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00味药材
🌿春颠皮 ➡ (椿白皮的别名)
  • 为楝科植物香椿树皮或根皮的韧皮部。全年均可采收,但以春季水分充足时最易剥离。干皮可径从树上剥下;根皮须先将树根挖出,刮去外面黑皮,以木棍轻捶之,使皮部与木质部松离,再行剥取;并宜仰面晒干,否则易发霉变黑。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泻,久痢,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遣精,白浊,疳积,蛔虫,疮痹。①《雷公炮炙论》:"利溺涩。"②《唐本草》:"主甘匿。"③孟诜:"女子血崩及产后血不止,月信来多,亦止赤带下;疗小儿疳痢。"④《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去血中湿热。治泄泻、久痢、肠风,崩、带,小便赤数。"⑤《分类草药性》:"治下血,吐血;发表散寒,攻小儿痘疹。"⑥《中国药植图鉴》:"治痔疮,跌打损伤,接骨,消伤肿痛。"⑦《四川常用中草药》:"能发表,透麻疹。"
  • 根茎
🌿粉桐叶 ➡ (水红木叶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忍冬科植物水红木的叶或树皮。
  • 利湿解毒;活血。主赤白痢疾;泄泻;疝气;痛经;跌打损伤;尿路感染;痈肿疮毒;皮癣;口腔炎;烫火伤
🌿番娄子 ➡ (菠萝皮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果皮。
  • 解毒;止咳;止痢。主咳嗽;痢疾
🌿木莓根 ➡ (悬钩根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悬钩子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挖,洗净或剥取根皮,晒干。
  • 治吐血,痔血,血崩,带下,泻、痢,遗精,腰痛,疟疾。①《本草拾遗》:"根皮:主子死腹中不下,破血杀虫毒,卒下血,妇人赤带下,久患痢,不问赤白脓血,腹痛,并浓煮服之。"②《草木便方》:"根:固精。"③《四川中药志》:"治吐血,痔出血,赤白带下,月经不调,跌打损伤;止遗精,疗虫牙痛及肾亏劳伤。"
  • 根茎
🌿风菱角 ➡ (菱壳的别名)
  • 为菱科植物菱或其同属植物的果皮。
  • 治泄泻,脱肛,痔疮,疔肿,黄水疮,天泡疮。①《滇南本草》:"烧灰为末,调菜油搽痔疮。"②《纲目》:"止泄痢。"③《纲目拾遗》:"治头面黄水疮。"④《本草推陈》:"止便血。"
🌿倒生莲 ➡ (鸡血七的别名)
  • 蓼科蓼属植物中华抱茎蓼Polygonum amplexicaule D. Don var. sinense Forb. et Hemsl.,以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挖,洗净,去粗皮,鲜用或晒干。
  • 清热解毒,收敛止泻,活血止痛。用于菌痢,胃肠炎,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根茎 茎木
🌿小果野葡萄
  • 葡萄科小果野葡萄Vitis balanseana Planch.,以根皮入药。
  • 舒筋活血,清热解毒,生肌利湿。主治接骨,风湿瘫痪,劳伤,疮疡肿毒,赤痢。
  • 根茎
🌿长叶山竹子
  • 药材基源:为藤黄科植物长叶山竹子的树皮。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主烧伤;烫伤;痈肿疮毒
  • 肺经 肝经
🌿高山栲
  • 壳斗科高山栲Castanopsis delavayi Franch.,以根、茎皮、果实入药。
  • 收敛,止泻,解毒,消炎。根或茎皮主治肠炎,腹泻。果实主治心悸,耳鸣,腰痛。
  •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蒙自桤木 ➡ (旱冬瓜的别名)
  • 桦木科旱冬瓜Alnus nepalensis D. Don,以树皮入药。
  • 止泻,消炎,接骨。主治腹泻,痢疾,鼻衄,骨折,跌打损伤。
🌿小叶槲树 ➡ (柞树皮的别名)
  • 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刮去外面粗皮,晒干生用或煅炭用;夏秋采叶,晒干备用。
  •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山皂角 ➡ (马棘的别名)
  • 为豆科木篮属植物马棘Indigofera pseudotinctoria Mats.,以根或全株入药。秋季挖根或采全株,洗净,切片晒干或去外皮切片晒干。也可鲜用。
  • 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用于感冒咳嗽,扁桃体炎,颈淋巴结结核,小儿疳积,痔疮;外用治疔疮。
  • 根茎 全草
🌿柞树皮
  • 壳斗科栎属植物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Fisch.的树皮,其叶也入药。春季剥皮,刮去外面粗皮,晒干生用或煅炭用;夏秋采叶,晒干备用。
  • 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小儿消化不良,黄疸,急、慢性支气管炎,痔疮。
🌿谷木皮 ➡ (楮树白皮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
  • 行水,止血。治水肿气满、气短咳嗽,肠风血痢,妇人血崩。①《吴普本草》:"治喉闭痹。"②《别录》:"逐水,利小便。"③《药性论》:"治水肿气满。"④《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⑤《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⑥《草木便方》:"洗瘾疹。"⑦《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露兜子 ➡ (菠萝皮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凤梨科植物凤梨的果皮。
  • 解毒;止咳;止痢。主咳嗽;痢疾
🌿杠木 ➡ (辽东栎的别名)
  • 壳斗科辽东栎Quercus liaotungensis Koidz.,以果实、壳斗、树皮、根皮入药。
  • 果:健脾止泻,收敛止血。壳斗:收敛,止血,止泻。树皮及根皮:收敛,止泻。主治脾虚腹泻,久痢,痔疮出血,脱肛便血,子宫出血,白带,恶疮,痈肿。
  • 根茎 果实种子
🌿梅芍秒 ➡ (类梧桐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类梧桐的根皮或茎皮。茎皮春季采集,根皮秋后采集。晒干,研粉。
  • ①《云南中草药》:"接骨,止血。治骨折。"②《云南思茅中草药选》:"舒筋活血,接骨镇痛,止血生肌。治骨折,跌打伤痛,外伤出血,风湿骨痛。"
  • 根茎 茎木
🌿楮白皮 ➡ (楮树白皮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构树树皮的韧皮部。
  • 行水,止血。治水肿气满、气短咳嗽,肠风血痢,妇人血崩。①《吴普本草》:"治喉闭痹。"②《别录》:"逐水,利小便。"③《药性论》:"治水肿气满。"④《纲目》:"煮汁酿酒饮,治水肿入腹,短气咳嗽。为散服,治下血血崩。"⑤《本草汇言》:"顺气利水,凉血止血。"⑥《草木便方》:"洗瘾疹。"⑦《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痔疮。"
🌿果麻栓 ➡ (小果野葡萄藤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小果野葡萄的根皮或茎叶。
  • 舒筋活血;清热解毒。主风湿瘫痪;劳伤;赤痢;疮疡肿毒
  • 根茎 茎木
🌿缅枣
  • 为鼠李科植物缅枣的树皮。秋季采集。除去外皮,晒干。
  • 消炎,生肌。治烧伤、烫伤。
  • 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