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中国医改决战年 公立医院改革难点多

2011-03-05 17:18 楼主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作者:范思立

中国医改进程将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提速,全国政协医卫界别的委员表示,2011年是中国医改近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收官”年,也是攻坚克难的一年。

2011年是中国“十二五”开局之年,在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增加财政投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

同时,全国政协医卫界委员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2011年是中国医改近三年重点实施方案的“收官”年,也是攻坚克难的一年。

医改有明显进步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医药卫生体制五项重点改革2011年度主要工作安排》,对医改攻坚年作出全面部署,其中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积极稳妥地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这五项重点任务细化分解,确立了17个主攻方向,并由相关部委负责。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们的5项近期重点工作在扎实推进,成绩是有目共睹的,基层的服务能力也在增强。这一年来,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的同志们非常辛苦,因为人力没有增加,但同时要改革,这就涉及到利益关系的调整。

尽管有这么多困难,我们仍然把很多公共卫生任务都落实了,这很不容易。像基本药物制度已经在60%的基层推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

基本药物制度有待改进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的药价降低了30%。但长期在一线医疗机构任职的全国政协委员、农工党江苏副主委孙建业向本报记者介绍了他的调研情况。

基本药物目录品种品规与群众需求有较大距离,现有基本药物的品种类和规格太少了。特别是许多常用品种不在目录内,患者感到很不方便,或很不理解。还有些目录确定的剂型不够全。基本药物目录中标采购价格与群众所希望的价格有较大距离。在实际运行中老百姓并没有感觉到降价,反而觉得有些常用药品涨价了。

生产、供应、配送机制不配套并缺乏监督,影响基层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基本药物生产、供应、使用机制尚不配套。一是多家生产,价格悬殊。二是多家配送、职责不清。三是配送企业对某些销量少的品种不愿意采购,怕压货,甚至协商以高价品规替换。这些问题政府相关部门还缺乏监管和考核,对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基层医疗机构补偿政策不到位,运转困难。取消药品加成,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如果仅以使用药品的加成损失来补偿的话,一方面,过期、失效药品和药品损耗没有考虑到,另一方面,随着门诊量和药品库存增加,进药总金额和工作总量也随之增加,在空间、资金及人事方面也明显增加了成本。此外,医院原有的药品采购销售的模式也有额外的收益,如果不能按实际损失来补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无法正常运转,医务人员的合理收入水平得不到保障,甚至降低,工作积极性将受影响。

还有,“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社区治疗用药得不到保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按国家、省有关 “基层医疗机构只允许销售基本药物,非基本药物一律不得销售”的要求,“门慢门特”及特色专科病人使用的部分药品不在基本药物目录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无药提供,他们被迫又返回三级医院排队开药,既不方便,又增加了经济负担,还加重了大医院看病难问题。

公立医院改革难点多

陈竺认为,目前的公立医院改革确实是件复杂的事,在一些工作路径上不是特别清晰。公立医院改革中的“政事分开、管办分开、医药分开、营利和非营利分开”任重道远;还有治理结构等问题,也不是简单的事情;公立医院特别是面向基层的公立医院,像县级医院能力还是不够。

谈及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主任温建民对本报记者说:“在基层公立中,中医院改革的问题更突出。”

温建民介绍,由于长期投入不足,中医医院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能得到根本改善。中医医院发展需要的设备、人才、专科建设、学科发展等,很难得到财政的支持。由于补偿不到位,许多中医医院收不抵支。公立中医医院医疗亏损问题突出,在条件较好些的地市级以上中医医院中,全国仍有33.6%的收不抵支,生存和发展困难。根据调查和成本测算,近2/3的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处于亏损,中药的加价率低、利润薄,在目前特定的价格及人员经费水平下,还有44.0%的中医人力成本无法通过中医医疗服务项目收入、中医挂号、中医诊察收入、中药经营以及财政补助补偿,这部分成本只能通过提供检查、化验及西医项目服务和西药经营等方式的结余进行补偿。

温建民说:“这些严重制约了公立中医院的改革,而且目前财政补助占中医医院收入的比重越来越低,中医医院运营和发展严重依赖创收,“以药养医”机制导致药物滥用严重,“收入归己、自行支配”的经济政策导致公立中医医院追求利益最大化,监管制度执行不严,使医疗服务领域逐利现象普遍存在,加上中医药服务具有的价格低廉等特点,致使中医医院的中医药特色优势淡化。

本报记者向陈竺提出财政投入对医改的重要性时,他认为:“财政投入非常重要,但也不简单是财政问题。”公立医院改革的任务很重,国家将县级医院改革作为一个突破口,对于县级医院,县财政和地方财政都在加大支持力度。如果改革能够出现在县级公立医院实现突破,是非常利民惠民的。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 人大代表:提升创新力 让传统中药融入现代生活 老茶馆 减肥药奥利司他或存隐患 已报120余例不良反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