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治疗失眠的思路讨论

2009-03-08 12:10 楼主
失眠是一个症状,作为中医特有的病名,临床很常见,但是在治疗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但从安神来说,只能治疗其标,不能治疗其本。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种,但都离不开心,肝,肾三脏,仍外与气血的运行也有关,《内经》上认为阳不入阴是主要的发病机理。
在心肝肾当中,心在上为阳,肾在下为阴,心阳下藏于肾中,肾气封藏之,则人能睡觉,这可能就是《内经》所说的阳不入阴的主要思想。但是引起二脏的阴阳的不相交接的原因,则有很多,如:心火旺盛,肾阴亏虚,肝气郁结,瘀血阻滞,气机不调导致的胃气不降,或者痰浊阻滞等,都是引起失眠的主要原因。
在以上病机当中,肝在体内引起失眠的原因占大多数,因此治疗肝当为重中之重。
在治疗肝的思路中,除了针对引起肝气偏盛的原因外,在治疗时就要针对肝气来配合治疗。我总结为一下几个方法
1.柔肝法:要用芍药,甘草等
2.养肝法:大枣,阿胶等
3润肝法:生地等
4.抑肝法:山萸肉等
5.清肝法:黄芩,菊花等
6潜肝法:龙骨牡蛎等
7固肝法:人参等
8.升肝法:柴胡等
9活血法:丹皮等
所以在临床应用时常用黄芩汤加减应用。
其次,对于痰热内扰者,瘀血阻滞者,腑气不降者,当分别应用其他的治疗方法,在此例外。
以上是对失眠的的个人浅识,有不同认识者可以继续探讨,有不足的希望您能指出。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3-08 13:12 2楼
有一位患者看失眠,辩证为阴虚火旺兼有气虚,用六味地黄丸合生脉饮加减,加上龙骨牡蛎各20克,此本能止汗,用后反而汗出更多,没有用以前还出的少,不知其因,是剂量轻,还是有其他原因,望大家指点。
2009-03-08 15:08 3楼
我觉得还是养阴清热的量不够,或是时间没到。应该很快会好的。
2009-03-08 15:37 4楼
有道理,谢谢,看来还是量不足的可能性大
2009-03-09 17:30 5楼
可能夹有湿热,但舌脉没有表现出来,觉得需要追问症状,不排除"独处藏奸".
2009-03-09 20:48 6楼
4.抑肝法:山萸肉等
第一次听说,且六味之中用其补。
希望先生指点 其道理何在!
谢谢
2009-03-11 16:57 7楼
.《医学衷中参西录》:山茱萸,大能收敛元气,振作精神,固涩滑脱。收涩之中兼具条畅之性,故又通利九窍,流通血脉,治肝虚自汗,肝虚胁疼腰疼,肝虚内风萌动,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与其他酸敛之药不同,是以《本经》谓其逐寒湿痹也。其核与肉之性相反,用时务须将核去净。近阅医报有言核味涩,性亦主收敛,服之恒使小便不利,椎破尝之,果有有涩味者,其说或可信。凡人元气之脱,皆脱在肝。故人虚极者,其肝风必先动,肝风动,即元气欲脱之兆也。又肝与胆,脏腑相依,胆为少阳,有病主寒热往来;肝为厥阴。虚极亦为寒热往来,为有寒热,故多出汗。萸肉既能敛汗。又善补肝,是以肝虚极而元气将脱者,服之最效。
以上是张锡纯说的山萸肉的作用
张氏说的很好,个人感觉在作用上用词不太合适。
我认为用收敛不太合适,收敛是针对有形的津液精血而言,比较合适,而对于气体来说用收敛,好像不太好。肾气主封藏能固涩津气,对于肾气可以,但是对于运动之气(肺气,肝气,宗气)来说,用抑制或者制约比较恰当,所以,我就把山萸肉改为抑肝药物。
对于六味地黄丸中的补泻问题,我认为山萸肉并没有补肝的作用,而是抑制了肝气的疏泄,减少了对脾肾之阴的耗散是主要的。正常正常生理情况下,肝的疏泄主要是疏泄脾肾之阴,如果脾肾之阴亏虚,势必引起肝气疏泄偏盛,所以山萸肉在此方中的作用是抑制肝的疏泄,来保护脾肾之阴的过度消耗。并非补肝。
⬅ 十年十案之九 外伤后昏迷不醒原因不明案 老茶馆 欲作刚痉,葛根汤主之。有无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