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硕士、博士为何不如中小学文化“老头”续

2009-04-17 14:57 楼主
中医硕士、博士为何不如中小学文化“老头”?
大道之简“一条枪”是中医立足生存必要条件




四、中工(大医)一条枪治人,谋全局利益力挽狂澜

所谓“中工治人”,此当年祝味菊言:“症候乃局部疾病之表现(治病),体气乃整个人体之能力(治人),然终是两事,不可合并而谈也。夫症候为诊断上之参考资料,体气为用药上之进退准绳。熟悉症候即可知疾病之所在;了解体力,允可收翊赞之功能。”“其实“一切分类方法都是人为之假定,因症立方,非不简易,然而印定人目,反多机械是非。须知症候之显露,并非疾病之本身,乃是疾病之表现。症候之表现矛盾错综,每因病原不同、人体不同,而随时变更其表现之用意。吾人不当自颅至踵,分别各个部位之症候,以为研究之单位,更不当舍本逐末,致力于症候之消除。吾人须当把握整体,认识全人,以求矛盾之统一。得其真则触类旁通,一切治疗原则均可迎刃而解,固不必拘束于一症一药之间也。”倘若“临证不辨人病之分,用药不识四性之要,惟知对症下药,逐症论方,愈不知其所以愈,死不知其所以亡,穷年兀兀,至道无闻,此医门之撼事也。”即在知病识病的基础上把握全局(知进退),甚至在必要的时候,为了整体全局不得不放弃和牺牲局部利益。好比列宁为了新生苏维埃政权的巩固不得不签订屈辱的割让土地条约,常常是在关键危难时刻,用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全局生存力挽狂澜的倾力一搏,有时甚至是孤注一掷‘死马当作活马医’没得选择的办法。面对你死我活‘政治斗争’生死危难之际,囿于局部症候得失之战术性小胜又何济于事?因而,中工(大医)治人常不拘一格,不囿于所谓的辩症辨病规矩,不按常规出牌而独辟蹊径,甚至往往必须力排众议与常规辩症辨病战术方法背道而行,打拼的乃是谋全局战略战役的出奇制胜,故常常必须是凶狠霸道、力挽千钧的致命一击。

纵观中医史,大凡号大医(国手)者,皆是在千钧一发之际,反常规、排众议、用凶狠,救人于危难而活人性命者,(试想:倘若囿于常规,从标准化操作可行,岂不人人都成良医圣手,何来大医国手?)自张仲景创《伤寒》六经辩证以来,从金元四大家到明清各派各家,从上世纪初火神一派郑钦安、吴佩衡、祝味菊到后来的范中林、唐步祺、今天四川卢崇汉、山西被邓铁涛誉之为“中医脊梁”的李可、美国擅治癌症痼疾的倪海厦…皆倡导“难症痼疾,师法仲景,明辩阴阳”,援用仲景一条枪各家虽有侧重(难症痼疾临危重症各家大多宗仲景少阴厥阴加减变化练就自己一条枪),但皆认为“仲景方能疗大病、救急痛、愈痼疾”,是攻克疑难大症重症的灵丹妙药,也是破解当今世界性医学难题的一把金钥匙(一条枪)。


一本《伤寒》“历代医家尊此为经,奉为圭臬,含英咀华,吸精吮露,……号名医(大医、国手)者,皆出于此。”关键就在于其六经辩证方法本就是中工(大医)治人之经纬。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火神祝味菊面对当年辣手的流行伤寒病、沪上众多名医习惯囿于‘病、症、证’虽知病、识病、且能料病变化,却不能救人性命之状况,将《伤寒》辩证概括为:“六经辩证不出五种阶段,太阳之为病,正气因受邪激而开始合度之抵抗也;阳明之为病,元气偾张,机能旺盛,而抵抗太过也;少阳之为病,抗能时断时继,病机屡进屡退,抵抗之力未能长相继也;太阴、少阴之为病,正气懦怯,全体或局部之抵抗不足也;厥阴之为病,正邪相争,存亡危急之秋,体工最后之反抗也。”以此治人救人经纬纲领“明白症候产生的动机,澈悟症候发生的原理,则邪正分明,顺逆之势,昭然若揭。”由此治人救人,其治伤寒病的疗效医界叹服,其学术思想犹如流星般地划破了当年沉闷衰落的中医夜空,此即是祝先生(祝附子)《伤寒》一条枪旨在提高人体自然疗能的一贯之道,也是他认为的“中医精髓之所寄”。因此实质上“辨证施治的核心本质就是辨人治人,辨疾病过程周期中的体质变化而治疗”,实非当今中医常常囿于早年日本汤本求真《皇汉医学》提出的‘方证对应’。

又因为千钧一发之际容不得半分优柔寡断,当机立断者简易为上,因此各家又把仲景少阴厥阴诸方演化为自家熟练使用的一条枪,临症单凭辨阴阳即能灵活运用。故高手一条枪,大道至简,打拼的只阴阳两字而已。此当年火神派宗师郑钦安言:“万病不出阴阳两字。病情变化非一端能尽,万变万化,不越阴阳两法。”“认证只分阴阳,功夫全在阴阳上打算……务将内外病形阴阳实据熟悉胸中,方不致误人性命”(郑钦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当今火神传人广西中医学院教授刘力红指点迷津:“诸位要是信得过,且听我一句话,那就是抱定这个阴阳,朝于斯,夕于斯,流离于斯,颠沛于斯。果能如此,不出数年,保管大家在中医上有一个境界,也保管大家能够真正列入仲景门墙。”然而“医学一途,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症。亦不难于识症,难于识阴阳。”“阴虚与阳虚,俱有相似处,学者每多不识,以致杀人。”临危处症,千钧一发,胸中若无大道至简‘阴阳实据’一条枪,何来过人之胆识?

故而,大凡中医大医国手者多重视‘中工治人’,而旨在明辨‘阴阳实据’一条枪的中工治人,又多出大医国手。如已故一代中医大师,原北京中医学院院长蒲辅周教授,在其功成名就时,再专事闭关两年研习经方,其伤寒温病造诣医界叹服,尚谦称自己只是“明辨阴阳、临症察机,使药以和”谋全局利益的中工,对于经方之使用,其淳淳教导后学,临症尤需“明辨阴阳,了敌先机,把握传变规律”。而知传变者焉能不知整体,知整体者方能游刃于局部,整体系统思想原本就是辩证施治之魂,明此者医道方能倍进。是故古人云:“用药如用兵之诡道,不明整体(六经辩证)犹如不明势阵之变化,不知势阵之变化,何以运筹帷幄 ,决胜千里。”故号中医者实辨人治人谋整体全局利益的中工之医,此“中医”名称的又一缘由。

然而,力排众议与常规方法背道而行,凶狠霸道牺牲局部利益换取全局生存、力挽狂澜的倾力一搏,虽易扬名立威、天下尊崇,时有大医国手之美誉,但风险与之同在,吃不了兜着走也经常发生。为此《黄帝内经》方全称作“禁方”,药全称作“毒药”以免妄用误传;《难经》有六不治;张仲景示人以规矩准绳、灵活运用之巧只言“思之过半”;孙思邈言“大医精诚”大医者不仅医术精湛,而且还得具无私之医德(不可谋利);此古人言:“学不贯古今,识不通天人,才不近仙,心不近佛者,宁耕田织布取衣食耳!断不可作医误世。”当年火神宗师郑钦安谆谆告诫后辈:“脱绝之征,法在难治,旦夕死亡之征,缓则不救,十中仅得一二。非至友亲朋不可冒然,实在推脱不去,必告以凶险,得其诺,方回阳收纳为要。”;今天美国倪海厦治癌有十不治,归为一条,公允度不够不治;国内中医泰斗邓铁涛教育后来:“为天地立心、为生命立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但是现实是:市场经济熙熙攘攘皆为一个‘利’字,当今大量身跨中西两技的硕士博士--高智商中医深知西式思维指导下“不按标准方案即是医疗事故”评判标准的厉害,临危处症明哲保身,放弃中医求助于西医做有公允度的事情,关键时候用西医也就是最名正言顺的聪明之举了,也许只有那些只会如此几招的老中医或江湖游击队才会一条道上走到黑。因为倘若力排众议、孤注一掷,万一出了事,医生准吃不了兜着走。因此自然可以想象何以那些截断扭转、雷霆万钧、凶险万分的经方(一条枪)就是会用、能用也不见使用了。除了少数专项研究以外,谁又吃了豹子胆去惹这样的麻烦!久而久之也就有可能失传不会用了。反之西医则不同,西医治疗抢救有标准方案,就是错了也有标准方案顶,照样收钱不误。为此上海某三级甲等中医医院领军人物(硕士、博士生导师)行文呼吁当前中医事业发展最为迫切的、直接关系到中医生存发展的大事是:必须尽快制定一套临床中医的标准化规范操作方案,以解广大中医后顾之忧,据说此议已引起了中医界不小的震动和共鸣。但遗憾的是,既为中医又何以标准规范呢?即使能够标准化也顶多只是一下工而已!所以汉唐医学倪海厦批评大陆中医总在关键时候把病人推给西医,中医不相信自己,来个西医为主,中医为辅;否定中医之流批评中医总是找现代西医治不了、讲不清的空子钻。设身处地的想想,也实在是情有可原。

因为缺乏权威部门的“科学”认可,缺乏“法律”保护,经方一条枪不能大医精诚为生命立命,今天就算有胆有识者愿意承当,还得看你头上的帽子是否能够担当得起?90年代被人吹嘘成神医的胡万林曾言:“一个好医生必须把脑袋攒在裤腰上为病人看病(担风险)。”笔者戏言:“懂中医、会中医的太多,而如此敢担当者一百年才出一个,因为一百年才有一个死囚犯身份的名医。”结果尽管不怕担当,只因触犯法律禁区,锒铛入狱仍然在所难免。固然,诚如当今中医泰斗邓铁涛先生所言:“失去中医急救阵地是中医界的耻辱!”然而要夺回中医急救阵地恐怕还需加以时日,并非一法、一技、一派之所能也!

五、上工(圣贤)一条枪治国,谋大道无痕无为无不为

如果说‘下工(医匠、医生、医师)治病’针对病症好比局部战斗或动用警察部队,“驱邪如逐寇盗必极攻而尽剿”,此以暴抗暴截断之法‘两军相逢勇者胜’需骁勇一条枪百夫长千夫长将军主之;‘中工(大医)治人’针对体能好比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篡谋全局动一发而牵全身”,此千钧之际扭转之法‘枪杆子里出政权’需老谋深算的帝王之道主之;两者皆是针对战争时期敌我矛盾的‘乱世用重典’霸道之为。那么‘上工(圣贤)治国’针对环境则好比经济建设和体制改革,“谋治国安邦、中和位育”,故必从容有度、有序、运筹帷幄,讲究策略,切忌急攻近利,药石乱投伐害正气,需善于协调关系的宰相主之;有谓“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乱”,未病未乱者显然也不是乱世,何须霸道?实乃针对和平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盛世用德仁,协调安抚’的王道之为。霸道者立足于敌,重在以暴抗暴,治已病已乱,常依靠实力胜出;王道者立足于民,重在协调安抚,治未病未乱,常以德仁胜出。
《吕氏春秋》言:“夫治身之道与治国之道一理之术也。”后人言:“用药如用兵,善用则攻即是补,不善用则补亦杀人;”此治病者确然,治身者非确然。《道德经》言:“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有道者不处。君子剧者贵左,有兵则贵右。不得已而用之,恬淡不上,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夫乐杀人者则不可以得志于天下矣”。故而“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翻译成现代的意思是:治理国家,以暴制暴的武力(军队、警察、监狱)是乱世之象征,并非好的治国方法,一个有作为的领导者应该懂得趋避。治理国家得人心为上,用武力者属下乘,不得已没有办法使用武力,不懂得用德仁协调安抚的和平手段治理国家,即使解决了问题也已经落于下乘,没有什么可值得骄傲的了。而喜欢使用武力压服者就好象喜欢打仗杀人一样愚蠢(把老百姓当作敌人,阶级斗争天天讲月月讲,结果惨不忍睹),喜欢依靠武力解决问题的领导人是不可能得到天下归心-老百姓的拥戴的。所以,一个好的领导人应该懂得用公正的态度-德仁协调安抚治理国家,以出奇制胜的方法少用武力,以无为而治感化教育管理天下。同理,‘上医治国’“上工治未病”“上工治未乱”对于养生保健、健康管理以及今天的大量亚健康、系统性功能性慢性病……同样讲究少用有毒有害的药物武力压服【霸道】,多用绿色自然疗法德仁协调安抚【王道】。


所谓“王道”者黄老“无为而治”之术,无为并非不为,而是作为在无为之中达到无不为之目的。此《道德经》言:“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无为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意思是:领导人必须懂得约束自己的主观意志,治国应以老百姓(公共利益)为出发点,好的领导方法常常看不见领导人的突出行为举动表现,领导人应该学会把管理原则熔融于老百姓自觉的行为准则(顺势而为),因此看上去好像领导人没有什么作为,却因顺势而为谋求最大和谐,实际上已经解决了大多数问题(会抓老鼠猫不响),取得了很大的成效。所以领导得当常常无事(没有突出矛盾),反之倘若诸事凸显,忙的焦头烂额则只能说明领导失当,领导者缺乏领导能力。举个例子,某单位的有个技术不错的维护电工平时闲得发慌,上班不是喝茶睡觉就是串门唠嗑,时间一久自然引起领导不满,换了一个整天忙的不可开交的勤劳电工,结果直至整个单位为用电事宜怨声载道,领导才刚刚发现前一电工的好处为之已晚。此老百姓戏言:“毒品越抓越多,腐败越反越贪,那一天国家领导人亲自登上缉私艇抓走私,走私已不成样子。”重温当年毛泽东的警言:“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万万不可粗心大意。”“政策制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历代统治者都非常清楚:治国要领核心关键在于建立一张良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网,有了良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整个国家机器健康运作,社会自然和谐,小修小补何须领导人每每事必躬亲、事事消防龙头救火车?用当代前卫科学自组织协同理论(系统和谐观)看经济改革,网上专家评点:“假如没有良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任何一种单项的改革推进都将是极其危险的,不管这种单项的改革从道义上看有多么重要,从理论上讲有多么完美。因为单项改革的示范会对已经开放的市场和价值观形成一种危险的诱导,而在体系尚不健全的时候,市场却已经开放的情况下,这种诱导就会像一种潮流瞬间冲破社会脆弱的防护体系,造成社会动荡的加剧。”


同理,治病倘若缺乏良好体质环境,缺乏一张良好的人体“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网,‘灵丹妙药’常常何奈;反之,有了良好的体质环境,又何须担心缺乏自愈能力?当代中医研究已经认识,《黄帝内经》追求的“阴平阳秘”远非物质填平补齐,也不只限于‘缺啥补啥’,而重在人体自组演化调节功能的贡献度、生态共演的纠正度,即人体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体质修复的系统和谐。因此如何有效提高人体“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的工作效率,保持恢复人体的自和能力、自愈能力(自组织的系统和谐)乃是人体“改革开放”通往《黄帝内经》“阴平阳秘”“阴阳和、百病消”“上工治未病”的康庄大道!

然而,这张良好的社会公共管理体系网决非仅靠权力、法律或依靠以暴制暴的【霸道】所能够建立的,它必须有赖于建立在信任、信誉基础上的长期滴水穿石般的爱心输出感化-即德仁安抚之【王道】。即所谓“以正治国,以无事取天下”以无为而治感化教育管理天下。倘若离开了德仁,崇尚于权力法规管理国家,那么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在百家讲台言:“失去道德的制约,任何高科技、法律、法规都有可能成为利益和荒唐的帮凶。”此话并非虚言(不作展开)。现代商战人们都知道建立在商业信誉基础上的品牌效应决不是能够依靠权力金钱一夜之间建立的,必须通过长期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夹带着大量文化理念渗入的爱心输出【德仁】,产生熔融于百姓生活的社会效应而形成。生意做到一定份上,关系、信誉等无形资产尤重于经济实力。此老百姓言:“做生意首先是做人,做人好、关系好、信誉好、自然生意好。”反之太急功近利直奔赚钱之主题,常常是做生意之败笔。


同理,‘乱世用霸道,盛世用王道’治病治人用霸道,治国养生用王道。中医养生保健本是盛世王道之为,贵在和谐平稳、大道无痕、无为无不为;重在采用怀柔政策、将食疗、气疗、理疗……诸多绿色保健方法(上工一条枪)熔融于日常生活,持之以恒疏理环境、修复人体“社会公共管理体系”;通过功能调节而有利于结构的自我修复,从而保持恢复人体的自和能力、自愈能力(自组织的系统和谐),自能有望步入《黄帝内经》“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阴阳和,百病消”之上工境界。此清吴鞠通《温病条辩》言:“坐镇从容,神机默运,无功可言,无德可见,而人登寿域。”反观当今面上养生保健诸多急功近利着眼于局部结构、指标修复,搞霸道凶狠的降脂减肥、突击进补、提高免疫等等,显然均有悖于《黄帝内经》“上工治国”“上工治未病”之精神,实不察中医‘上工治国’贵在大道无为、大道无痕之神髓。

电视上讲扁鹊的故事:扁鹊兄弟三人皆从医,老三开个医馆,门庭若市,家境盈实;扁鹊身背医囊,游侠江湖,饥饱参半;老大种草挖药,隐身农桑,无意医为业。世人皆以为医道门庭若市者为高,扁鹊不以为然,扁鹊评价:老三虽远近闻名门庭若市,但所治多常病已病诚为下工;自己游走江湖,所治多急病难病,救人性命于千钧之机,虽十中五六,易天下扬名,可为中工;老大隐身农桑,常以无为治未病,消人病灾于大道无痕,且无以为报。非圣贤上工何以为?此老子曰:“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世人只知以看得见的物或技谋取利益,却不知真正的有用是背后看不见的理。历代社会理不赚钱技赚钱,虽然常常正确的观念思路(复杂思维)指导下的简单方法远比简单思维指导下的复杂方法来得有效得多,但是观念思路不赚钱,简单方法少赚钱,复杂方法赚大钱,这是常态。上工治国将技(一条枪)隐于无为,所用方法皆寻常百姓生活之常见,故大多无从牟利,人皆有私,非圣贤何以为之?因为上工方法不赚钱,世人常常把上工治国(修复环境)之技加工包装成专治某病的“灵丹妙药”,结果虽也有中有不中(系统调理过程中的衍生功能),尽管上工神髓尽失,但就市场而言却不失为是一种牟利的好方法。由是世人争相效仿,从古到今以医获利者鲜有脱此,久而久之人皆以为自是应该如此,真正的上工(圣贤)反而不被理解,何以为?

笔者不才,虽略知上工之真谛,却无上工之胸襟,今此特效上工之方法,将无为变成略为,将无痕变成一条枪,一条简单易行的方便之枪,使“无之以为用”变成“有之以为用”,仍不失上工治国---重在建设修复人体社会公共管理体系之真谛,欲以此效力社会、服务社会,让更多需要上工方法者,借此了解上工方法,明白上工方法,得益于上工方法。但愿由此让中医上工方法重见天日,渐入人心!虽不敢说拨乱反正,却无疑将冲击面上诸多中西医沉疴。在博大精深的中医海洋里增添一朵值得玩味的浪花,返璞归真把中医上工方法重新返归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让更多的人借此叩开渐已锁闭、或为古董封藏、或为少数人特权的中医大门,也不失为是对社会和当今政府提倡的“中医治未病”工程做了一件好事!!

上工一条枪参见:养生排毒茶当今现实意义与现代原理说明

[阅读:] [回帖] [编辑] [删除] [举报]
2009-04-17 17:14 2楼
有道理。
⬅ 中医硕士、博士为何不如中小学文化“老头”? 老茶馆 号脉的秘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