世的火神吧,我认为就像于丹曾说过的,一万个人读论语有一万个理解。
所以,一万个人读伤寒就出现了,东垣,丹溪,子和,河间他们,道的理解各有不同,但是只能说明,医学越来越发达,看病越来越细致了,从粗犷的几味药到越来越细致的方子,发明是越来越好!可我总有种感觉,我们在口口声声说仲景,什么是仲景!仲景在东汉末年,那是还没有佛教,只有道教跟儒家,中医是什么,可不可以是中庸之道的行道之人!那么,行中庸之道的人,看事物那一定是中性的,平衡的,如环无端就像经络,就像脏腑,五脏为一脏,一脏为五脏,五行的相生相克,永远没有完结!
所以我从另一角度,来看,中医为什么要把道教儒家思想接收,不是因为我们想认为患者得什么病就有什么病,而是患者得什么病,我们怎么看问题!那么仲景的药味那么少为什么能那么快的治病了呢?我认为,仲景只是把握了人体也是中性这一点!为什么人体是中性,因为,人体是自然环境下生存的,自然环境是中性的,我们人类没活在水里或者火里!所以中医只要把那些在你身体上不正常的轨道扶正了,扶到中性了,才能使人体健康!为什么稍微扶正了就健康了,是因为其他的时候自然环境给我们医生给收拾残局了!再进行最后的推理,那么在好多时候名医治病时候,在快好了的时候就不给治了,他们说是怕给病人减少寿命!这是对的!再,为什么大剂量的药不行,因为剂量大了,刀给扶的太正了,会损伤脏腑!你要给胃弄的老好老好了,那么土强壮了,你没去管木,肝就不干了!这是不也就是金匮要略里第一篇说的,知肝之病先传脾,先防啊!

我的分析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明白中医之道,仲景之法度!知道人体不用那么细致的去看!他自己有自己的调理过程。我们不能去破坏!医生只要帮助身体走向正确的方向就可以了!感冒了,吃完药了还没好,需要等几天,那几天是身体的调理期!

希望大家多给我意见!多批评指正!希望一起讨论!

小弟我先谢谢大家了!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21 22:20 2楼
作者的见解不错。
2011-01-26 14:03 3楼
说的也有点道理,每个读了都会有一点感悟,
2011-01-26 17:33 4楼
回复 3# luyu4818


谢谢。祝您小年快乐。
2011-01-26 23:11 5楼
陈慎吾的路子跟胡希恕的是一样的。
只不过在我个人看来,胡的底气比陈要足太多,那种自信,印象深刻!
2011-01-27 08:42 6楼
炙甘草汤中桂枝、干姜、清酒就是通阳的,炙甘草汤本身就是治疗阴阳两虚证的,所以寒不用担心。但是甘的确是个问题,久服之后的确看到很多出现水湿症状的情况,尤其是那些素体肾阳、脾阳不足的人。但是加不加五味子,既然是刘老说的,应该可以试试。至于楼主说的安神的问题,我一般加柏子仁,当然也有加酸枣仁和远志的,因为心脏病的病人很多都有失眠症状,所以我会加一些安神催睡的药。
不过这个方子虽然对心脏病人普遍有一定疗效,但是只有脉结代的病人才能尽全功,如不见脉结代,用之无大用
2011-02-02 14:17 7楼
说的很有道理,深受启发。
2011-02-27 00:46 8楼
土者壅也,载万物以贵生。中庸之道万物之体。药求自然随和,伐其过,扶其衰。阴阳平衡为大道。
2011-02-28 16:00 9楼
先赞一个
2011-07-14 12:19 10楼
值得学习学习!!
2011-07-15 16:27 11楼
见解不错,学习了,很好
⬅ 读书与临证————偏方一则 老茶馆 肝郁化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