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

2011-01-31 23:12 楼主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5)是一种发病原因不明的常见肠道功能性疾病,以肠道平滑肌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多因素疾病。发病多为20~50岁,女多于男,约2:1。在临床上表现为腹泻、腹痛或腹胀,一般与精神、饮食、胃肠道动力障碍及免疫力等因素有关。近年来临床上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许多临床资料表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1BS有较明显的效果。
中医学认为,肠易激综合征属“肠郁”、“气腹痛”、“脾约”、“久泻”等范畴,其发生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劳倦体虚、感受外邪等因素有关,尤与情志失调关系密切。1997年颁布的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肠郁”一病,即指因情志不舒、气机郁滞,使肠道运化失常,以腹痛、腹泻或便秘为常见表现的郁病类脾胃疾病,符合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临床特征。本病病症虽在肠腑,却与肝、脾关系最为密切。肝郁失疏、饮食失调、体弱劳倦、感受外邪等,均可导致肝脾失和、热郁气滞、湿热夹滞等,肠腑失调而发为本病。肝主疏泄,郁怒忧思过度,导致肝失疏泄、气机不畅,甚至气滞血瘀,络脉不通而腹痛;肝气郁结,横逆乘脾,运化失常可见泄泻;脾运失健,敷布失常,湿邪蕴结肠腑,可见黏液便;气机阻滞,肠失通降可见大便秘结;肝脾不调,升降失常,肠腑传导失司,则腹泻与便秘交替。脾主运化,饮食劳倦最易伤脾。长期贪凉饮冷,脾阳受损,寒凝气滞则腹胀腹痛;脾运失权,水谷不化精微而反为湿滞,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泄泻乃作。嗜好烟酒或嗜食辛辣肥甘,痰热中困,运化失常而腹胀腹痛、泄泻、大便不畅;或胃肠积热,伤津化燥,肠失濡润,通降失司而便秘。“劳倦生脾火”,耗阴伤津,脾虚血少,不能下润肠腑,腑气滞涩则腹胀便秘。六气偏盛皆能伤脾,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或病后体虚之人,更易感受外断:泄泻(湿热夹毒)。纤维结肠镜:伪膜性肠炎。大便培养:难辨邪而伤脾。阳虚气弱之体,每遇气候变化,感受风寒暑湿而为病,腹胀腹痛、肠鸣泄泻;阴虚内热之体,则每易感受燥热之邪而便秘腹胀,甚至腹痛。
[临床应用]
程彬彬报道谢谢吕仁辨治肠易激综合征的经验。对于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于调养,症见病后脾胃虚弱之人,每因气候变化或饮食稍有不慎,则腹痛便溏,脘腹怕冷,易倦乏力,舌淡苔白,脉濡,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药用:太子参12g,茯苓12g,炒白术10g,炒薏苡仁12g,砂仁2g,扁豆衣12g,陈皮6g,炙甘草4g,山药12g,谷芽、麦芽各12g。湿热为病,加葛根芩连汤和芍药甘草汤;感受外因、不内外因而发病者,感受暑湿或四时不正之气兼有食滞,均可用不换金正气散加减;寒湿偏胜,加连苏饮和二陈汤;有黏液便、肛门重坠者,可加黄连3g,木香6g,地榆炭12g,槐花炭12g。
刘清等应用葛根芩连微丸与硝苯吡啶对照治疗肠易激综合征。门诊及住院患者77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49例;年龄在20~5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岁;病程1.5~6年,平均3.5年;临床症状均以腹泻为主要表现,1日2~4次。其中单纯性腹泻53例(88.33%),腹泻并腹痛8例(13.33%),腹泻并腹胀16例(26.67%)。全部病例经检查均无器质性肠道疾病,严格按照1986年全国慢性腹泻学术讨论会制定的我国“肠易激综合征临床诊断参考标准”选取病例。将上述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并停用所有抗生素及抗抑郁药治疗。两组症状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口服葛根芩连微丸,每次3g,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硝苯吡啶,每次5mg,日3次。3周为一疗程,1个疗程后判断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41例,治愈25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7%;对照组36例,治愈15例,有效1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2.2%。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
按:研究中发现,葛根芩连微丸的治疗效果在服药的第2周开始显现,无毒性及不良反应,治愈率高。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老年口干症 老茶馆 治疗耳鸣、耳聋的特效中药—葛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