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2011-03-05 13:16 楼主
中医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S)之发生主要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肾精亏虚,督脉失养,营卫失和,致风寒湿或风湿热邪乘虚而入;或房室不节惊恐伤肾,郁怒伤肝,病后失调等导致肝肾亏虚,督脉失荣,邪留经脉,雍滞不通,痰浊瘀血相应而生并胶着结聚而致病。中医治疗强脊炎,补肾通督是关键,我临床上分三种情况辨证施治。
1湿热内蕴型
多见于AS急性发作期或中晚期病人,因外感或内伤等原因复发者。此型患者多表现为腰骶(或颈背)疼痛僵硬,或有膝踝红肿,且多不对称,或有发热恶寒,或仅有低热,多口干舌燥,便干溺赤,脉象多弦数,舌红苔多黄腻。此型除X线、CT、免疫学检查(HLA-B27、IgG、IgA、lgM等)可支持AS的诊断外,多有血沉增快,C反应蛋白、血小板及碱性磷酸酶增高是其特点。对此型的治疗,宜清热解毒为主,佐以凉血化瘀、除湿通络。笔者临床常用四妙勇安汤合白虎加桂枝汤增减化裁。
药用:金银花30g 连翘15g,玄参15g,当归15g,白花蛇舌草30g,土茯苓30g,桂技l0g,石膏30g,知母10,萆解15g,虎杖15g,赤、白芍各15g,牡丹皮15g,黄柏10g,川乌6g,甘草l0g。高热不退者石膏的用量加至50-100g,或再加寒水石30g。热退后减去石膏、知母、黄柏等过于苦寒之品,酌加益气养阴之太子参、黄芪、生地、麦冬等。虽无发烧也不等于体内无湿热,故此法多可用20 - 30d,待舌脉已无热象,且血沉、C反应蛋白已接近正常方可转人下两个证型施治。
2肝肾阴虚型
多见于患病时间较长的中晚期病人。除腰骶疼痛活动受限外,多有形体消瘦,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口干咽燥,心烦多梦,午后或夜晚或有低热,舌红瘦,苔少薄白或薄黄,脉多细数。此型治宜滋补肝肾为主,佐以化痰散结,化瘀通络之法。方以左归丸为主化裁。
药用:生、熟地各15g,山药15g,构祀子15g,山茱萸15g,菟丝子15g,鹿角胶10g(烊化),龟板胶l0g(烊化),牛膝15g,茯苓20g,狗脊15g,葛根30g,白芍15g,水蛭l0g,玄参l0g,蜈蚣2条(也可研末冲服),甲珠l0g,杜仲15g,白芥子6g,稀签草30g,甘草l0g。有低热者,可选加秦艽15g,青篙15g,鳖甲30g,柴胡15g,地骨皮15g面白唇淡、血虚较重者,加阿胶、当归、黄芪,并酌加焦三仙、砂仁、谷芽等以助化源。
3肾阳亏虚,督脉瘀滞型
隐匿性发病者有之,中晚期患者亦更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腰骶(或颈背)酸痛,隐痛或刺痛,兼见背凉恶寒,两腿无力,足膝厥冷,或有足跟及骶部疼痛较甚,晨起有僵硬感,活动后能缓解,此外尚常见倦怠乏力,喜卧、尿频便溏,自汗阳萎等。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治疗此型,应温补肾阳为主,佐以化瘀通督,温化痰浊,为便于临床辨证施治,并符合古人“善补阳者,当于阴中求阳”之意,笔者即以前述治肝肾阴虚之方,加仙灵脾30g,细辛5g,巴戟天l0g,补骨脂l0g等以治之。畏寒肢冷较甚、下利清谷者,加附子10g,肉桂10g,干姜10g,乌药10g;乏力困倦明显,动则气喘者,加人参、白术、党参、黄芪等。
AS的西药应用
NSAIDS 类药物
无论是急性期还是中、晚期患者,凡是发热及关节疼痛较重者,除用前述的各型方药外,我们均给予NSAIDS 类药物,如舒林酸、消炎痛、尼美舒利、萘丁美酮等。 该病是慢性病,病程长,治疗上不能不为患者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急功近利是绝不可取的。故舒林酸、消炎痛价格便宜常为我们所选用,且疗效可靠。
DMARDS 药物
在DMARDS 药物应用上,无论急性期还是中、晚期,只有患者无过敏反应及严重肝、肾损害情况发生,我们均给予柳氮磺吡啶。
在DMARDS 的联合应用上,我们多给予雷公藤多甙,(也有时用甲氨喋呤)因考虑其在生殖等方面的副作用,故在用药3个月左右时,我们常逐渐减量,代之以帕夫林或正清风痛宁。
因该病临床误诊误治的情况并不少见,故再次把我编的歌诀附上,有感兴趣者就背背吧。强直性脊柱炎歌诀:
强脊炎,多男性,骶髂疼痛腰发硬。
亦可外周关节肿,父兄可有同样病。
腰盆排片或CT, B27阳性多可定。
舒林(酸)益赛(普)柳氮磺(吡啶),甲氨(碟呤)雷公(藤多甙)消炎痛。
注:腰指腰椎,盆指骨盆,要排x光片或做CT,在查有异常基础上如B27阳性多可确定诊断。舒林酸、消炎痛是笔者认为作用较好的非甾体消炎药。
甲氨碟呤也为临床常用的免疫抑制剂。益赛普:指生物制剂益赛普,用于治疗该病及类风湿效果亦较显著但价格昂贵。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08 20:49 2楼
突出中医特色,辨证分型论治,结合西医治疗,有价值,值得推荐。
⬅ 我解“封髓丹” 老茶馆 艾灸心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