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04味药材
🌿南瓜蒂
  • 为葫芦科植物南瓜的瓜蒂。秋季采老熟的南瓜,切取瓜蒂,晒干。
  • 治痈疡,疔疮,烫伤。①《安徽药材》:"焙末用麻油调涂,治疔疮、背疽。"②《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排痰、安胎。"
  •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麻勃 ➡ (麻蕡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大麻的幼嫩果穗。
  • 祛风,止痛,镇痉。治痛风,痹证,癫狂,失眠,咳喘。①《本经》:"主五劳七伤,利五脏,下血寒气。"②《别录》:"破积,止痹,散脓。"③《本经逢原》:"治身中伏风;同优钵罗花为麻药,砭痈肿不知痛。"④《医林纂要》:"和胃,润命门,祛风,利大肠,破瘀,通乳,下胎。"⑤《药物图考》:"主贫血干嗽,安抚神经,止抽搐,痛风,痹症,安眠,调经破瘀,子宫不复原,卵腺痛,癫狂,花痴,肤痒。"⑥李承祜《生药学》:"治躁狂,癔病,痉挛性咳嗽,喘息,神经痛。"
  • 其他部位
🌿聒聒儿 ➡ (蝈蝈的别名)
  • 昆虫纲直翅目螽斯科 Gampsocleis buergeri;G. inflata Ur.; G. gratiosa infuscata Ur.;G. sinensis Walker,以雄虫全体入药。捕捉后用白酒喷死,即时晒干或烘干备用。
  • 解毒,行水,止痛。主治中耳炎,水肿及腰腿疼痛。
  • 其他部位
🌿董拉把 ➡ (米饭花的别名)
  • 杜鹃花科米饭花Vaccinium sprengelii (Don)Sleumer,以果入药。
  • 消肿。治全身浮肿。
  • 其他部位
🌿灰鼠蛇 ➡ (黄梢蛇的别名)
  • 有鳞目游蛇科灰鼠蛇Ptyas korros (Schlegel),以除去内脏的全体入药。
  • 治风湿关节痛。
  •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龟甲胶 ➡ (龟胶的别名)
  • 爬行纲龟鳖目龟科金龟Geoclemys reevesii (Gray);黄喉水龟Clemmys mutica (Cantor),由腹甲熬制成的胶。
  • 养阴补肾,潜阳止血。主治年老衰弱,肾虚腰痛及男女贫血等症。
  • 其他部位
🌿雁肉
  • 雁行目鸭科鸿雁Anser cygnoides (L.),以肉入药。
  • 壮筋骨。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蜂肠 ➡ (露蜂房的别名)
  • 为胡蜂科昆虫大黄蜂或同属近缘昆虫的巢。全年可采,但以冬季为多。采得后,晒干或略蒸后除去死蜂死蛹后再晒干。
  • 祛风,攻毒,杀虫。治惊痫,风痹,瘾疹瘙痒,乳痈,疔毒,瘰疬,痔漏,风火牙痛,头癣,蜂螫肿疼。①《本经》:"主惊痫瘈疭,寒热邪气,癫疾,肠痔。"②《别录》:"疗蜂毒,毒肿。"③《唐本草》:"灰之,酒服,主阴痿;水煮洗狐尿刺疮;服之疗上气,赤白痢,遗尿失禁、"④《日华子本草》:"治牙齿疼,痢疾,乳痈;蜂叮,恶疮,即煎洗。"⑤《本草汇言》:"驱风攻毒,散疔肿恶毒。"⑥《本草述》:"治积痰久嗽,风惊颤掉,神昏错乱。"
  •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莎木面
  • 为棕榈科植物西谷椰子的木髓部提出的淀粉。
  • 温中健脾。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①《本草拾遗》:"温补。"②《海药本草》:"主补虚冷,消食。"③《柑园小识》:"健脾运胃,久病虚乏者,煮粥食最宜。"
  • 其他部位
🌿桑蛾 ➡ (桑耳的别名)
  • 为寄生于桑树上的木耳。
  • 治肠风,痔血,衄血,崩漏,带下,妇人心腹痛。①《本经》:"黑者主女子漏下赤白汁,血病,症瘕积聚,阴痛,阴阳寒热,无子。"②《别录》:"疗月水不调,其黄熟陈白者止久泄,益气不饥。其金色者治癖饮,积聚腹痛,金疮。"③《药性论》:"能治风,破血,益力。"④《日华子本草》:"止肠风泻血,妇人心腹痛。"
  •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鬼菌 ➡ (鬼盖的别名)
  • 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治小儿痫病,疔肿,恶疮。①《别录》:"主小儿寒热痫。"②《本草拾遗》:"和醋敷肿毒,恶疮。"③《纲目》:"烧灰治疔肿,以针刺酿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 心经 其他部位
🌿木菠萝
  • 桑科木菠萝Artocarpus heterophyllus Lam.,以树液、果仁入药。
  • 树液:散结消肿,止痛。主治疮疖红肿,急性淋巴结炎,湿疹。用树液涂患处。果仁:滋养益气,生津止渴,通乳。主治产后乳少或乳汁不通,脾胃虚弱。2~4两,炖肉服或水煎服。
  • 其他部位
🌿江门白菜 ➡ (菘菜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青菜的幼株。
  • 解热除烦,通利肠胃。治肺热咳嗽,便秘,丹毒,漆疮。①《别录》:"主通利肠胃,除胸中烦,解酒渴。"②崔禹锡《食经》:"和中。"③《食疗本草》:"治消渴,又消食,亦少下气。"④《四声本草》:"治瘴气,止热气嗽。"⑤《滇南本草》:"主消痰,止咳嗽,利小便,清肺热。"
  • 胃经 其他部位
🌿米饭花
  • 杜鹃花科米饭花Vaccinium sprengelii (Don)Sleumer,以果入药。
  • 消肿。治全身浮肿。
  • 其他部位
🌿高梁泡叶
  • 药材基源:
  • 清热凉血;解毒疗疮。主感冒发热;咳血;便血;崩漏;创伤出血;瘰疬溃烂;皮肤糜烂;黄水疮
  •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蔷薇花露 ➡ (蔷薇露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花的蒸馏液。
  • ①《群芳谱》:"能疗人心疾。"②《纲目拾遗》:"温中达表,解散风邪。""散胸膈郁气。"③《现代实用中药》:"治口疮及消渴。"
  • 心经 脾经 其他部位
🌿鬼盖
  • 为鬼伞科植物墨汁鬼伞或粪鬼伞的子实体。
  • 治小儿痫病,疔肿,恶疮。①《别录》:"主小儿寒热痫。"②《本草拾遗》:"和醋敷肿毒,恶疮。"③《纲目》:"烧灰治疔肿,以针刺酿四边,纳灰入内,经宿出根。"
  • 心经 其他部位
🌿花奴玉蒸 ➡ (木槿的别名)
  • 1、赤白逅眄。用槿皮二两,切细,用白酒一碗半,煎成一碗,空心服。2、头面钱癣。用槿树皮研为末,醋调匀,隔水煮成膏敷涂患处。3、牛皮癣。用川槿皮一两、大风子仁十五个、半夏五钱(锉细),放在水二碗中浸露七宿,取出加轻粉少许,共研为末涂癣。有臭流出即愈。4、痔疮肿痛。用木槿皮或叶煎汤先熏后洗。5、大肠脱肛。用木槿根煎汤,先熏洗后,以白矾、五倍子调敷。6、噤口痢。用红木槿花,去蒂,阴干为末,煎面饼二个,蘸末吃下。7、风痰逆。用木槿花晒干,焙过,研为末。每服一、二匙,空心服,开水送下。白花更好。8、黄水脓疮。用木槿子烧存性,调猪骨髓涂搽。
  • 其他部位
🌿团螵蛸 ➡ (桑螵蛸的别名)
  • 本品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 、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 (Serville)的干燥卵鞘。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团螵蛸”、“长螵蛸”及“黑螵蛸”。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干燥。
  • 益肾固精,缩尿,止浊。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小便白浊。
  •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红琥珀 ➡ (琥珀的别名)
  • 本品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 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