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变应性鼻炎经典方剂用药及配伍规律分析

2011-03-24 12:43 楼主
治疗变应性鼻炎经典方剂用药及配伍规律分析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治疗变应性鼻炎经典方剂用药及配伍规律分析
[摘 要] 目的 分析古籍文献中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处方用药及配伍规律,为临床治疗AR提供参考。方法 筛选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方剂,进行信息标准化处理,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频数与频繁项集及关联规则对筛选的方剂进行分析。结果 共筛选了101个经典处方,组成药味数在10味以下的方剂占总方剂数75.25%。方中以味辛质轻气薄之品的出现频数最高,其中细辛出现频数42次,占总处方数的41.5%;方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药对为细辛、白芷,频数22次;出现频率最高的三味中药集合为川芎、白芷、细辛.频数11次;出现频率最高的四味中药集合为当归,白芷、川芎与细辛,频数7次。关联分析结果
显示,在治疗AR的方剂中紫苏常配甘草,附子常配细辛,白芷、细辛常配川芎,羌活、防风常配白芷。结论 古代医籍文献中治疗AR的处方药味不多而用药精当,内外兼顾,标本兼治,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AR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方剂;配伍规律;数据挖掘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喉科临床常见病,全世界范围内的患病率为10%~25%,我国发病率高达37.74%。本病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其症状的描述可以追溯到西周,《礼记•月令》云:“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鼻鼽”的病名首见于《素问•脉解篇》。中药尤其是复方对AR具有较好疗效,古代医籍文献对本病的治疗方剂多有记载,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对古籍文献所记载的治疗AR处方进行了分析和数据挖掘,探索占代医家治疗AR的用药及配伍规律。以期为中医临床治疗AR提供参考。
1 方法
1.1 处方信息来源与标准化处理
本研究以《中医方剂大辞典精选本》作为方剂基本信息来源,并参考《中华医典》、《方剂学》。所筛选方剂满足以下要求:针对鼻炎病证功效描述,如”通鼻”、“止涕”等,或方剂主治的病证中含有“鼻塞”,“鼻鼽”、“鼻多清涕”等。同时.要求方剂包含的信息较完整,方名、组成、功效、主治各项齐备。所有中药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与《中华本草》
记载的正名(即目录名称)为准。
1.2 数据分析方法
1.2.1 频数及频繁项集 ①处方中中药数据信息的频数与频率分析。数据的频数分析是一种描述性统计分析,包含频数与累计频数两个参数,其中累计频数是依次累计得到的各组频数之和。本研究中通过频数分析挖掘处方中常用药物及性味归经构成情况.其中中药频数是中药在各方剂中出现的次数,在本研究中累计频数采用向下累计频数,即由中药频数值高的组向频数值低的组依次累计频数,主要反映某几种高频中药的频数和在总体频数中所占的比例。②频繁项集分析,频繁项集是数据挖掘技术中的一种常用方法,指的是支持度大于或等于用户指定的最小支持度阈值的项集。本研究中项集是指处方中中药的集合。通过频繁项集的挖掘分析处方中常用药对及2味以上中药组成的集合。
1.2.2 关联分析方法 本研究中通过关联分析挖掘处方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即发现处方中一种中药与另一种中药出现的关联关系强弱。其中支持度是某种中药或中药集合(前项)与另外一种中药或中药集合(后项)同时出现的频率,亦即前项中药(或中药集合)与后项中药(或中药集合)同时出现的方剂数与总的方剂数的比值。置信度是前项中药(或中药集合)出现时,后项中药(或中药集合)出现的概率,亦即前项中药(或中药集合)与后项中药(或中药集合)同时出现的方剂数与只有前项中药(或中药集合)出现的方剂数的比值。
2 结果
2.1 治疗AR方剂药味数分析
筛选101个处方,方中用药最少的1味,最多的17味,大多集中于1~9味,10味以下的方剂占总方剂数的75.25%。
2.2 治疗AR方刑所用药物频数构成情况分析
方中常用药物102味,药物出现总频数为624次。其中出现频数>10的中药见表1。治疗AR方剂中用药频数最高的是细辛,其次是甘草、川芎等。其中细辛等16种常用中药占50.32%。
表1 治疗AR方剂中用药频数>10的中药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11-03-24 12:43 2楼
表1 治疗AR方剂中用药频数>10的中药
编号 药名 频率 占总处方数比例(%) 累计频率 占总频率比例(%)
1细辛42 41.58426.73
2甘草36 35.647812.50
3川芎34 33.66112 17.95
4白芷23 22.77135 21.63
5防风22 21.78157 25.16
6黄芩17 16.83174 27.88
7辛夷17 16.83191 30.61
8羌活1615.84 207 33.17
9桔梗1615.84 223 35.74
10 紫苏1413.86 237 37.98
11 当归1413.86 251 40.22
12 人参141 3.86 265 42.47
13 附子1312.87 27844.55
14 干姜1211.88 29046.47
15 肉桂1211.88 30248.40
16 薄荷1211.88 31450.32
17 木通1110.89 32552.08
18 茯苓1110.89 33653.85
2.3 治疗AR方剂药物配伍组合规律分析
常用药对频数由高到低排列为:细辛、白芷(22),甘草、防风(18)。川芎、白芷(14).甘草,紫苏(13),甘草、羌活(13)。细辛、白芷(13),细辛、附子(12).甘草、桔梗(12).甘草、黄芩(12),甘草、白芷(12)。常用三味中药集合频数由高到低排列为:川芎、白芷,细辛(11),白芷、羌活、防风(9).甘草、羌活、防风(9),甘草,白芷、防风(9),川芎、白芷,甘草(8),防风,川芎、甘草(8).细辛、川芎、甘草(8)。升麻,羌活、甘草(8)。防风、紫苏、甘草(8),白芷,羌活、甘草(8),当归。白芷、川芎(8)。常用四味中药集合频数的构成情况为:当归、白芷、川芎与细辛(7,占总处方数的6.93%),防风、白芷、川芎与细辛(6,占总处方总数的5.94%),甘草、白芷,川芎与细辛(6,占总处方总数的5.94%)。
2.4 治疗AR方剂药物之间关联分析
采用关联分析中的Apriori算法挖掘处方中药物之间的配伍及关联关系,结果见表2,从关联关系的研究可以看出,在治疗AR的方剂中,紫苏常配甘草,附子常配细辛,而白芷、细辛常配川芎,羌活、防风常配白芷。
表2 治疗AR方剂药物之间的关联关系
(支持度≥10%, 置信度≥70%)
编号前项后项支持度(%)置信度(%)
1 紫苏甘草13.86 92.86
2 附子细辛12.87 92.31
3 木通细辛10.89 90.91
单 4 防风甘草21.78 81.82
味 5 人参甘草13.86 78.57
与 6 桔梗甘草15.84 75.00
单 7 肉桂细辛11.88 75.00
味 8 木通川芎10,89 72.73
药 9 茯苓细辛10.89 72.73
10 羌活甘草17.82 72.22
11 黄芩甘草16.83 70.59
1白芷,细辛 川芎12.87 84.62
药 2羌活,防风 白芷10.89 81.82
对 3白芷,防风 羌活10.89 81.82
与 4羌活,防风 甘草10.89 81.82
单 5白芷.防风 甘草10.89 81.82
味 6白芷,川芎 细辛13.86 78.57
药 7白芷,甘草 防风11.88 75.00
2011-03-24 12:44 3楼
3 讨论
现代医学针对AR由变应原所引起的变态反应这一发病机制,多采用糖皮质激素与抗组胺药物进行治疗,但多只能缓解症状,不能预防其复发,而且副作用比较多。中医药尤其是复方在治疗AR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但在临床治疗上,由于大多医家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认识存在差异,导致治疗原则难以统一,用药思路也各不相同。本研究结果发现:①从组成药味数来看,用于治疗AR的中药方中药味数均较少.10味以下的占75%以上,而且以用味辛质轻气薄之品的出现频数最高,这种用药特点与中医理论认为鼻属上焦,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的原则吻合,提示治疗AR时用药味数不能太多,最好选用味辛质轻气薄之品如细辛等。②从高频药物的药性来看,温性药多见,既有驱散外寒如细辛、白芷之类,又有温里散寒如附子,说明古代医家认为本病与风寒之邪关系密切,另外高频药物中还出现少数补中益气之品如人参等,这与中医“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认识有关系.而从现代研究来看,补气药多有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药理作用,可以改善人体的过敏体质;在高频药物中还有一味紫苏,国外研究人员发现,富含迷迭香酸的紫苏提取物,可抑制小鼠过敏性免疫球蛋白反应和由多形核白细胞引起的炎症,临床研究结果也证实紫苏提取物能有效改善轻度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这为紫苏常出现在治疗AR的方剂中提供了科学依据。③从药物配伍规律来看,治疗AR的常用药对有细辛、川芎,甘草、防风等,其中细辛功于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川芎具有活血行气、祛风止痛之功效.被誉为“血中气药”,两者是中医常用的药对.都富含挥发油,配伍应用可解决“鼻鼽”气机郁滞、经络受阻不通的问题.是治疗AR方剂的重要成分。
从以上研究结果及分析来看,前人治疗AR是恪守中医传统理论,认为鼻为肺之窍,其发病内因多以肺脾肾三脏虚损为主,与个人禀赋体质有关;外因多为风寒异气之邪侵袭鼻窍而致,治疗上多用轻宣之剂,内外兼顾,标本兼治,用药精当,从现代药理研究来看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本研究能为中医药临床治疗AR处方选药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2012-10-01 13:28 4楼
感谢!!!!!!!!!!!!!!!
2012-10-01 21:30 5楼
楼主辛苦,谢谢分享。
⬅ 怎样分型辨治颈椎病 老茶馆 处方定药要在指头未离开脉时决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