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72味药材
🌿黑芝麻 ➡ (黑脂麻的别名)
  •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①《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②《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③《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④《唐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⑤《食疗本草》:"润五藏,主火灼,填骨髓,补虚气。"⑥《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养五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逐风湿气、游风、头风。"⑧《嘉祐本草》:"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癞。"⑨《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⑩《医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胃,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毒。赤褐者交心肾。"⑾《山西中药志》:"治腰脚痛,痢疾,尿血等证。"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四大天王 ➡ (银线草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全草。
  • 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香草 ➡ (零陵香的别名)
  • 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9~10月间,将植株连根拔起,去净根上泥沙,烘干或阴干。
  • 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②《药性论》:"能治鼻中息肉、鼻齆。"③《海药本草》:"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匿,凡是齿煮,煎含良。"④《日华于本草》:"治血气腹胀,酒煎服。"⑤《开宝本草》:"主恶气疰,心腹痛满,下气,和诸香作汤丸用之。"⑥《广西中药志》:"散风寒,辟瘟疫岚瘴。治时邪感冒头痛。"
  • 肺经 根茎 全草
🌿藿香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鱼香 ➡ (藿香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四叶草 ➡ (银线草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全草。
  • 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三叶草 ➡ (夜关门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 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治疝气。"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旁通 ➡ (刺蒺藜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 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四大金刚 ➡ (银线草的别名)
  • 为金粟兰科植物银线草的全草。
  • 散寒,祛风,行瘀,解毒。治风寒咳嗽,妇女经闭,风痒,跌打,痈肿疮疖。①《植物名实图考》:"治风损跌打,无名肿毒。"②《福建民间草药》:"散瘀活血,清热解毒。"③《中国药植图鉴》:"治妇女经水不通。"④江西《中草药学》:"杀虫,祛风寒,行血破瘀,止咳化痰。"
  • 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油麻 ➡ (黑脂麻的别名)
  •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①《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②《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③《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④《唐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⑤《食疗本草》:"润五藏,主火灼,填骨髓,补虚气。"⑥《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养五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逐风湿气、游风、头风。"⑧《嘉祐本草》:"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癞。"⑨《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⑩《医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胃,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毒。赤褐者交心肾。"⑾《山西中药志》:"治腰脚痛,痢疾,尿血等证。"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熏香 ➡ (零陵香的别名)
  • 为报春花科植物灵香草的带根全草。9~10月间,将植株连根拔起,去净根上泥沙,烘干或阴干。
  • 祛风寒,辟秽浊。治伤寒、感冒头痛,胸腹胀满,下利,遗精,鼻塞,牙痛。①《别录》:"主明目止泪,疗泄精,去臭恶气,伤寒头痛,上气,腰痛。"②《药性论》:"能治鼻中息肉、鼻齆。"③《海药本草》:"主风邪冲心,牙车肿痛,虚劳疳匿,凡是齿煮,煎含良。"④《日华于本草》:"治血气腹胀,酒煎服。"⑤《开宝本草》:"主恶气疰,心腹痛满,下气,和诸香作汤丸用之。"⑥《广西中药志》:"散风寒,辟瘟疫岚瘴。治时邪感冒头痛。"
  • 肺经 根茎 全草
🌿胡麻 ➡ (黑脂麻的别名)
  • 为胡麻科植物脂麻的黑色种子。8、9月间果实呈黄黑色时采收,割取全草,捆成小把,顶端向上,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补肝肾,润五脏。治肝肾不足,虚风眩晕,风痹、瘫痪,大便燥结,病后虚羸,须发早白,妇人乳少。①《本经》:"主伤中虚羸,补五内,益气力,长肌肉,填脑髓。"②《抱朴子》:"耐风湿,补衰老。"③《别录》:"坚筋骨,疗金疮、止痛,及伤寒温疟,大吐后虚热羸困,明耳目。"④《唐本草》:"生嚼涂小儿头疮及浸淫恶疮。"⑤《食疗本草》:"润五藏,主火灼,填骨髓,补虚气。"⑥《食性本草》:"疗妇人阴疮,初食利大小肠,久服即否,去陈留新。"⑦《日华子本草》:"补中益气,养五藏,治劳气、产后羸困,耐寒暑,止心惊。逐风湿气、游风、头风。"⑧《嘉祐本草》:"合苍耳子为散服之。治风癞。"⑨《玉楸药解》:"补益精液,润肝脏,养血舒筋。疗语蹇、步迟、皮燥发枯、髓涸肉减、乳少、经阻诸证。医一切疮疡,败毒消肿,生肌长肉。杀虫,生秃发。"⑩《医柿篆要》:"黑色者能滋阴,补胃,利大小肠,缓肝,明目,凉血,解热毒。赤褐者交心肾。"⑾《山西中药志》:"治腰脚痛,痢疾,尿血等证。"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蒺藜 ➡ (刺蒺藜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 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苍耳 ➡ (苍耳子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一炷香 ➡ (夜关门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截叶铁扫帚的全草或带根全草。9~10月采收,鲜用或晒干用。
  • 补肝肾,益肺阴,散瘀消肿。治遗精,遗尿,白浊,白带,哮喘,胃痛,劳伤,小儿疳积,泻痢,跌打损伤,视力减退,目赤,乳痈。①《滇南本草》:"治疮疡肿毒,散疮痈。"②《质问本草》:"治跌打损伤,煎之而蒸,能散瘀血。"③《分类草药性》:"治红崩,白带,痢症。。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利尿,解热。"⑤《贵州民间药物》:"治刀伤,收脱肛,疗黄疸,舒筋活血。"⑥《四川中药志》:"治虚弱遗尿,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阴虚气弱,通乳汁,疗疳疾。"⑦《湖南药物志》:"清热,收敛,祛风,杀虫。治疝气。"⑧《闽东本草》:"润肺,养阴,益肝,滋肾。治夜盲,盗汗,遗精,腰痛。"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毛茶 ➡ (白牛胆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羊耳菊的全草。全年可采。
  • 祛风,利湿,行气,化滞。治风湿关节疼痛,胸膈痞闷,疟疾,痢疾,泄泻,产后感冒,肝炎,痔疮,疥癣。①《广西野生资源植物》:"治痢疾,水泻。"②《泉州本草》:"行气止痛,开胸利膈,泻肝明目,利湿消食。"③《实用中草药》:"疏风解表,祛湿利水。治产后感冒、瘀血痛,妊娠小便不通,肝炎,胃痛。消化不良,腹痛,齿漏,颈淋巴结肿。"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七里香 ➡ (阿利藤的别名)
  • 为夹竹桃科植物链珠藤的全草及根。
  • 祛风利湿,活血通络。治风湿性关节痛,脾虚泄泻,脚气,周身浮肿,妇人经闭,跌打损伤。①《福建民间草药》:"解热镇痛,消痈解毒。"②《闽南民间草药》:"理风湿,疗损伤,行血活络。"③《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头面浮肿。"④《闽东本草》:"醒脾理气,舒筋通络.祛风活血。治胸膈胀闷,骨节酸痛,腹中冷痛泄泻,周身浮肿及妇人经闭。"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金耳环 ➡ (尾花细辛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马兜铃科植物尾花细辛和花叶尾花细辛的全草。
  • 温经散寒;化痰止咳;消肿止痛。主风寒感冒;头痛;咳嗽哮喘;风湿痹痛;跌打损伤;口舌生疮;毒蛇咬伤;疮疡肿毒
  • 肾经 肺经 全草
🌿金耳环
  • 马兜铃科细辛属植物纤梗细辛Asarum gracilipes C. S. Yang, mss.以全草入药。春夏采全草,鲜用或晒干用。
  • 温经散寒,祛痰止咳,散瘀消肿。用于风寒咳嗽,慢性支气管炎,哮喘,慢性胃炎,风寒痹痛;外用治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苍耳子
  • 本品为菊科植物苍耳Xanthium sibiricum Patr.的干燥成熟带总苞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干燥,除去梗、叶等杂质。全草亦可入药。
  • 苍耳子:散风除湿,通鼻窍。用于风寒头痛,鼻渊流涕,风疹瘙痒,湿痹拘挛。苍耳草:子宫出血,深部脓肿,麻风,皮肤湿疹。
  •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