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诊重在客观评价

2011-01-30 06:37 楼主
中医脉诊重在客观评价

(文章来源:《健康报》;发布日期:2011-01-26)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常务副主任 于友华

脉诊是中医临床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它的起源可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之前。司马迁《史记》中记载:“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几千年来,这种方法经历了从“遍身是动则诊”、“头手足三部九候”到“独取寸口”诊脉方式的演变。

“独取寸口”的诊脉方式是医生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遵循古人对脉象的分类方法,用手指感觉感知病人双侧手腕桡动脉的搏动状态,并进行分类判决,从而与其他诊断方式一起综合判断人体健康状态的一种中医诊断方法。直至今日,脉诊仍然是中医临床诊断和评判疗效不可或缺的实用方法。

随着中医现代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借助现代技术研究中医脉诊也广泛开展,主要的方法是应用各自研发脉诊仪对中医传统的28种脉象进行特征性研究。这项研究所需的重要技术条件就是能够稳定获取信息的脉诊采集技术和可靠的信息分析技术。

数字化处理实现脉搏再现

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承担的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中医脉诊信息获取和分析方法研究”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合作,围绕中医脉诊中的相关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

首先,根据《内经》、《难经》对寸口长度的文献记载,按照古人“同身寸”原理,课题组对一定数量的人群进行了实际测量,确定了以腕横纹这一明显标志和前臂长度作为参照标准的寸关尺3部脉的定位和长度标准,为脉诊的标准化定位提供了参考。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数字控制及激光定位指示技术”和“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开发两款便携型脉诊仪。在脉诊信息的分析方法上,研究者从共振理论为出发点,建立了一套以谐波拟合和机器学习为基础的包含信号预处理、周期划分、特征参数提取、数学建模、分类判别和预报预测等内容的脉诊信息分析方法,为脉诊信息的分析与临床数据挖掘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和有效、可行的方法。其中在脉搏波特征参数提取方面,通过计算12个谐振波的振幅和相位,再加上时域的脉位、脉力、h1、t1、h4/h1、h5/h1等参数,共为32个,加上不依赖部位的脉数,即所采集的每位受试者的脉诊信息可以提取出193个特征参数。通过上述参数,可以完整地还原原始的脉搏波,较仅采用部分点作为特征参数的时域分析和简单的频域分析法具有更好的代表性。在脉诊信息分类的判决中,采用了无监督学习(主成分分析)与有监督学习(多元回归分析)多种分析方法相互印证的方法,从而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度。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还发现分类判别所选用参数的个数与假阳性的出现几率呈正相关,样本量与其呈负相关。因此,科研人员建立了选择最大参数个数与样本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的随机模拟程序(False Model),为不同样本量的数据库选择参数个数时提供了规范。

以疾病验证古代脉诊正确性

在上述技术条件基础之上,我们开展了以疾病为切入点的中医脉诊相关科学问题研究,包括脉诊信息采集过程中的干扰因素与解决方法研究、呼吸与脉诊信息关系的研究、脉诊信息一日节律变化规律、不同疾病状态(高血压、肝硬化、冠心病)下脉诊信息的特征研究、不同阶段妊娠妇女与育龄期妇女脉诊信息的差异及变化规律研究、不同健康状态(慢阻肺、脂肪肝、妊娠)“滑脉”人群脉诊信息差异研究等。

对1000余例不同健康和疾病状态脉诊信息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总结出三大特点:

采用一定方法预处理可在保存脉搏波重要特征的同时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噪声对脉诊信息的影响,而咳嗽、上肢运动等较大幅度的机械运动对脉搏波图形产生的改变无法得到改善。人体在不同的呼吸状态时,脉诊信息会在寸关尺不同部位产生相应的规律性变化,一定程度上提示古人在强调诊脉环境和调整呼吸的合理性。

一日子、午、卯、酉四个时段中人的脉诊信息变化明显,其中子时与午时、卯时与酉时之间的差异最为显著,与中医理论中人体气血、阴阳的变化节律相符,也间接提示了古人“诊于平旦”是有依据的。

对于临床相对容易掌握的中医“滑脉”开展“病脉结合”的研究显示,同为滑脉的正常人、妊娠妇女与慢阻肺患者之间的脉诊信息存在着明显差异,其判决概率在无监督学习的情况下为74%~79%,在有监督学习的情况下可达94.7%~98.0%。通过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各类人群的脉诊信息之间的差异呈规律性和特征性。这一结果提示,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获取的脉诊信息可对传统脉象进行细分。

此外,我们还对一侧肾脏切除大鼠、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心衰大鼠的股动脉搏动信息进行分析,各类模型大鼠手术前后或与正常大鼠的差异明显,准确率达70%~92%,也部分说明了古代“遍身诊”的诊脉方式及其科学性问题。

脉诊客观化评价仍是瓶颈

到目前为止,各种探索进行当中,尚没有公认一致的结果,临床转化推广受到一定局限。究其根本原因,就是由于目前的脉诊客观化研究尚没有对下列问题给出现代科学意义上的答案:脉诊的科学基础究竟为何?中医脉诊是如何反映五脏六腑的功能状态的?中医脉诊是否可以用来诊断疾病?脏腑功能状态改变在脉诊信息变化上体现的确实证据为何?

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这项涉及到中医传承与发展创新工作,仍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换言之,在研究策略方面仍有值得反思的地方。

首先,脉诊的科学基础应纳入研究范畴,即要回答“体表动脉(以桡动脉为主)的脉搏波是否能够反映机体内部功能状态的变化”;其次,用现代技术采集的体表动脉搏动信息是否能够完全或部分印证古人对脉象分类,即要回答“以客观技术采集的脉诊信息分类特征是否能够与以主观感觉判断客观变化的脉象分类特征重合或部分重合”。此外,其他对涉及到脉诊的科学问题的研究也不能忽视。

我们认为,目前技术手段尚不能解决以“象”为核心的脉诊分类特征的提取。以疾病作为切入点开展脉诊研究的策略也只是一种初步探索,所得到的各类脉诊数学模型仍需要扩大数据库样本量使之更加成熟,所提取的脉诊特征仍需结合中西医理论和临床实际做进一步分析,脉诊信息的采集装置仍需朝着多模态的方向发展。 2011-1-30.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1-30 18:55 2楼
僵化
慢慢就失去了灵魂
2011-01-30 19:33 3楼
回复 1# 河间金栋


东西方面临的方法论困境由此可见一斑。
⬅ 《正骨范》手法 老茶馆 五苓散古今治验(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