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478味药材
🌿映山红 ➡ (龙船花的别名)
  • 茜草科龙船花属植物龙船花Ixora chinensis Lam.,以根、茎及花入药。根、茎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夏季采花,晒干。
  • 散瘀止血,调经,降压。根、茎:肺结核咯血,胃痛,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花:月经不调,闭经,高血压。
  • 肝经 根茎 茎木
🌿雨过天晴 ➡ (蛇眼草的别名)
  • 菊科风毛菊属植物线叶风毛菊Saussurea romuleifolia Franch.,以全草或根入药。秋末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 祛风活络,解毒,消积。用于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小儿疳积;外用治毒蛇咬伤。
  • 根茎 全草
🌿沙参 ➡ (川明参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
  • 养阴清肺;健脾肋运。主热病伤阴;肺燥咳嗽;脾虚食少;病后体弱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一炉香 ➡ (山一笼鸡的别名)
  • 爵床科山一笼鸡Gutzlaffia aprica Hance[G. dielsiana (W. W. Smith)S. Moore],以根入药。
  • 发汗解表,清肺止咳。主治感冒发热,咳嗽。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大麻 ➡ (广东土牛膝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华泽兰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泥土,晒干,或鲜用。
  • 祛风,消肿,清热,解毒,行瘀。治白喉,乳蛾,咽喉红肿,吐血,血淋,外伤肿痛。①《生草药性备要》:"治跌打伤,牡筋骨,补足胫,煲水洗亦可。"②《本草求原》:"壮筋骨,健腰膝。"③《岭南采药录》:"散血止痛,理脚气,取其根煎酒服。凡病腿足红肿,色亮,其热如火,和豆腐渣捣烂敷患处。"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止吐血,解热,驱风,利尿,外敷消红肿。"⑤《陆川本草》:"退热、消炎、解毒,治心肺热。白喉及一切喉症。"⑥《岭南草药志》:"宽筋活络,解热凉血,宣痹行瘀。"
  • 根茎
🌿石狮子 ➡ (石凉伞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凹脉紫金牛的根。
  • 清热解毒。主咽喉肿痛
  • 根茎
🌿梧桐
  • 梧桐科梧桐属植物梧桐Firmiana platanifolia (L. f.)Marsigli [S. simplex (L.)W. F. Wight],以叶、花、根、茎皮及种子入药。根、茎皮随时可采;夏季采花;秋季采集种子及叶,分别晒干。
  • 根、茎皮:祛风湿,杀虫。根: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肺结核咳血,跌打损伤,白带,血丝虫病,蛔虫病。茎皮:用于痔疮,脱肛。子:顺气和胃,补肾。用于胃痛,伤食腹泻,小儿口疮,须发早白。叶:镇静,降压,祛风,解毒。用于冠心病,高血压,风湿关节痛,阳痿,遗精,神经衰弱,银屑病,痈疮肿毒。花:用于烧烫伤,水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金不换 ➡ (土大黄的别名)
  • 为蓼科酸模属植物土大黄Rumex madaio Makino[R. daiwoo Makino],以根和叶入药。秋季挖根,洗净,切片,晒干或鲜用。叶随用随采。
  • 清热解毒,止血,祛瘀,通便,杀虫。用于肺脓疡,肺结核咯血,衄血,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便秘;外用治跌打损伤,烧烫伤,痈疖肿毒,流行性腮腺炎,疥疮,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一朵云 ➡ (春不见的别名)
  • 为阴地蕨科植物蕨蔡的带根全草。春、冬采挖,晒干或鲜用。
  • ①《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平肝散结。治肺痈,结膜炎,劳伤,蛇咬伤,瘰疬。"②南川《常用中草药手册》:"补虚润肺,止咳化痰。治咳嗽、虚弱及病后声哑。"
  •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金不换 ➡ (华千金藤的别名)
  • 为防己科千金藤属植物华千金藤Stephania sinica Diels,以块根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备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咽喉炎,胃痛,急性肠胃炎,细菌性痢疾,疟疾,风湿疼痛,外伤疼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 根茎
🌿红棉 ➡ (木棉的别名)
  • 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Bombax malabarica L. [Gossampinus malabarica (L.)Merr.],以花、树皮和根入药。春季采花,晒干或阴干;夏、秋剥取树皮,春、秋采根,洗净切片晒干。
  • 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散结止痛。胃痛,颈淋巴结结核。
  • 根茎
🌿一朵云 ➡ (阴地蕨的别名)
  • 为阴地蕨科植物阴地蕨的带根全草。冬季或春季采收,连根挖取,洗净晒干。
  • 平肝,清热,镇咳。治头晕头痛,咳血,惊痫,火眼、目翳,疮疡肿毒。①《本草图经》:"疗肿毒,风热。"②《天宝本草》:"利膀胱,治头晕脑痛。"③《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亦可解热祛风,治伤风感冒及吐血。"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消肝火,明目,消散翳膜。"⑤《四川中药志》:"治肾亏及肺病吐血,散目中云翳,疗月瘕病;外包疮毒。"
  •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三叶草 ➡ (夜关门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 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治疝气。"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邕宁 ➡ (蓝树的别名)
  • 夹竹桃科蓝树Wrightia laevis Hook. f. [W. hainanensis Merr.],以根、叶入药。
  • 止血;外用治刀伤,跌打。
  • 根茎
🌿万年青 ➡ (老鸦糊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老鸦糊的根、茎、叶、果实。5~10月采,鲜用或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解毒。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伤出血,尿血。①《植物名实图考》:"截疟。"②《福建民间草药》:"驱风除湿,杀虫解毒,散结化瘀。"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收敛止血,祛风除湿。"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兰草 ➡ (钓兰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吊兰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全年可采。
  • 清热,去瘀,消肿,解毒。治咳嗽,声哑,吐血,经闭,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聤耳,牙痛。①《岭南采药录》:"凡患声嘶音哑,取全草煎服。又治妇人经闭。"②《广州植物志》:"治跌打等症。"③《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清热,治吐血,止耳痛,定哮喘。"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去瘀。治声嘶喉哑、咳嗽;取汁洗涤耳流脓;捣烂填患处,治牙痛。"⑤《泉州本草》:"退癀消肿,散结败毒.治痈疽肿痛。"
  • 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万年青 ➡ (匙叶黄杨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黄杨科植物雀舌黄杨的根、叶或花。
  • 止咳;止血;清热解毒。主咳嗽;咳血;疮疡肿毒
  • 根茎
🌿荆条 ➡ (黄荆的别名)
  • 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黄荆Vitex negundo L.及牡荆V. negundo L. var. cannabifolia (sieb. et Zucc.) Hand.-Mazz.,以果实(黄荆子)及根、茎、叶入药。四季可采,以夏秋采收为好,根、茎洗净切段晒干,叶、果阴干备用,叶亦可鲜用。
  • 根、茎:清热止咳,化痰截疟。用于支气管炎,疟疾,肝炎。叶:化湿截疟。用于感冒,肠炎,痢疾,疟疾,泌尿系感染;外用治湿疹,皮炎,脚癣,煎汤外洗。果实:止咳平喘,理气止痛。用于咳嗽哮喘,胃痛,消化不良,肠炎,痢疾。鲜叶:捣烂敷,治虫、蛇咬伤,灭蚊。鲜全株:灭蛆。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芙蓉花 ➡ (万寿菊的别名)
  • 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以花和根入药。秋冬采花,鲜用或晒干用。
  •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 根茎
🌿万寿菊
  • 菊科万寿菊属植物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以花和根入药。秋冬采花,鲜用或晒干用。
  • 花:清热解毒,化痰止咳;根:解毒消肿。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百日咳,支气管炎,眼角膜炎,咽炎,口腔炎,牙痛;外用治腮腺炎,乳腺炎,痈疮肿毒。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