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炎谈治学【转习】

2008-06-07 20:27 楼主

王永炎谈治学【转习】原文连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1】

王永炎非常重视中医经典的研读和临床实践的结合,曾作过多次演讲,尽管演讲的主题不同,但表达的中心思想却基本如一。那就是,无论临床、教学、还是科研,熟读经典,勤于临床是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的必由之路,是自主创新的先导,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摇篮,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学习目录学、文献学,打好基础

中医经典,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学者常有望洋之叹。丹波元简编著的《医籍考》收录中国古代医书2880余种,薛清录研究员等主编的《全国中医图书联合目录》共收录中医图书12124种,郭霭春教授主编的《中国分省医籍考》共著录医籍8000余种,裘沛然教授主编的《中国医籍大辞典》共收录上自先秦,下迄20世纪末的中医药书目2万3000余种。如此众多的书籍,虽尽平生之力,亦难尽其一二。

王教授认为,研究中医经典,首先应该学习目录学的有关知识,它是连接文献系统与读者之间桥梁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能告诉读者中医的“家底”有多厚,从经典著作中各取所需。其次还要学习中医文献学知识,如马继兴先生主编的《中医文献学》。此外,还应当本着“继承—验证—质疑—创新”的原则,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敢于质疑,从中悟出中医学经典中蕴藏的微言大义。是学好中医,当好医生的基础。

根据专业方向,锁定精读书目

所谓精读书,是指需要字斟句酌、反复品味的书籍。古人治学,强调“博学无所弗瞡”,重视选择精读书。

孙思邈在“大医习业”中指出,要想使自己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名医,必须精读《素问》、《甲乙经》、《黄帝针经》、《明堂流注》以及张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东阳、张苗、靳邵等人的著作。此外还要精研《周易》,通读五经三史以及《庄子》、《老子》。

王旭高在《医论拾遗·杂说》提出:“看病工夫在读书,书不在多,如《内经》、仲景《伤寒论》、《金匮玉函》、《本草》、《药性》、《脉诀》、吴又可《温疫论》、薛生白《湿热论》,方解、(《明医方论》最好,《医方集解》略选。)叶天士《温热论》(要宜熟读)。此数种书,三年可以读完,再加玩索揣摩,已可日进于高明矣。他如刘河间、朱丹溪、李东垣、张子和亦有好书,虽不必熟读,亦须细阅。《寓意草》亦好书也。”刘仕廉纂辑的《医学集成》也推荐了一些精读书目,较《医论拾遗》补充了《周易》、《难经》、《脉经》,同时主张先要熟读儒家经典著作。以上所列书籍,都应该属于精读之书的范畴。

结合时代特点,补充精读书目

王永炎认为,古代医家列出的以上精读书目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真正做到精读,就能有效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临床诊疗水平。

当代中医,还应该与时俱进。当前中国传统文化热潮遍及全球,对于国学基础不够扎实的中医,也应该补上这一课,可考虑研读《十三经》,其中以清代阮元的《十三经注疏》为首选。若临床诊务繁忙,难有时间读“经”,如能兼通文史,确是提高医生悟性不可或缺的治学门径。例如,当今社会结核病死灰复燃,抗结核药物都不同程度的产生耐药性,古人对“痨病”的诊疗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可考虑精读《理虚元鉴》和《红炉点雪》。

通过几年的不断学习,即可对以上精读书有较深的理解,对中医药学也就会有全新的认识。此时可以考虑扩大读书范围,选择一些泛读书来阅读。



人物链接

王永炎,男,汉族,著名中医内科学专家,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

王永炎院士先后承担国家“七五”、“八五”与“九五”中医药防治中风(脑血管病)、阿尔茨海默病等攻关课题及部级以上课题8项;还承担有WHO科研合作项目脑血管病的中医康复。1999年承担国家“973《方剂》项目”首席科学家,2002年担任国家自然基金委重大计划项目专家指导组组长。1990年以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省部一等奖5项。1998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先后主编出版学术专著12部,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培养医学博士51名,博士后18名。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8-06-07 20:29 2楼
王永炎谈治学(2)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教授认为,经典贵在精选、精读。制定好读书计划,持之以恒,广泛涉猎,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当是培养高级中医人才的途径。
博览群书,开阔视野

博览群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浏览、翻阅、泛读的过程。通过泛读,实现从书山寻捷径,从书海淘宝归的目的。

泛读不一定一本书从头读到尾,一字不落,可以快速翻检,各取所需。当发现精华之处,或者看到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则静下心来,反复琢磨,做笔记,夹标签,自己的私人图书还可以做批注。泛读一定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千万不要曲解古人“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原意。

近年出版的中医古籍很多。如《中国医学大成》、《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三三医书》、《珍本图书集成》,新近出版的有《唐宋金元名医大成》(共20部)、《明清名医大成》(共30部)以及《明清中医临证小丛书》等多种,这些都可以作为泛读书来研读。当然,泛读过程中是为了探索发现自己感兴趣的精读书。

2005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项目确定了100多种必读书目,人民卫生出版社已经陆续出版,王永炎院士为之作序。这些书籍,也可以作为泛读书目。此外,文、史、哲、美学、佛学、道学等典籍,有条件者也应适当涉猎。

溯本求源,勤求古训

王教授认为,博览群书的目的意在溯本求源,在于继承,在于古为今用,但最终的归宿要体现学术的创新。“读经典,做临床,参名师”,首先要认真继承中医经典理论与临床诊疗经验,敢于质疑而后验证、诠释进而创新。经典读通了、读懂了,诠证创新自然寓于继承之中,进而才是中医现代化的实施。

溯本求源,勤求古训的同时还要融会新知,即是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以显著的疗效及鲜活的临床经验,诠释、求证前贤的理论,寓继承之中求创新发展,从理论层面阐发古人前贤之未备,以推进中医学科的进步。张仲景“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治学精神,值得每一位中医学人学习借鉴。

融会新知,继承创新

王教授指出,纵观古往今来的先哲名医,均是熟谙经典,勤于临证,发遑古意,创立新说,形成学术思想者。所谓“学术思想”,应该是学者高层次的学术成就,是长期锲而不舍坚持读经典,做临床,在取得若干鲜活的诊疗经验的基础上凝聚的学术闪光点与提炼的思想精华,其中蕴含着创新思维和创新成果。

学术思想必须有理论内涵并能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防治水平,这样的学术思想才有持久的生命力。它不是单纯的临床经验,但源于一病、一证、一法、一方、一药的诊治经验与心得体会,又在此基础上进行高度的抽象概括和理性提升。金元大家刘河间是“读经典,做临床”的楷模,他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到:“法之与术,悉出《内经》之玄机”,于刻苦钻研运气学说之后,倡“六气皆从火化”,阐发火热病证脉治,创脏腑六气病机、玄府气液理论,其学识思想至今仍能指导温病、瘟疫的防治。

总之,凡成中医大家名师者,皆为博览群书,勤求古训而融会新知的楷模。因为经典医籍所提供的科学原理至今仍是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准则,至今仍葆其青春。因此,读经典,做临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008-06-07 20:29 3楼
王永炎谈治学(3)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教授指出,读书学习的最高境界,是做到由博返约,举一反三。研读中医经典,也必须经过精读—泛读—再精读—再泛读的过程。“再精读”,就是要“精中选精”,选择案头书,手不释卷,一有空暇,即取出阅读。孙思邈“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讲的就是对案头书的重视、喜爱与研读。
众名医案头书举隅

案头书,顾名思义,就是放在床头、案边,或者随身携带,可以随时取来翻检阅读的书籍。案头书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专业、主攻方向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阅读山东科技出版社出版的《名老中医之路》可知,大凡中医名家,无不重视案头书的研读;名家的案头书,可以说是丰富多彩,不一而足。但是,每一位名家的成功,都是既博览群书,又重视案头书的学习,有些人甚至读案头书一辈子。

例如,岳美中的案头书为《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熟读的标准是“做到不假思索,张口就来”。金寿山尤喜《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热论》;姜春华重视《内经》、《伤寒论》,认为其重要性犹如儒家经典的“四书”;李聪甫读《医宗必读》、《士材三书》和《医门法律》;朱仁康选定《疡科心得集》等等。

王教授案头书解读

王永炎工作之余喜欢博览群书,他案头书选择的是《医家四要》。本书为综合性医书,清·程曦、江诚、雷大震同纂。成书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本书由“脉诀入门”、“病机约论”、“方歌别类”、“药赋新编”四篇组成。由于以“脉、病、方、药”四要为纲,而此“四要”为医家必须具备的基本功,故名。

本书辑录历代医书精华,分门别类,归纳整理而成。卷一载脉诀,十二经络、内景部位、五运六气、万金一统述等内容,论四诊及人体生理功能;卷二分72论,主论病机,列内伤杂证、伤寒时疫、五官、妇人胎产等,荟萃先贤名论,并简述其病机与治法。卷三选方40首,以歌括形式,分门别类论述其功用,后列君臣佐使配药和七方十剂治病以及水煎法等内容。卷四仿《药性赋》“寒、热、温、平”的赋体形式,分述300余味药物的性能功用,每味药物之下,都载炮制方法、相须、同类制品及所属草木金石各部,后附有药性大意、相反相畏歌等。是一部基础临床并重,生理病理兼顾,理法方药俱全,炮制制剂具备的好书。

本书近年来未见再版问世。现有清光绪十二年豫章邓灿堂刻本(养鹤山房藏版)、1958年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铅印本等。

案头书,诸多经典的有效链接

王永炎认为,选择一本好的案头书,能够把中医诸多经典有效链接起来,做到理论和实践、博和约的有机结合。阅读案头书,联想以往读过的精读书、泛读书的内容,由点及面,广泛联系;通过二者之间的相互印证和临床实践,使理论与实践交叉渗透,如此则能加深记忆力,进而开启“悟性”,提高思想思考思辨的能力。

选择案头书反复阅读,积极思考,融会贯通,就会做到一理通,百理通,一理融,百理融,向着“通于一而万事毕”的境界迈进。所以,中医工作者,应该重视案头书的选择与阅读。
2008-06-07 20:30 4楼
——王永炎谈治学【4】
王教授指出,中医经典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之所以每位学人入宝山而收获不同,关键取决于自身的“鉴宝”能力,显然“鉴宝”水平需要不断的提高,那么,从根本上戒除读经典常犯的偏差就非常重要。

“读书无眼,病人无命”

命题是清·俞根初在《通俗伤寒论》提出的,意在告诫人们,中医不是“口耳之学”,最忌纸上谈兵,坐而论道。清·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也指出“涉猎医书误人论”。读中医经典著作,不能有猎奇心理,也不能专找怪僻方药而标新立异。如此读书,实在是舍本逐末,甚则望文生义,遗害无穷。

如有人读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句,即片面理解为“有病不用治疗”而讳疾忌医;读到芒硝能“治关格、大小便不通,胀满欲死”时,即不加辨证,对号入座,大剂量用于消化道肿瘤,孟浪从事而草菅人命。此类事屡屡见诸媒体。

王教授指出,读经典是为了明理,是为了开启智慧,解决实际问题。清·宁松生《医林选青》:“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这实在是至理名言。周恩来“于无字句处读书”之论,同样适用于读中医经典。

医有四失,急当避之

清·黄宫绣《脉理求真》有云:“尝谓医有四失:一曰字句不晓,二曰涉猎汤方,三曰株守一书,四曰剿袭糟粕”,这些可以说是读书的大忌。

读经典必须理解原文的真实含义,这就需要懂得训诂学、文字学、音韵学、医师学、文献学、考据学、目录学等相关知识,如此才能探求微言大义。否则就会曲解、误解、错解古书意蕴,就会犯下断章取义、望文生义的错误。如,鲁鱼豕亥之误,“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之谬,锡饴不分,不知避讳等等。如此难免错解古人原意。有人研读古籍,试图从中发现古人治疗禽流感的经验。当找“治野鸡病方”时,即认为可用于现代禽流感。殊不知,野鸡病乃古时“痔疮病”之谓,汉代为避吕雉之讳,以野鸡即“雉”代之。诸如此类,古今不胜枚举,此皆“字句不晓,涉猎汤方”之误也。

若以选取一部案头书,就万事大吉,对众多古籍毫不钻研,这也是读书者的失误。前以述及,案头书是在精读书、泛读书基础上选择出的,不加比较鉴别选择,何来案头之书?如此只能限制视野,目光短缺。最为可悲的是,耗数年之功,精华未曾窥见,糟粕抄袭不少,良可叹也!

胸有洞见,手不释卷

《医门补要》指出:“医者胸无洞见,必然功少”。读中医经典,需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以临床实践为检验标准,“每日勤读医书,手不释卷,倘有良友,常宜请益。盖学海无尽,此乃务本之计”(明·刘纯撰《杂病治例·兰室集》),否则,吴鞠通“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业”的警示可能会发生。

以上诸论确是经验之谈,所谓“善言古者必有验于今”。望同道当牢记躬行,自应以心系民众、造福桑梓为己任。
2008-06-07 20:32 5楼
王永炎谈治学(5)

熟读经典勤临证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教授认为,读中医经典,既要学习书中蕴含的医理,还要领会书中隐藏的事理,升华自身的悟性。中医经典以理、法、方,针、灸、药,医论、医案为主要内容。其中有少量是谈治学修身立德的。正因为“其言简,其义博,其理奥,其趣深”,愈发显得弥足珍贵。王旭高《医论拾遗》进行的高度概括,很有见地。
一要工候 工候是指工夫、火候,是指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孙思邈“青衿之岁,高尚兹典;白首之年,未尝释卷”,“徐大椿读书五千卷,叶天士拜师十七人”,这是工夫。火候是一种修养程度,是一种境界。扁鹊见蔡桓公而知病,张仲景断王仲宣眉落而死,即是火候。

二要见识 见识就是指人的眼界和学识。常言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增长见识的过程。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更需要时间的积累,临床的历练,将见识转化为知识。所以,增强见识,开阔眼界非常重要。

三要人品 人品是指人的品格,人的仪表。医乃仁术,司性命,断生死,为患者生命安危之所系,言谈话语,举手投足之间有“兴丧”之效。孙思邈《大医精诚》详之矣。

四要时运 王教授指出,名医不是自封的,需要同行认可,而社会认可更重要。名医大都是应时、应势、应运而生。纵然人生的境遇有些因素难以预测,对人的境遇有影响。但是,时运永远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有些人确实因为一个偶然的机遇,改变了命运,改变了人生,但看似偶然,其中蕴含着必然。不妨扪心自问:如果有同样的机会,我能把握得住吗?否则,只能怨天尤人,却有贻误之虞。

五要人情 人情含义较多,这里实际上指的是人际关系。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基础。古今名医,少有性格怪异,孤僻异常,与同道格格不入之人,而大多都以谦谦君子之风而享誉杏林,闻名乡里。

六要旁衬 学术需要交流,人际关系需要沟通,红花需要绿叶扶持,专家学者和普通医生都是相对的,没有普通医生的陪衬,专家学者也会黯淡无光。所谓“三人行必有吾师”,做医师当以患者为师,教师以学生为师,管理者以群众为师。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组建开拓创新团结和谐的团队,互相帮助,相互提携,合和共进,这是成功的基础。

七不贪利 世谓“天下熙熙,皆为利趋;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临床诊疗,一定要小心谨慎,保持自己的为人处事原则,坚持洁身自好,若贪图小利,必有大患。有些医生出门诊,为了多拿挂号费、多提成,采取“快速作业法”,相对须臾,立刻开方;或成箱、整件开药,这也是贪利的一种,自当戒之。

八寡言语 医生要出言谨慎,不要说大话,不恐吓患者。不要出于个人目的,妄下结论,病从口入,祸从口出,医疗纠纷、医源性疾病往往来源于此。

九不游玩 “学贵专一,不容浅尝者问津;思贵沉潜,不容浮躁者涉猎”。医学不是文学,不需要寄情于山水之间寻找灵感,而需要十年磨一剑的沉思积淀,古人“不游玩”的意义可能就在于此。

十存心地 心地是指人的情意与理想、心胸及心境。医生要有存心积善以济人,平和淡定以处事,不可为求名利以害人。

王教授指出,以上十点,不惟医者成功之关键,实乃做人之圭臬,换言之,倡导低调做人实在行医,值得深思。
2008-06-07 20:32 6楼
王永炎谈治学(6)

熟读经典勤临证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教授认为,强调读经典、做临床,目的不是培养一些善于钻故纸堆,不谙世事的人物,与世隔绝的“书虫”、“腐儒”,也不是为了造就匠人,而是为了培养适应技术高速发展与理论相对滞后的时代,能从中医学的本源汲取营养,发皇古义以创新说的高层次中医药创新人才。

高层次中医药创新人才应该是表里一致、言行一致、实至名归的。就其内在的素质而言,无疑已经具备了名医的优点:诸如技艺高超,与疑难急危重症,理法通达方药精当而疗效显著;医德高尚,如举孝廉而不就,公车召而不往;平等心、慈悲心和恭敬心,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等等。勿庸置疑,这均能反映他们的内在性格与本质特征,即所谓的内涵与素质。尚有在言行举止中,他们还非常重视外在的气质与修养。

王世贞形容李时珍“目卒 然貌也,癯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寥寥数语,一位名医大家鲜活的形象跃然纸上,“真北斗以南一人”的评价顺势而出,无半点牵强,相信每一位读者都会留下终身难忘的印象。顾景星“李公份份(彬彬有礼),乐道遗荣(热爱医学,抛弃荣华),下学上达,以师古人;既智且仁,道熟以成(学问精深而有成就)”的评价,则从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双重角度,对李时珍进行了深入的描绘刻画。

王教授指出,读经典,除了提高理论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外,还要注意这些细节,学习古代医家个人修养,真正做到德艺双馨,而不沾染世俗气息,成为“既智且仁”的人。在《张氏医通》开篇提出的“医门十戒”中,“薰莸时习戒”位列第一。薰为香草,莸为臭草。意在告诫为医者,切不可被世上的各种流俗所左右,沾染不良习气。要想使自己成为“大医”,当顺其自然,心性双修,才能成为行家里手,具体的外在修养标准为:“馆师无坐板气,地师无流艺气,禅师无杖拂气,炼师无丹汞气,医师无方术气,方是白描画手,本分师家。”张璐所论,虽列举多种行业,主张从者,要达到内在的修养与外在表现的一致,做到精气内敛,痕迹全无,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境界,方为行家里手。

具体到中医而言,教授学生不能思想僵化,方式呆板,要灵活多样,因材施教;传道授业解惑,要深入浅出,言之有据,切忌名为“引经据典”,实则资料堆砌,没有自己观点主张。《三国演义·诸葛亮舌战群儒》所谓的小人之儒,“惟务雕虫,专工翰墨,青春作赋,皓首穷经,笔下虽有千言,胸中实无一策”,就是这种教条之人的生动写照。中医讲究三因制宜,重视自然气候、生态环境对人的影响。但是,中医在面对患者,应用这一治则时,不能掺杂过多的玄学色彩,故弄玄虚,以子虚乌有之事、荒诞不经之言,投其所好。更不能以开导患者心理为由,曲解儒释道学思想主张,流露出悲观厌世、与世隔绝、超然物外、漠然处之的言谈举止;更不能恐吓患者,凭旁门左道招徕患者。

真正高明的医生,具有强烈的事业心与责任感和不断提高其临床技能,切忌急功近利,于言谈举止中不刻意流露出职业特征与习惯,决不自吹自擂,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里手,才是名副其实、实至名归的本分师家。
2008-06-07 20:33 7楼
王永炎谈治学(7)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教授指出,现代重视培养“全科医生”。实际上,全科医生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代的全科医生较现代而言,更为全面而多能。如扁鹊的随俗为变,为妇人医、耳目痹医、小儿医;华佗的内外科皆精等等。龚廷贤《万病回春》“医家十要”,对全科医生素质的基本要求,王教授将其归结为以下几方面:

存仁心、通儒道群书当考 作为医生,首先要有“仁者爱人”之心,“仁民爱物”之心,一视同仁之心。如此方可达到 “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韩愈《原人》)的至高境界。还要具备较高的国学功底,了解儒家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儒医双修,德才兼备,博览群书,穷究医理。《医林选青》:“不读书穷理,则所见不广,认证不真,不临证看病,则阅历不到,运用不熟”,就是强调读书需求甚解方是正理。

精脉理、识病原乃为专门 对于脉诊,《脉经》有“在心易了,指下难明”之叹。的确,要想精通脉理,必须经过千百次反复的临床实践,用心去揣摩、感悟、体会。

王教授介绍,他学医时对脉诊的训练,采用的是“蒙目群诊”。第一步,选10位患者,按顺序编号,医生用黑布蒙上眼睛,每诊一个患者,就写下三部九候的脉象;第二步,打乱患者次序,医生再次诊脉并记录,最后比较同一位患者二次诊脉的结果,考查对脉象的体悟程度。这种方法现已少有人用,今后应该加强这方面的脉诊训练。

还要了解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要透过现象,抓住本质。只有审查病因,把握病机,判断预后,才能避免小病大治,重病轻治。医生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可称得上行家里手。

知气运、明经络按时处治 按着“五运六气”的观点,每年都有各自的气候特点,对人体的健康、疾病的防控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医在诊断治疗疾病时,既要洞察患者当时的病情,还要考虑到当年的气候特点,按着时序分步骤治疗。

中医有言:“经脉所过,病之所主”,“治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这些从不同角度,强调了经络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不同部位的病症,可能和此处循行的经络密切相关。了解经络的循行部位和所主病症,对诊断疾病会有很大的帮助。

识药性、懂炮制立方应病 《药性赋》开篇强调:“药有温热,又当审详”。古人对药性极为重视,有“寒热温凉,一匕之谬,覆水难收”之告诫。王教授强调,中医还应当掌握一定的制药技术。学会炮制、熬膏滋、调白芨粉、炼蜜、制作丸散等。炮制贵在把握火候,陈嘉谟《本草蒙诠》:“制药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实为正论。这些技能和处方遣药结合起来,疗效才能提高。因为火候决定药效,药效决定疗效,疗效决定患者预后。全科中医,必须既知医,又懂药,医药皆精,方为上工。

作为古代的全科医生,李时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医药皆精,明经络,精脉诊,著《本草纲目》、《濒湖脉诀》、《奇经八脉考》诸书,涉猎范围之广,鲜有出其右者。
2008-06-07 20:36 8楼
王永炎谈治学(8)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中医有“善医者不能自医”之说,王教授认为,对“善医者不能自医”应该客观理解。它不是指医生治不好自己的躯体疾病或心理疾病,而是不能治疗自己的其他方面的“疾病”。即:不学无术之病,脉证罔辨之病,轻忽人命之病,遵守时套之病,药似对症之病,曲顺人情之病(清·吴楚在《医验录》)。医生如果染上这些疾病,必须及早治疗,否则害人害己,遗患无穷。

不学无术之病 王教授非常重视学术的传承研究,认为“学”属于理论层次,“术”属于经验层次。学不丰则术亦贫,学为术之基,术为学之用。医生只有不断学习钻研,才能使学与术同步增长,才能提高水平,治病救人。

王教授指出,不学无术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就是“吃老本”。评上教授,拿到博士学位,随师出徒,就认为大功告成,精通医道,不肯花工夫忍受“十年寒窗”的勤学之苦,不读历代贤圣哲言,古今经典著作。靠家学、师承、职称、学位、头衔吃老本,也是不学无术。

脉证罔辨之病 中医诊疗过程中,理法方药是一以贯之的连续过程。医生如果不辨脉证,不研医理,只死记某药可治某病,某病当用某方,这也是为医者的大病。

古人对于疑似难决之证,一定要凭脉诊决断。中医虽然有“从脉不从证,从证不从脉”之论。“不从”,是不从于外在的表象,而从于疾病的本质,是“从其真不从其假,不从其外貌而从其神髓。”医生如果不辨脉证,临床少有不颠倒错乱者。

轻忽人命之病 “医家有割股之心。”为了治病救人,医生可以为患者无私奉献。如果对患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草率应付,敷衍了事,耽误病情,诊治失误,或者技术不精,怕担责任,对任何疾病,都开具一些四平八稳的方剂,轻病必渐加重,重病必渐至死。顾忌自己的名与利,不顾他人之死与生,这都是轻忽人命之病。

遵守时套之病 天下事最便利的,莫过于按套路进行;危害最大的,也莫过于因循守旧,墨守成规。按套路治病,不精求医理、深究药性、详察病情,医生就会失去前进的动力,圆机活法、三因治宜等无从谈起。《庄子》“致精无形”的境界难以企及。医生变成胶柱鼓瑟,按图索骥、拘方治病的匠人,治好的患者屈指可数,无效患者比比皆是。概当今利益驱动,一小时诊十数名病患,三五分钟依“套路”处方应病,则误人误病不为少见,企盼医者将心思放在病家身上,当自责改正。

药似对证之病 医贵详察,切忌似是而非。孔子曰:“恶似而非者,不恶其非。”错误不可怕,最怕的是似是而非。

医生临证在于权衡,在于用药;用药之妙,在于辨证。如果一见发热,就用柴胡、黄芩,头痛则用川芎、藁本,腹胀则用枳壳、厚朴,口渴则用麦冬、花粉,其他一概不问,只说这是对证药。如此之类,看似对证,实则误人。

中医临床用药变化多端。有些药物,看起来似乎不对证而实际对证,不仅在形似之间。如果不求其真,但求其似,则药不但不去病,反会增病;药不但不救人,反误人误病。

曲顺人情之病 有的医生,或者为了讨病人欢喜,或者为了让旁人称赞,或者为了和其他医生融洽关系而曲顺人情;有些医生以随波逐流为良法,以同流合污为趋时,不求病家有实效,但愿众医无闲言。之所以曲顺人情,关键在于自己无真知灼见,既怕担风险,又怕没利益,只能随风转舵,阿谀顺从。

医生如果患有以上“疾病”是亟需医治的。
2008-06-07 20:38 9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
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9)
□ 于智敏 王燕平中国中医科学院

脉诊是中医学独特诊疗的技术之一,毫无疑问,每一位中医都应该认真学习,反复实践,用心体会中医脉学的精妙之处。

目前临床医生对脉诊有两种截然不同观点:一种把脉诊说得神乎其神,玄之又玄,对“隔帘诊脉”甚至“悬丝诊脉”津津乐道;另一种则不屑于诊脉,认为扁鹊能“视见垣一方人”而“徒以诊脉为名”,于是用现代理化检查手段代替脉诊,甚至代替中医四诊。王永炎教授指出,这两种观点都有失偏颇。

据脉定证是欺人

许多人在看中医时,喜欢先让医生诊脉,所谓“病家不用开口,医生诊脉便知”。对这种现象,古人早有明见。清·陈修园在《医医偶录》中明确指出:“据脉定症,是欺人之说”。清·王燕昌在《王氏医存》中也强调:“不须望、闻、问,但一诊脉,即能悉其病者,欺人语尔。”古代名医,鲜有仅凭脉诊而处方者。《友渔斋医话》:“孙思邈,唐季之真人,其治人疾病,必详问至数十语,必得其情而后已。何后人反智,以三部难形之脉,决人无穷之病,若非浅学无知,必遵古贤之训。”

患者不了解中医学的精妙,出现这种想法、做法尚可理解。如果医生为了提高自己的知名度,取信于患者三缄其口,单凭诊脉就处方用药,则不应该。

四诊合参乃正论

中医看病讲究“四诊合参”,主张“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脉诀汇辨》谓:“望闻问切,犹人有四肢也。一肢废不成其为人,一诊缺不成其为医。然必先望、次闻、次问而后切者,所重有甚于切也。”可见,古人诊病更重四诊合参。《逊志斋集》:“脏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之论,是对“据脉定症”者的最好警示!

经验丰富的医生可以凭脉诊病,但他们多受过专门的训练。传统训练方法是“蒙目群诊”。第一步,选10位患者,按顺序编号,医生用黑布蒙上眼睛,每诊一个患者,就写下三部九候的脉象;第二步,打乱患者次序,医生再次诊脉并记录,最后比较同一位患者二次诊脉的结果。如此反复训练,加上熟读脉经脉诀,理论与实践结合,日积月累,最后臻于化境。

即便如此,他们临床诊疗时,还是仔细揣摩,认真观察,详细收集各种临床信息,四诊合参,综合分析,全面把握,对病情有个整体了解,以增加诊断治疗的准确性。从不在患者面前卖弄技艺,炫耀本领。

患者在就医时,也一定要详细叙述自己的病情,不要有所隐瞒,更不要抱着考核医生水平的心理,一言不发,听凭医生诊脉,这既是对医生的放任,也是对自己生命的不负责任,任何情况下的讳疾忌医都是不可取的。苏东坡对此有切身体会:“吾有疾病,必尽告医,使其了然于心,然后参以脉。今人以脉试医,犹以身试药也。”

理化指标要用准

王永炎教授认为,现代理化检测指标对中医诊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但是,如果仅仅根据现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结果,以各项理化指标的异常为用药依据,忽视辨证论治,这是中医临床的一大误区。中医临床还应该发挥本身的原创思维。

如,近日有学者撰文讨论自我感受的主观症状对医学的贡献和医师参照的意义;有学者从分子水平寻求直接调节整体功能的物质,突破靶细胞的发病机制;助阳化气、通利小便的方药能同时改善胃肠症状,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导致的胃炎;运用非线性方法判断老年前列腺增生的疗效,不把增生前列腺治警作为惟一的“金指标”,用综合量表评价疗效而获得认可。总之,中医临床诊疗不可偏废,要坚持走自己的路。
2008-06-07 20:39 10楼
熟读经典勤临证,发皇古义创新说
——王永炎谈治学(10)
□ 于智敏 王燕平 中国中医科学院

名医是所有医生奋斗的目标,也是所有患者追逐的对象。为医者数以万计,而名医寥若晨星,难怪徐大椿发出“为医固难,而为名医尤难”的慨叹。

王永炎教授指出,要想使自己成为高级中医药人才,成为名医,必须具备以下“五心”:

为医要有仁心

“医者,人之司命也”,“秉天地造化之权,掌疾病死生之柄”,必须具有一颗仁爱之心和“大慈大悲的恻隐之心”,不可“习此业以为衣食之计”。只有把心放正、摆平,才能以一颗善良、公正、平和的心来应对患者,“医者能正其心术,虽学不足,犹不至于害人”(《医学源流论》)。《幼幼新书》“业医者活人之心不可无,而自私之心不可有”诚属真知灼见!

为学要有恒心

要用“勤求古训,博采众方”的恒心治学,要积数年之功,“博及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存存斋医话》:“医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必精而专,始能由博返约”。《医门补要》:“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是对医生的全面要求。

临证要有信心

《旧唐书·孙思邈传》:“胆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圆而行欲方”,讲的是医生的胆量;“见微知著,弥患于未萌,是为上工”(清·程国彭《医学心悟》),讲的是医生应该具备的细心;谭金章《诚书》:“医之知药性,犹主将之识兵,必明顺逆险阻,而后战胜攻取”,主张处方用药如同选将,要知人善任,知药善用,胆大心细,遇事不慌;岳美中“治急性病要有胆有识,治慢性病要有维有守”等,医生要有信心,要有胆有识,灵活变通,当机立断。

诊断治疗要精心

《论衡》有言:“医能治一病谓之巧,能治百病谓之良,是故良医服百病之方,治百人之疾。”良医能够治百病,主要在于能精心了解病情,分清疾病的轻重缓急。《杨氏提纲医方纂要》:“医之难,不难于治病,而难于知病”,只有体察入微,才能分清疾病的标本缓急,主次轻重。这也是“微病,恒医皆巧;笃剧,扁鹊乃良”的原因所在。由此观之,《景岳全书》:“医不贵乎能愈病,而贵乎能愈难病”,实在是对名医提出的最基本要求。

还应体会“医之为道,全在身考”的含义,口尝身试,反复实践;“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诊疗过程处处精心。

对待患者要有耐心

“医者依也,有身者所依赖以生全者也。”医生是患者的依靠,是患者生命的希望与寄托。加之“名医者,声价高,敦请不易”,如果缺乏耐心,忙于“诊务”,“省病问疾,务在口给,相对斯须,便处汤药。按寸不及尺,握手不及足,人迎、趺阳,三部不参,动数发息,不满五十。短期未知,诊决九候,曾无仿佛;明堂阙庭,尽不见察”,纵然名气再大,只能成为欺世盗名之“名医”。

孙思邈曰:“医方卜筮,艺能之难精者也”;王教授说:“名医大家,医之难成者也”。欲成名医大家者,当先发此“五心”。

连载于《中国中医药报》
2008-06-07 22:14 11楼
上个月去王院士处取东西

老先生精神很好 衣着朴素

学者风范
⬅ 颜德馨教授治疗前列腺增生经验 老茶馆 裘沛然学术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