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28味药材
🌿陈皮 ➡ (橘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陈皮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药材分为“陈皮”和“广陈皮”。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晒干或低温干燥。
  • 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用于胸脘胀满,食少吐泻,咳嗽痰多。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槟榔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玉树 ➡ (白千层的别名)
  • 桃金娘科千皮层属植物白千层Melaleuca leucadendra L.,以树皮及枝叶入药。全年可采,阴干。
  • 叶:芳香解表,祛风止痛。用于感冒发热,风湿关节痛,神经痛,肠炎腹泻;外用治过敏性皮炎,湿疹。树皮:安神。用于神经衰弱,失眠。
  • 茎木
🌿红杉
  • 松科红杉Larix potaninii Batal.,以树干内皮入药。
  • 主治痢疾,脱肛及气滞,腹胀等症。
🌿胡杨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
🌿黄皮
  • 药材基源:为山茱萸科植物长圆叶梾木的树皮。
  • 祛风散寒;活络止痛。主风寒湿痹;腰痛;跌打损伤;骨折
🌿木瓜 ➡ (秋木瓜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秋木瓜的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时采摘,纵剖为2或4块,置开水中微烫,以外皮转色为度,捞出,晒干或炕干。
  • 舒肝和胃,除湿止痛。治吐泻胸闷不适,风湿筋骨疼痛,脚气。①《滇南本草》:"治筋骨疼痛,痰火脚软。"②《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舒筋,止痛,止尿。治风湿疼痛,关节、四肢痉挛。"③《成都中草药》:"舒肝和胃,除湿止痛。"
  • 果实种子
🌿桂皮
  •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 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桂皮 ➡ (川桂的别名)
  • 樟科樟属植物银叶樟(川桂皮)Cinnamomum argenteum Gamble 和三条筋树Cinnamomum tamala Nees et Eberm.,以树皮入药。夏至前后采收。
  • 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止痛。用于感受风寒,胃腹冷痛,痛经,风湿关节疼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桂皮 ➡ (浙樟的别名)
  • 樟科浙樟Cinnamomum chekiangensis Nakai,以树皮、根入药。
  • 祛寒镇痛,行气健胃。主治腹痛,风湿痛,创伤出血。
  • 根茎
🌿五香 ➡ (木香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胆经 三焦经 根茎
🌿半夏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Pinellia ternata (Thunb.) Breit. 的干燥块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晒干。
  • 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香果 ➡ (小粘叶的别名)
  • 樟科钓樟属植物香叶树Lindera communis Hemsl.,以叶、茎皮入药。四季可采,茎皮去粗皮,晒干。
  • 散瘀消肿,止血止痛,解毒。用于骨折,跌打肿痛,外伤出血,疮疖痈肿。
  • 茎木
🌿楠木 ➡ (猴樟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猴樟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 ①《贵州草药》:"驱风,行气,温中,镇痛。"②《中草药土方土法战备专辑》:"茎皮治烧伤,烫伤。"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楠木 ➡ (黑壳楠的别名)
  • 樟科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以根、枝、树皮入药。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咽喉肿痛:用树皮1两,捣烂加淘米水炒热,外包喉部,水干即换。风湿麻木疼痛:用根3~5两,煎水洗。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木香
  •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胆经 三焦经 根茎
🌿橘红 ➡ (化橘红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柚Citrus grandis Tomentosa或柚Citrus grandis (L.)Osbeck的未成熟或近成熟的干燥外层果皮。前者习称“毛橘红”,后者习称“光七爪”“光五爪”。夏季果实未成熟时采收,置沸水中略烫后,将果皮割成5或7瓣,除去果瓤及部分中果皮,压制成形,干燥。
  • 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橘红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化州桔Citrus grandis Osbeck var. tomentosa Hort.或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外层果皮。秋末冬初果实成熟后采收,用刀削下外果皮,晒干或阴干。
  • 散寒,燥湿,利气,消痰。用于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 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腊梅
  • 腊梅科腊梅属植物腊梅Chimonanthus praecox (L.)Link [Calycanthus praecox L.;Meratia praecox Rehd. et Wils; Chimonanthus fragrans Lindl.],以花蕾、根、根皮入药。冬末春初采收花蕾;根、根皮四季可采;烤干或晒干。
  • 花蕾:解暑生津,开胃散郁,止咳。用于暑热头晕,呕吐,气郁胃闷,麻疹,百日咳;外用治烫火伤,中耳炎。根:祛风,解毒,止血。用于风寒感冒,腰肌劳损,风湿关节炎。根皮:外用治刀伤出血。
  •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