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第二部分)

2009-03-14 02:09 楼主
百证《桂林本伤寒论》之伪(第二部分)
9,宋本伤寒论40条,小青龙汤方后注:上八味……温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黄加荛花如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桂本】作:上八味,……温服一升,若微利,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

董红昌按:小青龙汤的病机为“外寒内饮”,外为寒束故发热恶寒,内有水饮故咳嗽稀涎、恶心干呕,是发热恶寒、咳嗽干呕为小青龙汤必见之证。今恶寒发热,咳嗽干呕,兼见微利,是可知脾肺为寒邪所困,故脾不输津,肺不布液,以至于胃中积饮难化,旁走肠间,而见微利之证。是当温脾肺以治其本,去水饮以治其表。故以桂枝汤温肤解肌和营卫,干姜、五味、细辛以温脾肺,半夏、荛花以和胃、降气、去饮。而去麻黄之表散者:一,恐其激动水饮以上攻也;二,水走肠间,非发汗能解。

然何以确定当从宋本之加荛花,而不可从桂林本之加附子呢?附子性情刚烈,在伤寒论中其用大致有二,一为温暖下焦,温经行气,如麻黄附子细辛汤;二为回阳救逆,如四逆汤类。此处桂林本作者,以附子易荛花,当以下利,当为脾肾虚寒,故加附子。然此处张仲景明明以“微利”示人,即是明告此非脾肾虚寒,若为脾肾虚寒,当为洞泄如注,下利清谷,此时当单刀直入,急救其里,如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又如372条,下利,腹胀满,身体疼痛者,先温其里,乃攻其表。温里宜四逆汤,攻表宜桂枝汤。而荛花,辛苦走泄,能泻经隧肠胃之水饮,则正对病机,《本经》云:主伤寒温疟,下十二水,破积聚、大坚症瘕,荡涤肠胃中留癖、饮食,寒热邪气,利水道。 故可知此处当为荛花而非附子,桂林本之谬误实在不怎么高明!


10,宋本伤寒论49条,脉浮数者,法当汗出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需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桂本作:脉浮紧者,法当汗出愈。若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需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董红昌案:此处不论桂本还是宋本,皆云‘汗出则愈’,故可知49条初起之证当周身无汗。而脉浮在表,脉数为热,是脉浮数者,可知此处为热郁肌表不得出也。《平脉法》云:风则浮虚,数则热烦。《辨脉法》云: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虚,风为热,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故脉浮数而不汗出者,当见“身体发热,洒淅恶寒”之证,此当汗之。《素问·生气通天论》云: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而《辨脉法》云:若脉浮而数,按之不芤,此人本不虚;若欲自解,但汗出耳,不发战也。又116条云:微数之脉,慎不可灸。因火为邪,则为烦逆,追虚逐实,血散脉中,火气虽微,内攻有力,焦骨伤筋,血难复也。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欲自解者,必当先烦,烦乃有汗而解。何以知之?脉浮,故知汗出解。是浮数之脉,可以汗而取之,当无疑义。而宋本伤寒论49条之所以言“若下之,身重心悸,不可发汗者”,因下后里虚,风邪趁机内陷,此非邪在经络可比,故不可发汗,只能待其表里实,自汗出而愈!

再来看,是否“脉浮紧,身重心悸”者就不能发汗?
《金匮.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云: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贼邪不泻。又云: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从这两条条文,我们可以看出,风寒之邪,先客于经脉,故若心气虚,则邪气循经传于心,而出现胸满、短气、心悸、身重等证,此因心主脉故也。而在实际的临床中,许多冠心病、脑梗、中风病人,在发病之前都有类似的经历。而这类病人,如果下元不虚,则当用大续命汤;如果下元虚亏,则可以用小续命汤,使邪气从经络逐出则愈。然不论是大续命汤或是小续命,都可以发汗,当无疑义。这些方法在明清以前为临床上治疗中风病的常法,而在明清以后这类方法则渐渐消亡,至今则几成绝学。这可能是因为古医家以外邪立论治中风,而明清以后之医家则以内伤为主治疗中风有关吧。下面列举两案,以供参考。

案一:罗氏,男,年甫半百,贼风入中经腧,营卫痹塞不行,陡然跌仆成中,舌强不语,神识似明似昧,嗜卧不醒,右手足不用,脉象尺部沉细,寸关弦紧而滑,苔白腻。急拟小续命汤加减:净麻黄四分,熟附片一钱,川桂枝八分,生甘草六分,全当归三钱,川芎八分,姜半夏三钱,光杏仁三钱,生姜汁(冲服)一钱,淡竹沥(冲服)一两。两剂后神识稍清,嗜睡渐减,舌强不能语,右手足不用,脉息尺部沉细,寸关弦紧稍和,苔薄腻。再拟维阳气以祛风邪,涤痰浊而通络道。

案二,吴某,男,25岁,林业工人。一周前于山上汗出受风,自觉耳后酸胀,脖颈强急而不灵活,因工作关系并没有引起重视。三日后,脖颈处略好一些,但却发现左面部歪斜,皱眉、努嘴、眨眼时与右侧明显异样,肌肉发板,用手抚摸,皮肤感觉麻痹。经偏方及西药治疗4日,没有效果,面部状态和感觉如初。来诊时患者心理负担很大,怕遗留后遗症而影响美观。叫其做微笑、努嘴等动作,可见左额皱纹消失,左眼皮眨动失灵,左鼻唇沟变浅,但舌尖伸出时并不歪斜,苔薄白,湿润,言语清晰,皮肤偏白,病后一直无汗,微恶寒,脉沉细寸微浮。根据病史和症状,此非中枢性脑血管之病变引起,乃周围性面瘫。辨为风邪袭络,中风口歪,用《千金》干姜附子汤温阳通络,散寒和痹。
麻黄12克,附子15克,干姜20克,桂枝12克,川芎12克,细辛3克。
用水1000毫升煎至500毫升,分早晚温服,晚间服药后,盖被取汗,汗透为度,及时擦干,避风而卧,不可令其过汗。并针右侧地仓、颊车、合谷等穴,隔日一次。三日后,效果很明显,左鼻唇沟已见转常,但额纹、眼睑等处如前。与上方续服四剂。注意休息,忌烟酒、熬夜、寒凉、疲劳等不良刺激。再诊,除口干及抬头上挑眉毛时,左额纹不见外,余皆正常。停用针灸,避免伤其气血,转用小续命汤加栝蒌根、石楠叶,寒热并用,攻补兼施,三剂而愈。

从这一条来看,桂林本的伪造者,几乎对《伤寒论》的全文和那个时代基本的医学精神没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要不然何至于犯如此低等的错误!


11,宋本伤寒论52条:脉浮而数,可发汗,宜麻黄汤。桂本作:脉浮而紧者,可发汗,宜麻黄汤。

董红昌案:浮数之脉可以发汗,当无疑问,已辨明于前,不再复述。这里仅分析一下,张仲景一贯的写作方法,《伤寒论》中,对很多条文,都是先举例于前,次总结与后的写。如:
第12条: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第13条: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又如:
第71条: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第72条: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再如:
76.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77.发汗,若下之,而烦热胸中窒者,栀子豉汤主之。

而宋本52条正照应了宋本49条,且是对49条的总结,这与《伤寒论》一贯的写作方法相符合,故宋本其来有自,当属确定。从意义上讲,浮紧之脉可以发汗,屡见于前面的条文,而52条再强调一次,则无异于平添一句废话,这个就和治学严谨的张仲景不符合了!



12,宋本伤寒论53条: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桂本作:病人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所以然者,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复发其汗则愈,宜桂枝汤。

董红昌案:宋本53条当分为三段,第一段“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荣气和”,抛出问题,即是什么导致自汗的问题;第二段“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则回答了第一段提出的问题;第三段“以荣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荣卫和则愈”,则给出了答案。

营气为阴在内,卫气为阳在外,内经云,阳加于阴则为汗。故常自汗出者,营阴不受病,卫气受病也。正如太阳中风,风邪与卫气抟结为一,成阳强阴弱之势,故见汗出恶寒之证。然卫气昼行于阳,夜入于阴,是阴虚阳亢之证,卫阳入夜与营阴相并,同居于里,则见潮热盗汗之证。是故张仲景反复强调“荣气和者,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荣气谐和故也”,而不直接言“此为荣气和卫气不谐也”,是因为这牵涉到病位和病机的不同。我们试想潮热盗汗的病人,再被发汗会出现什么情况呢?一言不同则高下自别,桂本为伪本当无疑问!


13,《宋本伤寒论》56条:伤寒,不大便六七日,头痛有热者,与承气汤;其小便清者,知不在里,仍在表也,当须发汗;若头痛者必衄,宜桂枝汤。【桂本】作:伤寒……,仍在表也,当须发汗,宜桂枝汤。

董红昌案:阳邪中上,阴邪中下。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故阴寒中人,先中于下,而见腰膝冷痛拘急。今伤寒六七日,寒邪当解不解,且头痛发热不大便,可知寒邪闭郁,内热滋生,已成传经之证,故当用承气汤下之,此为其常也。然若小便清,则知邪不传内,仍在表也,以阳明热实,小便当热赤故也。在表者,当汗之,宜用麻黄汤。

然若头痛、有热、小便清,不大便六七日,则知热郁肌表不得出也,其脉当浮数,其证必衄,以热郁肌表,渐积渐炽,极热伤络,肌热则阳明胃经受之,循经上传,而见鼻衄,此因胃主肌也。《素问.脉解篇》云:所谓客孙脉则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上者则其孙络太阴也,故头痛鼻鼽腹肿也。解肌热者,当发之,宜桂枝汤加减,如桂枝加葛根汤,桂枝加黄芩汤等。仲景云,桂枝汤本为解肌。内经云:体若燔炭,汗之则散

我一直坚信桂本绝非正本,且桂本的伪造者绝非精通伤寒的人。其心可能欲补仲景之不殆,然其行却让仲景蒙羞!


14,宋本伤寒论57条云: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桂本作: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紧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董红昌案:桂林本,这条错的简直连一点《伤寒论》的常识都没有!不管是桂本还是宋本,都有这么一条警语,而桂林本的伪造者,虽然将此条原版抄下,然却毫无留心,可叹可恨!宋本伤寒论15条: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5,宋本伤寒论59条: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得小便利,必自愈。桂本作:大下之后,复发汗,小便不利者,亡津液故也,勿治之,久久小便必自愈。

董红昌案:大下后,复发汗,以至于津液亡失,而导致小便不利。是不必治小便,但治其津液则可,津液复则小便必利,是以小便利为津液恢复的指征。故曰:得小便利,必自愈。

而桂林本则笔锋一转,津液亡失的问题变成了小便不利的问题,而且这个问题可以不治而愈。那么,试问一句,津枯液竭的小便不利,是否真的都可以不药而愈呢?如果不能,是应该补充津液,还是通利小便呢?

桂林本的错误和粗浅,很多时候让人哑然。然若非举世昏迷,如何能让如此浅薄之物,惑人耳目!甚希能与各同道共学习同精进,一振当下中医之衰颓,借龚自珍《已亥杂诗》 与各同道共勉: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16,宋本伤寒论62条: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桂本作:发汗后,身http://www.haodf.com/jibing/tengton...。 而桂林本去芍药,温通之力可增。然以何以调和营卫,何以养营生血,何以补汗液之不足?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针加罐 老茶馆 不懂者无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