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谈治学【转习】

2008-06-07 22:31 12楼
天医星当有“得月”之便,偏饭多多!
2008-06-07 22:34 13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1)
□ 于智敏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后汉书·方术列传·郭玉传》:“医之为言,意也”。学过中医的人肯定不会陌生。王永炎教授认为,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医生境界的一种概括。

用心思虑曰意

《说文解字》:“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意是察言观色而知其意图;《礼运》:“意,心所无虑也,无形之处,用心思虑”,表明认识事物当在无形之处,用心思考、仔细揣摩。朱熹:“意者,心之所发也”,表示的是从内心发出的一种意念。《旧唐书·许胤宗传》:“医者,意也,在人思虑”。

“医之为言,意也”,旨在强调医生当殚精竭虑,用心思虑;分析病情,要体察入微。因为“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言”,必须用心思虑。

随机应变曰意

随机应变,圆机活法为医生的上乘功夫。朱丹溪:“古人以神圣工巧言医,又曰医者意也。以其传授虽的,造诣虽深,临机应变,如对敌之将,操舟之工,自非尽君子随时反中之妙,宁无愧于医乎?”医生无论师承多高,造诣多深,必须学会随机应变,就好比临阵对敌的将军,激流中行船的舵手,必须因时因势而行,灵活机动。

判断推理曰意

《太平圣惠方》:“夫医者意也。疾生于内,药调于外,医明其理,药效如神,触类而生,参详变易,精微之道,用意消停”。

医生诊疗,重在判断推理。触景生情,触类旁通,用心揣摩,仔细参详是其过程。《惠民局本草诗签》:“医者意也,药者瀹也,先得大意,后以药物疏瀹之,此可谓善言医者矣”。《圣济经》:“医者意也,以意体之,方无不当”;《蠢子医》也说:“医者意也,不可以妄试,不可以轻尝”,都强调临床要大胆判断、推理、小心求证。孙思邈“夫医道之为言,实惟意也;故意神存心手之际,意析豪芒之理,当其情之所得,口不能言,数之所在,言不能谕”,也含有此意。

心领神会曰意

《外台秘要》:“古之所谓良医,盖以其意量而得其节,是知疗病者皆意出当时”;《历代名医蒙求》:“医者,意也,盖谓医为人之司命,必致其意。”良医临诊之际,要与患者心意相通。北宋时期的名医张锐曾经用一个方子治好二位病情截然不同的患者,有人问他其中的奥秘。张锐回答道:“此于经无所载,特以意处之”。可见,心领神会,可以用药灵活,取效如神。《刘三点脉诀》:“大抵持脉之道,非言可传,非图可状,学者当以意会而精别之”,强好脉理必须用心去体会、去实践。

触景取类曰意

《东坡志林》:“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工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因言曰:‘医以意用药,多次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能改斋漫录》:“医药治病,或以意取类。至如百合治病,似取其名;呕血用胭脂红花,似取其色;淋漓滞结,则以灯芯、木通似取其类。意类相假,变化感通,不可不知其旨也。”

王永炎教授指出,有人对“医之为言,意也”进行曲解,古人对此早有明论。《无杂俎》:“夫医者意也,然需博通物性,妙解脉理而后以意行之,不可妄而轻试,足以杀人而已。”《乡言解颐》:“望闻问切而不能知,或强不知以为知,遂以意为之,鲜有不败者。”
2008-06-07 22:35 14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2)
□ 于智敏 王燕平中国中医科学院

孙思邈提出过这样一个命题:“医者,易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那么,“医”、“易”和“良医”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

善于医者曰良医

《古今医统大全》把医生分为明医、良医、国医、庸医、巫医五类。认为:“精于医者曰明医,善于医者曰良医,寿君保相曰国医,粗工昧理曰庸医,击鼓舞趋,祈禳疾病曰巫医。”

所谓良医,是指医术高超,技艺精湛,临床上能随机应变,坐镇从容,临危不乱,诊断、辨证、立法、处方、遣药丝丝入扣,一以贯之,能治疗各种疑难大病,并取得如汤沃雪,桴鼓相应之效者。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等,世人均称之为“良医”。

清代名医费伯雄,因治愈道光皇帝的失音症,道光皇帝亲自撰写对联:“人称其才我称其德,不为良相便为良医”,称赞他的道德人品和高超的医术。

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

《辞海》在“易”的词条下有多种解释,但和“医者,易也”似乎不大相关。

实际上,“易”是象形字,本义为爬行动物蜥蜴。其身体颜色随阳光强度的不同而改变。《明医指掌》:“易者,变易也”;《小儿药证直诀》:“变者,易也”。“易”字还是《周易》的简称。考诸历代注释,对《周易》书名的理解,基本公认的是“周而不休,变化无穷”之意。“医者,易也”,一是主张中医讲究随机应变,知常达变,灵活变通;二是强调中医学和《周易》之间关系。

孙思邈所言,无非是强调,为医者要懂得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善于分析思考,只有这样才能成为高明的医生。《医旨绪余》:“医之理,可比《周易》”,张景岳进一步解释为:“易具医之理,医得易之用”,实一语中的。

医者,易也,其术不尽于药石

王永炎教授指出,中医临床讲究圆机活法,重视权变,反对胶柱鼓瑟,墨守成规,故“医”、“易”并重。善于医者,如扁鹊洞彻玄机,死生而骨肉;如孙思邈“神存心手之际,意析豪芒之理”。不以证试方,不以病试药。只要把握阴阳变化之理,在治疗手段上不必拘泥于药物、针灸、砭石等具体治疗方法。所以,《推蓬寤语》明确指出:“医者,易也,其术不尽于药石”;《医便》总结为:“权而用之,毋胶柱而鼓瑟,始可以言医矣。故曰:医者,易也”。医易相通,由来尚矣!

“医者易也,至便至易”为谬论

有人认为医学是一门最为简单易学的学问,只要有一定的家学师承,熟读汤头、脉诀,为医不难;如果再学会《周易》的卜筮技巧,为良医亦易。

王永炎教授指出,这种观点是非常有害的。《医医医》指出:“此不特门外汉之言,实病医而误尽苍生之言。不知医之为言,易也,精微广大有如易道,诚合古今中外事业学问,无有难于此者”。孙一奎“知医不知《易》者,拘方之学,一隅之见也;以小道视医,以卜筮视《易》,亦蠡之测,豹之窥也,恶足以语此”之论断,掷地有声。

总之,“医者,易也”,强调的还是医生当善于权衡变化,知常达变,用动态、发展变化的观点来诊治疾病,这也是中医学的智慧所在。
2008-06-07 22:35 15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3)
□ 于智敏 王燕平中国中医科学院

医生要有自知之明,要善于发现并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清·黄凯钧《友渔斋医话》“为医须明十弊”所言,都是医生容易犯的错误。王永炎教授将其归纳为五点,如果真正做到少犯甚至不犯错误,则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这些也是读经典时需要认真领会的。

一要详辨

中医临床重在辨证。常见的问题是医生心中茫然,不辨证或者是辨不准、辨不精。中医辨证,首先要辨八纲,《友渔斋医话》又补充了辨“气血”二条。阴阳、气血、表里、虚实、寒热可以说是医生辨证的重点。辨析清楚后再分析疾病是起于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淫,还是内伤劳倦、饮食、七情,或为房事、金刃、虫兽所伤。如果不辨这些,面对纷繁复杂、变化万千的病证,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有些医生临床也辨证,但由于技术不过硬,常常辨不准、辨不真,这等于没辨。例如,出现头痛恶寒,不能够轻易判定患者一定是外感;伏邪外发也常显现,有时并无表证,也应该治病求本,用发汗的方法驱除表邪,否则就会治而无功。

二有胆识

医生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当机立断,有胆有识。如果临床上过于谨小慎微,当断不断,也会丧失最佳治疗时机。例如,患者体内实火亢盛,本当清热泻火,如果用药心存畏惧,想用苦寒之品清解,又怕伤阳败胃,用药轻描淡写,结果是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阳明腑实证,治当急下存阴,有识无胆,也难以奏效。有些医生会因此对自己的辨证产生疑问,于是改弦易辙,另起炉灶,得而复失,丧失了取得疗效的机会。

谨小慎微固不足取,粗心胆大危害尤甚。古书记载,有医生在炎热的夏天治疗一位患者,见患者畏风自汗,头痛脉缓,竟然给患者开了桂枝汤,结果,患者服后,下咽而毙。这位庸医不但不仔细检讨,从中总结经验教训,竟然大言不惭地说,这是《伤寒论》明明白白写着的治法。根本不知道,在霜降之后,春分之前,有的患者还会出现伏暑证、伏寒证,两者的临床表现大体相同。粗心大胆是导致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

三善变通

疾病很多,症状千差万别,临床一定要分析病因,寻找病源。遇到难点、疑点,百思不得其解时,不妨对患者直言相告,或者是推荐更高明的医生诊治。千万不可固执己见,胶柱鼓瑟,墨守成规。即便是你的观点有理有据,也应该考虑时间、地点、患者体质等不同情况,区分患者的家庭条件和生活工作环境,不要生搬硬套古人的经验,削足适履,以致出现意外。“古方今病不相能”,强调的就是要变通;“治病三年,谓天下无可用之方”就是不知权变。

四要沉稳

“治病如救火”,要争分夺秒,抓紧时间,把握最佳治疗时机。但是,要忙而不乱,快而有序。否则就会忙中出错。治疗过程中也要沉稳,不可过求速效,迎合患者。例如臌胀、中风、痹病、痿病等,都因脏腑虚损,日积月累经年而成,短期治疗很难奏效,临床要“有方有守”。

医生如果自以为是,骄傲逞能,性情急躁,以求速效则心不沉稳;患者没耐心坚持治疗,“恨病吃药”,也于病有害无益。

五要专一

“思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学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医生要远离世俗的诱惑与干扰,闲来当怡神养性,深思医理,多读书,了解其中的微言大义,日积月累,临床上自然会思维顺畅,遇到疑难怪病,也能专心思考,做到胸有成竹。

医生只有发扬“为学日益,为道日损”的治学精神,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才能逐渐提高诊疗水平。
2008-06-07 22:36 16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4)
□ 于智敏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王永炎教授指出,对这个命题的理解,因医生、患者所处的角度不同,其含义有别;因应用场景不同,“中医”概念各异,有必要加以辨析。

患者,不乱投医可得中等疗效

对患者而言,有病不乱投医,就能获得相当于中等水平医生诊疗的效果。这种说法基本上符合班固的原意。据原书记载:“以热益热,以寒增寒,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云:‘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此处“中医”是对医生等级水平的分类,为中等水平之意。他们纵然没有卢医、扁鹊起死回生之术,但患者的寒热虚实能辨得清楚,临床不会犯“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的错误。比之于庸医的寒热虚实不辨,与其虎狼之药滥投,不治可能结果更好。

许多患者都有这样的经历,轻浅的普通感冒,在家静养几天,很快就会痊愈;如果到了某些医院,可能会要求做胸透、抽血化验等各种检查,接受打针、输液、口服药等多种治法,这种轻浅小病,不治胜于治;有些疑难大病、现代难治病,中西医都处在研究探索阶段,尚无有效的、可信的治疗手段或根治措施,如果听信广告或旁人之言,瞎治乱治,最后人财两空,这种疑难大病,不治胜似乱治。有位专家说得好:“许多疾病,三分之一是治死的,三分之一是吓死的,三分之一是病死的”,很有道理。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许多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应用不当,轻则致病,重有危及性命之虞。在没有把握的情况下用峻猛毒性药物治病,不治优于治。

古人的诸多经典论述,今天足资借鉴。宋·叶梦得《避暑录话》云:“不服药,胜中医。此语虽不可通行,然疾无甚苦,与其为庸医妄投药,反害之,不得为无益也。”《医学入门》:“班固曰:有病不治得中医。倘一药之误,悔将噬脐。古云:拙医疗病,不如不疗。与此意同。”《朱子遗书》:“病卧于床,委之庸医,比于不孝不慈。”,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

医生,不乱投药符合医理

王永炎教授提出,就医生而言,在对患者病情判断不清时,“有病不治,常得中医”更具有指导意义。这里的“中医”含义和前面不同,“中”读作“zhòng”,意思是符合,适合;“医”,应该是指医理、医道。

由此观之,医生在面对患者,心无定见、举棋不定、思维不清、不知如何下手处置时,或者参拜名师,虚心请教,或者翻检文献,理清思路,或者平心静气、凝神定志询问病史、四诊合参,综合思考,实在没办法时,转诊或者另请高明。这样做不是无能之举,恰恰是符合医理的表现,是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千万不可抱着“试试看”的心理,孟浪从事,把患者当成“试验品”。临床教学时常常强调不要见痛止痛,头痛医头,见血止血,见气理气,其目的也在于此。

“不治”,愿得良医辨病机

“不治”不是真的有病不治,而是要找到能够辨明病机的名医。《医学源流论》:“深入病机,而天下无难治之症矣”。《名医类案》:“不识病机,妄施补泻,鲜有不败事者。”《太平圣惠方》强调医生“须洞明物理,晓达人情,悟造化之变通,定吉凶之机要,视表知里,诊候处方”,其意义深远。对于一切疾病,如果医生没有达到这种境界,最好不要轻易下手。

医生只有常怀拯物之心,救含灵之苦意,才能“用药有准,厥疾必瘳。”医生“若能留心于斯,具而学之,则为医之道,尽善尽美,触事皆通矣。”否则,晋·郭象在注解《庄子·人世间》时所说的“不得其人,则虽百医守病,适足致疑,而不能一愈也”的结果就难以避免。这应该是“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对今天的启迪。
2008-06-16 07:32 17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5)
□ 于智敏 王燕平中国中医科学院

王永炎教授指出,目前人们常谈论医生的误诊误治,很少有患者从自身角度考虑自己的失误。实际上,临床上误于医者的情况固然偶有发生,但患者本身的自误尤其多见,足见举证倒置对医学发展之利弊确实值得商榷。

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天下之病,误于医家者固多,误于病家者尤多”之论,实在是至理名言。医者、患者,皆当慎医药,谙熟“以心医心”,庶几可以规避“双误”而全功。

不为求速效而轻用医药

“药者厚也”,凡药三分毒。药物是医生治病的主要武器,然则不可轻用。《周易·无妄卦》:“勿药有喜。”《论语·乡党第十》:“康子馈药,拜而受之,曰:‘丘未达,不敢尝’”都表达了对药物的敬畏心情。《庄子·杂篇》:“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是对药物双向作用的最好描述:既能治病,又能杀生,真可谓双刃剑。

经常见到有些患者患病后心急如焚,为求速效而轻用医药。或不遵医嘱,擅自加量;或日易多医,众药顿服;或输液注射,内服外治,偏方秘方,多法并行,这是一种轻用医药的表现。有些医生为求速效,心无定见,为取信于患者,开具贵重药、自费药、进口药,丸散膏丹俱全,更有甚者,西药打头阵,中药作陪衬,无目标地中西药并用,这也是轻用医药。

明·黄承昊《折肱漫录》:“药者,人生之大利大害也。不遇良医,不如不药,不药而误也悔,药而误也亦悔,然不药之悔小,误药之悔大。”中肯之言,医患均须牢记!

要身心俱调而以治心为上

王永炎教授指出:“中医学素以形象思维和整体观念见长,强调天人相应、调身与调心并重。”因为病有难易、新久之分。轻浅之证,众医皆效,沉痼之疾,卢扁乃良。卢医、扁鹊治病,是身心兼治的典范,这也是最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常言道:“小病在身,大病在心”,“心病”是一切疾病的根源。这也是中医重视调心的主要原因。

《吕氏春秋》指出:“生则谨养,谨养之道,养心为贵”。王永炎教授主张:“治病之法,当身心俱调而以治心为上。”这是对清·石芾南《医原》:“以心医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观点的发挥。因为单纯治病而不知调心,躯体症状固然可以缓解,但心里痼疾却难以消除;只会调心而不懂医药,患者会认为你是夸夸其谈的口头把式,只会说不会练,同样收不到应有的疗效。清·程文囿《医述》“今之医者,惟知疗人之疾,而不知疗人之心”,是对二者关系的精彩解读。

汉·应劭《风俗通义·世间多有见怪》中记载的“杯弓蛇影”的故事,金元医家张子和心理治疗的医案,都是二者有机结合的典范。高明的医生治病,决不单纯依靠医疗手段,而是配合心理治疗,通过心理开导,情绪疏通,使患者心情舒畅,信心增强,用药治疗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黄帝内经》中的“移精变气”、“祝由”诸法,实际上也是在治人之心。如果面对患者一言不发,化验单、检查单开出一叠,药品开出一大堆,不加以解释说明,即使药证相符,收效也慢。

医患要密切配合以安身静心

医生必须告诉患者静身心以谨养的道理。身不安其心难静,心不静身亦难安。临床上经常看到许多患者,或者是带病工作而致身心疲惫,或者是如坐针毡而心乱如麻,这都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为医者应该为患者开出二张处方:一张用以治病,一张用以调心。医生要两者并重对待,患者要积极配合,严格遵守。《淮南子·缪称训》所谓“心治则百节皆安,心扰则百节皆乱”,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元·罗天益《卫生宝鉴》“心乱则百病生,心静则百病息”的观点,是对《淮南子》的进一步明确与发挥。

中医经典中蕴含着许多原创思维,以维护健康、防治疾病为主要内容的中医经典,体现了生理、病理与心理,感性与理性,科学与人文的高度融合,这是我们读经典时应该汲取的。遵循经典是根,临床为本,仁术是魂,塑造医者而造福民众。
2009-07-17 15:09 18楼
"读经典必须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这就需要懂得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医师学、文献学、考据学、目录学等相关知识,如此才能探求微言大义"

这一点我现在体会最深。
翻翻老贴。 温故而知新。
2009-07-22 16:47 19楼
王老道出研经之“器”。
2009-10-30 09:05 20楼
院士这贴~~~
学习了
⬅ 颜德馨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经验 老茶馆 裘沛然学术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