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世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作者:赵厚睿

2011-01-09 19:59 楼主
冯世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 作者:赵厚睿

(湖北中医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5)

关键词: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药疗法;经方;专家经验;冯世纶
中图分类号:R69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704(2009)01-0023-02

冯世纶为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师承于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经方家胡希恕等人,四十余年来一直专注于经方研究。曾在国内率先提出《伤寒论》是中医独特的经方理论体系,著有《经方传真》、《张促景用方解析》、《中国汤液经方》等书,在运用经方治疗临床各科疾病方面均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临证处方常药简效速。现将冯教授运用经方辨治慢性前列腺炎的经验简介如下。

冯师认为,慢性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非特异性感染所致的慢性炎症,是20~40岁青壮年的常见病,具有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特点。中医若能准确辨证论治,多有较好的疗效。

1、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病因病机为:或因纵欲不节或所愿不遂,气滞血瘀与相火灼伤精血,败精流注,而成精浊;或因体内湿热蕴积流注下焦或病后气弱阴虚,余邪引动下焦湿热,精室被扰;或因不洁性交,淫毒经生殖道逆行内侵,精室受犯,气机被遏,分清泌浊功能失调,精离其位,造成精浊等等。

冯师认为,本病病因病机复杂,从独特的经方理论来看,临床辨证不是从病因病机推理,而是分析临床症状得出辨证,从所辨之证中方中测得病机。前列腺炎的辨证亦是如此,即要详审其局部症状与全身症状,从客观的症状来进行六经八纲辨证,也就明确了具体的病因病机,继而细拟方药,则疗效多能满意。

2、辨证施治

2.1 猪苓汤方症

适应症特点:小便不利,尿时尿道灼热或涩痛,口干思饮,心烦失眠等,此证乍看是湿热下注,或肾阴虚相火旺,且黄柏、苦参、木通等苦寒清热利湿,又加以知母、地黄等滋阴补肾,则必致阳气、津伤而湿饮更盛。冯师认为此为病久津血阴液虚而水湿盛,治疗唯有用甘淡渗湿、养血生津之法,才能使邪去正复。药用:猪苓10g、茯苓15g、泽泻10g、阿胶10g,滑石12g。

2.2 桂枝龙骨牡蛎白薇附子汤合猪苓汤方症

适应症特点:小便不利,欲尿不尽,尿后或大便时尿道有蛋清样粘液溢出,时伴见必悸、盗汗、眠差、遗精、早泄等,用肾气丸治疗常无效,而用苦寒药治疗后常加重。冯师认为此为营卫不和,外寒内饮之证,病久精血虚而水饮盛,湿久郁而上扰致神明不安。治当调和营卫、益精养血兼以化饮敛神为法,药用:桂枝10g,白芍10g,生姜10g,大枣4枚,白薇12g,炙甘草6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川附子6g,猪苓10g,茯苓15g,阿胶10g,泽泻10g,滑石12g。

2.3 小建中汤方症

适应症特点:临床症状里轻时重,时多时少,常只见少腹拘紧或会阴隐痛,而不见小便不利等症。冯师认为此为里寒饮停,是小建中汤的适应症,着重温中化饮,药用:桂枝10g,白芍18g,炙甘草6g,大枣4枚,生姜10g,饴糖45g。

2.4 五苓散方症

适应症特点:小便不利,或尿频、尿急,或欲尿不尽,会阴不适,腰痛或身疼,口中和或口干不思饮,或饮水后胃脘不适,甚则呕吐等。在辨证过程中,若用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补之,治疗应在解表的同时予以化饮,使表解饮去,局部症状和整体症状自然好转。药用:桂枝6g,茯苓10g,泽泻15g,白术10g,猪苓10g。

2.5 肾着汤方证

适应症特点:口中和或口干不欲饮,腰腹胀,滴白、小便不利及尿不尽,舌质淡、苔微白腻,脉沉细。冯师认为此为里虚寒之寒湿下注证。药用:茯苓15g,干姜15g,苍术15g,炙甘草10g。

2.6 其他方证

除以上方证外,临床还常遇寒湿痹阻、阳虚水气上犯的真武汤方证;邪郁半表半里、寒多微有热的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血虚水盛的当归芍药散方证;上热下寒的甘草泻心汤方症;里虚外寒、气化不利的肾气丸方证;太少合病的柴胡桂枝汤方证;湿热下注的八正散方证,等等。有是证用是方,做到方药对证,慢性前列腺炎多能痊愈。

3、常用药物加减法

尿道溢液、滴白(前列腺液滴出)者,加生薏苡仁15g,川萆薢10g;乏力、腰痛明显者,加仙灵脾12g;盗汗明显者,加酸枣仁15g;尿痛者,加大黄(热痛明显)3g;小便涩痛者,加当归10g,赤小豆15g;会阴、睾丸坠胀者,加乌药6g,小茴香10g;尿频者,加桑螵硝10,并可适证加川楝子、五灵脂、吴茱萸等。

4、典型病例

张某,男,36岁,2007年7月21日初诊。患慢性前列炎多年,四处求医反复不愈。自诉小腹部疼痛连及睾丸,伴早泄,腰部及左膝困痛,下身畏凉,每日夜尿3次左右,大便溏薄。素有胃部冷痛,畏风,耳鸣,小便灼热,口干略苦。近日晨志喉中有黄痰,舌淡胖苔黄厚腻,脉弦细数。辨证属邪郁半表半里,寒饮内停,血虚水盛。治以和解半表半里、温化寒饮、活血利水为法。药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加味:柴胡12g,黄芩10g,花粉12g,生龙牡各15g,桂枝10g,干姜6g,白芍10g,当归10g,川芎6g,茯苓12g,泽泻12g,炙甘草6g,车前子(包)15g,小茴香10g。5剂,每日1剂,水煎服。5剂后,腰部困痛、小腹胀痛减轻,口干苦、小便灼热感基本消失,夜尿1~2次,喉中仍有痰。继服上方加减治疗1月余,诸症消失。

按:慢性前列腺炎临床症状复杂,治疗时必须辨证施治,方与证应方可取效。冯师主张辨证施方,而不囿于固定方,一味地补肾壮阳或益肾填精。本例患者的方证关键在于肢体冷痛,口干或苦,心下微结,表现为上热下寒,寒多热少之征,符合柴胡桂枝汤方证的邪郁半表半里偏寒的特点;另所表现的耳鸣、腹痛拘急、小便不利、大便溏薄、舌淡胖,脉细乃为血虚水盛之征,合当归芍药散证,故以补血活血利水法,方证对应,故收捷效。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15 19:49 2楼
一、指法:
诊脉的指法很简单,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中指定关,(腕后高骨即为关)三指分别排开,同时根据人之体型合理布指。高大者指宜疏,瘦小者指宜紧。
下载 (31.44 KB)

2010-12-1 11:28
二、腕脉各主脏腑及常脉
中医秉持易之原则:“知常达变”。这一观念一定要明记在心。只有知常,以常态为尺度,才能知道不正常的表现。
左寸口主心,心脉常态为浮大。
左关上主肝胆,此脉以长弦为常态。
右寸口主肺,肺脉常态为浮涩短。
右关上主脾胃,此脉以缓大为常态。
左右尺中属肾,此脉宜沉软。
同时还要明白四时脉之常态。
对于脉的把握是一个实践过程,在现实生活中多分析品评,才能深入掌握。这不在本讲的陈述范围。本讲主要针对外感脉进行简单的说明。从六经的角度不讲,只讲太阳经证脉象。
三、脉之基础
对于初学者来说,诊脉是道门坎儿。是一件说难不难说易不易的事情,在一般人看来,不就是用手摸脉吗?或者说所有的脉都是跳动的呀。其实脉里乾坤大有学问!
首先从诊脉不难说起。知道怎么定位,这就是小小的一个入门,至少你知道怎么把脉了。
然后要了解的就是脉的至数,也就是正常脉的跳动次数。古代没有钟表,不可能以分钟来计脉搏跳动次数,而是以一息为准。何为一息?就是正常情况下的一呼一吸。标准是什么呢?一息四至为平脉。就是说一呼一吸间,脉搏跳动四次,这是正常的。比此慢或快于此,皆为病脉。
一息四至号和平,更加一至无大疴,
三至为迟一二败,两息一至即云殂,
六至为数七至极,八脱九险十危急。
1、浮脉
浮脉属阳脉,主表。那么什么叫浮脉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浮在皮肤上的脉,用手指轻轻的搭在皮肤上就能感觉到脉的跳动。从外感的角度来看,此时外邪尚未入里。一般外感初起,易现浮脉(体质虚弱正气不足者除外)。
2、浮脉主病
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力表实,无力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外感多以浮迟、浮数、浮紧、浮缓为特征,在具体的临床应用中,值得注意的是人迎脉的把握。
左手人迎脉一盛,便是风寒暑湿症,
恶寒发热更无殊,四脉四症要审定。
浮而无力是伤风,浮而有力伤寒症,
浮而虚者暑伤心,浮而缓者湿之病,
发散渗利不可差,用药和平保元命。
二、沉脉
沉脉属阴脉,需要重重地按下去才能感觉到脉搏的跳动。
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
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主病
沉潜水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泻痢,肾虚腰及下元痛。
沉脉主里,有力里实,无力里虚,沉则为气,又主水畜,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食。沉涩气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一些体质虚弱的人,感冒也会有沉脉表现。因此在临床上,不能拘于方书所言,应随证化裁,才能收到明显的效果。
三、迟脉
迟脉属阴脉,一息三至为迟,是阳不胜阴的表现。三至为迟,有力为缓,无力为涩,有止为结,迟甚为败,浮大而耍为虚。
主病
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痂仔细看,
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
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迟脉主脏,有力冷痛,无力虚寒,浮迟表寒,沉迟里寒。
四、数脉
数脉属阳脉,一息六至,此为阴不胜阳之表现。临床就分清虚实表里。
主病诗
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
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
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数脉主腑,有力实火,无力虚火,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气口数实肺痈,数虚肺痿。
注意儿童的脉不在此列。
诊 脉 六 法
心脉
切脉下指先看心,心脉浮大为正形。浮而有力心经热,热主舌破小便疼。感冒风寒弦又紧,头疼寒热数难平。惊悸怔忡沉细弱。上焦蓄热洪大应。
肝脉
次看肝脏弦又长,总然有病也无妨。忽然浮大风为患,紧带洪兮疟痢当。微涩原来阴血少。数为着怒缓为尫(音wāng瘦弱的意思)。有余因实知肝火。沉细为虚亦是常。
肾脉
若逢肾脉沉无病,洪大须知阴火生。男子下元微不足,女人滑利定为妊。弦紧极虚芤下血。痛连腰胁现微沉。五心烦热洪无力。犯着房劳数不宁。
肺脉
右寸诊之浮短涩,肺家清净病无干。邪气上冲多发嗽,洪大分明仔细看。弦紧必然咽燥破。数时胸府热难安。浮而有力风外感。沉主生痈滑生痰。
脾脉
脾家性燥宜迟缓,倘逢滑数知伤食。洪大原来胃火炽,弦紧定遭疟疾。虚汗泄泻腹膨膨。嗳气吞酸是数热。土不制水肢浮肿,沉细而微见肾脉。
命门脉
命门相火只宜静,虽然沉细未为病。若逢盛旺反成殃,阴虚盗汗肌消甚。浮洪呕血梦遗精。滑数昏花耳聋症。迟缓多缘下部寒。女子旺时应有孕。
注:初学中医,自以为诊脉为一道门坎。很多人被拒之门外。就一般人来说,谁的脉都跳啊,不跳就死了。很多人不得门路,只能望脉兴叹。其实就初学者来说,只要能分清浮、沉、迟、数、有力、无力就行了。其它的脉,在临床中一点一点的感悟就是了。况且其它脉也都是从这四种脉衍生出来的。
⬅ 哈哈,正宗紫油桂来到啦 老茶馆 附子,原来是超级圣药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