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91味药材
🌿乌鲩 ➡ (青鱼的别名)
  • 鲤形目鲤科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 (Rich.),以胆囊入药。
  • 主治目赤肿痛及喉痹,扁桃体炎,并除恶疮白秃。
  •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干饼药 ➡ (石碱的别名)
  • 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
  • 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①《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②《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苦葵鸦葱 ➡ (叉枝鸦葱的别名)
  • 菊科叉枝鸦葱Scorzonera divaricata Turcz.,以鲜植物汁液入药。
  • 消肿散结。主治瘊子。
  • 其他部位
🌿水牛角浓缩粉
  • 本品为水牛角的半浓缩粉。
  • 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用于温病高热,神昏谵语,发斑发疹,吐血衄血,惊风,癫狂。
  • 心经 肝经 其他部位
🌿灰碱 ➡ (石碱的别名)
  • 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
  • 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①《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②《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丝瓜蒂
  • 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瓜蒂。夏、秋季采取。
  • ①《学圃杂疏》:"治小儿痘。"②《本草求原》:"丝瓜蒂同金针菜治一切咽喉肿痛。"
  • 其他部位
🌿托奥罗依 ➡ (胡杨的别名)
  • 杨柳科杨属植物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Schrenk.以树脂、叶、根、花等入药。树脂春季收集;根四季可采;叶夏秋采集;花序4月采。
  • 树脂:清热解毒,制酸止痛。用于咽喉肿痛,牙痛,淋巴结结核,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痛,胃酸过多;外用治中耳炎,痔疮。根:驱虫。叶:平肝。用于高血压病。花序:止血。外用止血。
  • 根茎 其他部位
🌿铁色草 ➡ (夏枯草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夏枯草Prunella vulgaris L. 的干燥果穗。夏季果穗呈棕红色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清火,明目,散结,消肿。用于目赤肿痛,目珠夜痛,头痛眩晕,瘰疬,瘿瘤,乳痈肿痛;甲状腺肿大,淋巴结结核,乳腺增生,高血压。
  • 肝经 胆经 其他部位
🌿葛勒蔓 ➡ (律草的别名)
  • 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方同上。4、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5、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邮痰涎为愈。6、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
  • 其他部位
🌿石碱
  • 为从蒿、蓼等草灰中提取之碱汁,和以面粉,经加工而成的固体。
  • 软坚,消积,化痪,去翳。治积块,噎膈反胃,目翳,疣赘。①《本草衍义补遗》:"去湿热,消痰,磨积块。"②《纲目》:"杀齿虫,去目翳,治噎膈反胃。同石灰烂肌肉、溃痈疽瘰疬,去瘀血,点痣黡疣赘痔核。"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苦竹笋
  • 为禾本科植物苦竹的苗。
  • 清热,除湿,利水,明目。治消渴,面目黄,脚气。①《本草拾遗》:"主不睡,去面目并舌上热黄,消渴,明目,解酒毒,除热气,健人。"②《食疗本草》:"主逆气。"③《食医心镜》:"理心烦闷,益气力,止渴,主消渴,利水道,下气,理风热,脚气,蒸煮食之。"④汪颖《食物木草》:"治出汗,中风失音。"⑤《纲目》:"干者烧研入盐,擦牙疳。"
  • 其他部位
🌿芦尖 ➡ (芦笋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芦苇的嫩苗。春、夏挖取。
  • 治热病口渴,淋病,小便不利。①《日用本草》:"治膈寒客热;止渴,利小便,解诸鱼之毒。"②《纲目》:"解诸肉毒。"③《玉楸药解》:"清肺止渴,利水通淋。"
  • 其他部位
🌿二轮蒿 ➡ (松毛火绒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松毛火绒草的幼苗。
  • 清热解毒;活血祛瘀。主痈疽疮疡;跌打损伤;虫蛇咬伤
  • 其他部位
🌿律草
  • 1、小便石淋。取律草根汁一升饮服,石当出,不出再服。2、小便膏淋。取律草根生汁三升、醋二合,混匀一次服下。3、尿血。治方同上。4、久痢。用律草研为末,装管中吹入肛门。数次后即见效。5、疟疾。用律草末、常山末等分,以淡浆水两碗,泡药露一夜,五更时煎成一碗,分二次服。以吐邮痰涎为愈。6、遍体癞疮。用律草煎成浓汤洗澡。
  • 其他部位
🌿白暨豚
  • 药材基源:为淡水豚科白暨豚的脂肪。
  • 镇咳;清热解毒。主咳嗽;烧、烫伤等症
  • 心经 肺经 其他部位
🌿谷虫 ➡ (五谷虫的别名)
  • 为丽蝇科昆虫大头金蝇或其它近缘昆虫的干燥幼虫。7~9月间收集,装入布袋,在流水中反复漂洗,使虫体内容物排除尽净,然后晒干。
  • 清热,消滞。治疳积腹胀,疳疮。①《本草蒙筌》:"治小儿疳胀。"②《纲目》:"治小儿诸疳积、疳疮,热病谵妄,毒痢作吐。"③《医林纂要》:"健脾化食,去热消疳。"④《本草求原》:"治臁烂。"
  • 胃经 脾经 其他部位
🌿落地蜈蚣 ➡ (翻天红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花葶苔草的草。
  • 清热解毒;活血散瘀。主急性胃肠炎;跌打损伤;瘀血作痛;腰肌劳损
  • 其他部位
🌿牡荆
  • 1、白带下。用牡荆子炒焦为末,饮服。2、小肠疝气。用牡荆子半升,炒熟,加酒一碗,煎开,乘热饮服。甚效。3、湿痰白浊。用牡荆子炒为末,每服三钱,酒送下。4、耳聋。用牡荆子泡酒常饮。叶:1、九窍出血。用荆叶捣汁,酒调服二合。2、小便尿血。治方同上。3、腰脚风湿。用荆叶煮水,熏蒸病人,以汗出为度。根:各各上风疾。用七叶黄荆根皮、五加根皮、接骨草,等分煎汤,每日饮服适量。茎:灼疮发热,风牙痛。青盲内障。荆沥:1、中风口噤。服荆沥,每次一升。2、头风头痛。用日取荆沥饮服。3、喉痹疮肿。取荆沥细细咽服。或以荆一把,水煎服。4、心虚惊悸,形容枯瘦。用荆沥二升,火上煎成一升六合,分四次服,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5、赤白痢。久不愈。用荆沥饮服,每日五合。6、疮癣。用荆沥涂搽。
  • 其他部位
🌿小松柏 ➡ (土马鬃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金发藓科植物金发藓的植物体。
  • 滋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骨蒸;潮热盗汗;肺痨咳嗽;血热吐血;衄血;咯血;便血;崩漏;二便不通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多毛隐翅虫 ➡ (花蚁虫的别名)
  • 昆虫纲鞘翅目隐翅目科多毛隐翅虫Paederus densipennis Bernh.,以全虫入药。
  • 解毒,杀虫,止痒。主治神经性皮炎,癣疮。
  • 心经 肺经 其他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