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食品为何推行艰难

2011-01-14 22:15 楼主
疫苗之惑:功夫在剑外
疫苗问题是一个公共卫生问题。“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方式能解决问题吗?
文:黄建始
在人类与传染病博弈的过程中,疫苗功不可没。正是疫苗,和抗生素一起,在整体生活水平提高的基础上,帮助人类基本征服了传染病,显著提高了平均寿命。
但是,进入21 世纪,疫苗在神州大地“让人欢喜让人忧”。2010年上半年,山西出现“贴签疫苗”。下半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风波再现。山西疫苗事件,很多问题其实和疫苗本身无关,倒是与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环境因素有重要关系。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已经不是新鲜事物。为什么还会在我国掀起一场波澜?
归根到底是时代变了,环境变了,人心变了,我们却没有与时俱进。时代变了,现在大家对自己健康的要求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这时候,最容易产生的问题就是信息不对称。人们对一个事物不了解,很容易产生质疑。质疑本身是好事。正是在理性质疑的过程中,国人的健康素养提高了。疫苗问题再次说明观念影响健康。大健康模式告诉我们,要关心心理因素和社会环境对国人健康的影响。疫苗再好,公众不相信,就是个大问题。对待病,可以用药。对待网络上出现的错误信息,靠药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老一套思维,老一套宣传灌输手段也是不灵的。疫苗问题属于公共卫生的范畴。公共卫生是全民参与的事情,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医疗系统、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和每一个老百姓都是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信息的对称和透明是公共卫生推进的先决条件。如果不能按大健康模式来思考公共卫生问题,让全民参与,我们永远都是落后的。这就好比一支箭射在肉里,只把外面的箭剪掉就能解决问题吗?本文精要:● 疫苗问题要用大健康模式应对,全民参与。
很多人不懂强化食品的“心”
每年的奥斯卡金像奖都会涌现出一批“叫好不叫座”的艺术片。原因我们都知道:这些影片是“懂门道”的学院派评出来的,可能讨好不了一些“看热闹”的观众。强化食品遭遇争议,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对它的“好心”了解不够。
文:霍军生
今年下半年关于营养强化食品的热议,很多都是出于对营养过剩的担心。这说明大家对健康的关心程度日益提高。但是,这同时也反映,我们对营养强化了解得还不够。
被现代人忽视的营养缺乏从科学的角度来看,推广营养强化食品是一件有利健康的好事。有一种观念认为,现在生活好了,肯定就不缺营养了。实际上,我们目前面临的慢性病发病率急剧上升的情况,很多都和营养缺乏密切相关。因为选择一多,就可能盯着喜欢的、口味好的吃。这很容易造成营养不均衡。而且,粮食和蔬菜的生产加工方法的改变,也使食物营养成分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农业生产当中追求的高产,让生长周期大大缩短。过去养鸡要养半年,现在只要38天。研究表明,从1963 年到2000 年,刀豆的维生素C 含量降低了60%,卷心菜降低了15%,油菜降低了60%,番茄降低了60%,白菜降低了50%,青椒降低了10%,菠菜降低了80%。白面粉和全面粉中的核黄素、硫胺素、叶酸、锌、铁等都是大幅度降低。
另外,我们吃得越来越少了。这就很难做到营养均衡。慢性病也就越来越多。我国居民普遍存在缺铁、维生素A 等微量营养素的问题。这一“刚性需求”是很多人都忽略了的事实。所以,1995 年开始,我国启动营养强化食品工程。相继推出的营养强化食品包括碘盐、铁酱油、维生素A 食用油、强化面粉和强化大米
强化食品的推广不是多余是还不够
尽管有国家政策的正面引导和相关部门的极力推荐,目前市场上的营养强化食品(除了碘盐属于国家强制性推行以外),还是少得可怜。
究其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这些产品的了解很少。同时,个别专家时常提出的安全性质疑,也造成了消费者认识上的混乱。有些人把“强化”与“强制”联系到一起,对营养强化食品怀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那么,西方国家推广强化食品的情况是怎么样的呢?我国食物营养强化已经走过十多个春秋,总体来说还处在推动阶段。在北美国家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营养强化食品的推广已经有近六十年的历史。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开展了食物强化。国际经验表明,食物强化是有效可行和低成本的营养改善方法。值得注意的是,发达国家人群的微量营养素状况相对较好,却一直在广泛推行强化食品。例如,90年代末,加拿大在强制进行了多年面粉强化的基础上,又强制要求强化叶酸。美国也是如此。可是,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广泛需要补充微量营养素,却在推动上举步维艰。
物优价美同样重要
强化食品在中国之所以会遭遇阻力,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老百姓担心强化食品会造成营养过剩,对健康不利。二是强化食品的价格还没有放下“身段”。
老百姓的担忧是可以理解的。食之不安,何乐之有?但是,就强化食品而言,我国早在1994 年就制订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近日,卫生部又公布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 征求意见稿)》。这些标准保障了强化食品基本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于价格,这就需要政府监管部门、科研机构以及生产和流通企业的共同努力。既要保证质量,还要保障消费者的利益,价格不能太高。如此才能将这个利国利民的好事真正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霍军生博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人群和食物营养工作。主要科研领域为营养食品、强化食品和保健食品相关的工艺技术,功能学及成分检验,标准制修订以及国家营养干预项目的组织与推动。
本文精要:● 慢性病增多,与现代生活带来的营养不均衡密切相关。● 由于缺乏了解,在我国推广强化食品举步维艰。● 推广强化食品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价格合理。
不必对“小龙虾事件”过分担忧
2010年夏天,南京相继发生了20余例横纹肌溶解综合征病例。经卫生部门认定,与国际上80年来陆续发生的哈夫病高度相似。此事被媒体称为“小龙虾事件”。经连续报道,迅速引发全国关注,各地小龙虾食客锐减。实际上,大家没必要过分担忧。
文:侯培森 刘东山
小龙虾致哈夫病是小概率事件小龙虾引起的哈夫病,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由已知有害因素或人为添加有害物质造成的食品安全事件。哈夫病的病因至今不明,但是,大多数病人经及时治疗预后良好。最重要的是,与南京市每年有近百万市民食用小龙虾,年消耗小龙虾数百吨的庞大数字相比,发病数字极小,只占食用小龙虾人数的十万分之二左右。再有,国际上发生过哈夫病的国家,该病往往间隔数年至数十年。因此,对于这样的小概率事件,不必过分担忧,更不必因噎废食。就像我们生活在经常发生交通事故的环境中,但是,并不因此就限制出行与活动一样。
提高媒体和全社会理性分析判断事件的能力
“小龙虾事件”发生后,媒体做了大量报道,提出了许多病因猜测和对食品安全的某些质疑。这既有提高群众关注度,增强防范意识的积极意义,也有一些炒作、渲染的成分。这增加了群众的担忧,甚至引起恐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们一时不敢食用小龙虾的状况。因此,当某种未知或异常健康事件发生时,媒体应加强与卫生部门的联系沟通。做好及时、全面、客观、准确的报道,避免炒作和负面影响的出现。同时,逐步提高媒体和全社会理性分析和判断事件的能力。当然,医学与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加强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交流,尽早查清哈夫病的病因,是根本之策。这样,人们在享受美食的时候,就没有了后顾之忧。
本文精要:●“小龙虾事件”是小概率事件。● 媒体和全社会理性分析判断事件的能力需逐步提高。
我们是怎么进行2010中国健康事件大盘点的?我们分七步进行盘点
1. 确定2010年中国健康事件的资料来源。2. 制定健康事件的检索标准和评选标准。3. 根据已经制定的检索标准和资料检索结果,确认第一轮备选健康事件。4. 将第一轮备选健康事件表呈送给四个不同的群体,请每个群体的每个人对健康事件打分。5. 根据已经制定的评选标准,计算综合分数。根据综合分数,由高到低,评选出2010中国十大健康事件。6. 客观描述2010中国十大健康事件中的每一个事件。7. 将十大健康事件排名表和每个事件的客观描述送达有关专家进行点评。本刊编委会主任陈君石院士进行总评。
注:关于七步盘点的具体细节,请查看《具体方法学问答》一文和更多资料。
请登录主编博客:http://blog.sina.com.cn/pumcjesse
或者《健康管理》杂志官方微博:http://t.sina.com.cn/1852516935。
专题结语 至此,2010健康事件已经盘点完毕,是该清点收获的时候了。为什么这些事件会出现严重信息扭曲,影响面会如此之大?这些事件与人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密切相关,这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利益之手在背后操纵。特别是当“利益”利用了媒体的影响力,影响面还会被无限放大。必须承认,媒体有时发掘重要真相,有时也会有意或无意地被利益集团利用,传播错误的信息,误导公众。因此,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对待媒体的态度。一味相信媒体是非常危险的。真正可靠的是,提高自己的健康素养,掌握识别和判断健康信息真假的能力。为此,我们将在近期推出一个专题,具体谈谈如何识别和判断健康信息的真伪。敬请关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谁来正确传播健康知识 老茶馆 它就是一个数学阵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