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志成:蚂蚁疗法探路者

2011-02-24 21:25 楼主
吴志成:蚂蚁疗法探路者
本报记者 任壮
南京龙蟠医院,业务院长吴志成宽敞的诊桌后书橱上摆放着“金陵蚂蚁王”横匾,作为蚂蚁疗法的开拓者,吴志成可谓名至实归。
60余年来,南京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主任吴志成潜心钻研蚂蚁方药,闯出一片自己的天空——研发首个准字号蚂蚁类新药“玄七痛痹胶囊”,获全军科技进步三等奖;研制应用以蚂蚁为君药的系列中药制剂,治疗风湿病、乙肝、糖尿病疗效确切,建立70多家军内外医疗机构组成的蚂蚁疗法协作网络;出版蚂蚁疗法专著10多部,在省级以上专业学术期刊发表相关论文近60篇。
由土方结缘蚂蚁
吴志成出身辽宁省昌图县一个普通乡医之家,他12岁时参加东北民主联军,在部队卫校上了速成班。战场上,当手头药品用完后,眼看战友伤口溃烂、化脓,吴志成想起父亲说过的一个土方,用蚂蚁熬水或研粉可治疗伤口,便搜寻蚂蚁洞,并如法炮制,为伤员用上。一周左右,伤员就脓止肿消,伤口渐愈。
蚂蚁药效不仅于此。1950年吴志成随部队进军广西剿匪,因当地气候潮湿,战士们多有皮肤病,他采集当地蚂蚁做药,涂抹患处,收效明显。
自此,吴志成研究蚂蚁的兴趣大增。每到一地,他都会观察当地蚂蚁,寻访民间用法。他了解到广西人蒸肉丸子掺蚂蚁补体虚,东北人炖豆腐掺蚂蚁补产后乳汁不足,甘肃人蚂蚁泡酒治疗关节风湿痛……他重读军医学校时,查阅《本草纲目》,收集资料,并向民间学习识别有毒无毒,采集制药的方法,把研究方向定在蚂蚁治疗类风湿病上。
经多年积累,他对蚂蚁的形态特征和种类、生活与繁殖、采集与养殖以及食用与药用方法的认知都达到了一定的高度。
跟名师求索诀窍
上世纪80年代吴志成重返部队,到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卫生处,牵头筹建了全国首家以蚂蚁为研究对象的金陵蚂蚁研究治疗中心,并兼任风湿科主任。他与同事几乎跑遍国内有关营养源、药源、昆虫方面的研究机构,并展开科研探索。
怎样使自己的发现应用到临床?他苦思冥想,并求教于国医大师张琪,并拜他为师,系统学习中医,还将自拟的用蚂蚁作君药治疗类风湿的处方送老师过目。张琪按照中医理论方法修订了4个处方,分别治疗风、寒、湿、热不同类风湿。这些处方用于临床,屡有效验。
张琪的言传身教,引导吴志成进入中医门径,不仅熟知中医经典理论,并能灵活化裁、临证而效。
这些年来,他在《中医杂志》、《中医药研究》、《自然杂志》等刊物上发表关于蚂蚁食疗、药疗的论文近60篇,出版了以《中国蚂蚁疗法》为代表的11部专著。
凭疗效形成特色
以蚂蚁为主要药材的处方和制剂,经过吴志成几十年探索和实践,在治疗类风湿(强直性脊柱炎)、乙肝(丙肝)和糖尿病等难治慢病方面,已显出独到优势,特别是蚂蚁药物无毒无害,在日常健身基础上平稳发挥治疗作用,远期疗效可靠。
1999年8月13日,根据吴志成验方,以野生良种蚂蚁为君药,辅以活血化瘀、滋补肝肾、强劲壮骨的名贵中药研制而成的“玄七痛痹胶囊”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新药证书和生产批件。“玄七痛痹胶囊”当年即投放市场。
为了实现开发蚂蚁新药的夙愿,吴志成组织了蚂蚁药物攻关小组,并邀请老师张琪、301医院赵冠英、广西中医学院赵一、昆虫专家唐觉等7名专家为顾问。投入研发项目资金1700万元,由中国天津药物研究院对蚂蚁的毒性、药理、免疫、营养等进行科学分析研究,并组织开展了300个病例的临床对照研究,取得扎实规范的基础数据。
2004年,吴志成研制的“复方蚂蚁乙肝宁胶囊”再获新药证书,成为第二个准字号蚂蚁类药品。
药用蚂蚁需用良种蚂蚁。吴志成在诊疗之余,常走南闯北,翻山越岭,寻找和采集野生良种蚁源,总行程逾20万公里。目前在广西建成采集基地,平均每年采集蚂蚁上百吨。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妙用青黛 老茶馆 熊大经:从少阳论治耳鼻喉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