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1味药材
🌿梨皮
  • 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果皮。
  • 清心润肺,降火生津。治暑热烦渴,咳嗽,吐血,发背,疔疮。①《滇南本草》:"敷发背疔疮。"②《本草再新》:"清心降火,滋肾益阴,生津止渴,除烦去湿。"③《陆川本草》:"治痧积暑热。"④《四川中药志》:"清暑热,止烦渴,生律,收敛。治痢疾及咳嗽有汗。"
  • 心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樗皮 ➡ (樗白皮的别名)
  •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②《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③《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④《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⑤《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⑦《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⑧《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⑨《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水杨梅
  • 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苦椿皮 ➡ (樗白皮的别名)
  •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②《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③《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④《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⑤《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⑦《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⑧《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⑨《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水梨藤
  • 为猕猴桃科植物水梨儿藤的根皮。
  • 清热,消肿。治周身肿亮,背痈红肿及肠痈绞痛。
  • 肺经 根茎
🌿山棕 ➡ (野棕的别名)
  • 为棕榈科植物双籽藤的根。全年可采。去皮切片晒干。
  • 止血,清热,收敛。治月经过多,血崩,子宫下垂,肺结核咯血。
  • 脾经 肺经 根茎
🌿苦山矾 ➡ (泡花子的别名)
  • 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树皮入药。
  • 散寒清热。主治伤风头昏,热邪口燥及感冒身热等症。
  • 肺经
🌿风箱树根
  •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①《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泡花子
  • 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树皮入药。
  • 散寒清热。主治伤风头昏,热邪口燥及感冒身热等症。
  • 肺经
🌿水石榴 ➡ (水杨梅的别名)
  • 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樗白皮
  •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②《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③《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④《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⑤《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⑦《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⑧《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⑨《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水杨梅根 ➡ (风箱树根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①《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小叶团花 ➡ (水杨梅的别名)
  • 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白消木 ➡ (水杨梅的别名)
  • 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杨梅树根 ➡ (风箱树根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①《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水杨梅蔃 ➡ (风箱树根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风箱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化湿,散瘀消肿。治感冒发热,咳嗽,咽喉肿痛,肠炎,菌痢,痈肿,跌打瘀痛。①《本草求原》:"煎水含,止牙痛,若连腮肿,为末调搽。"②《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肺热咳嗽。"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利湿,收敛止泻,祛痰止咳。治感冒发烧,咽喉肿痛,肠炎,菌痢,咳嗽。"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梨木皮
  • 为蔷薇科植物白梨、沙梨或秋子梨等的树皮。
  • 《纲目》:"解伤寒时气。"
  • 肺经 肝经 胆经
🌿鱼串鳃 ➡ (水杨梅的别名)
  • 为茜草科水杨梅属植物水杨梅Adina rubella Hance,以根、茎皮、叶、花及果实入药。6~8月采花;9~11月采果实;根、茎皮,全年可采;夏、秋采叶,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散瘀止痛。根:感冒发热,腮腺炎,咽喉肿痛,风湿疼痛。花、果:细菌性痢疾,急性胃肠炎,阴道滴虫病。叶、茎皮:跌打损伤,骨折,疖肿,创伤出血,皮肤湿疹。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花香木 ➡ (泡花子的别名)
  • 山矾科黄牛奶树Symplocos laurina (Retz.)Wall.,以树皮入药。
  • 散寒清热。主治伤风头昏,热邪口燥及感冒身热等症。
  • 肺经
🌿臭椿皮 ➡ (樗白皮的别名)
  • 为苦木科植物臭椿的根部或干部的内皮。春季采收,挖取树根,刮去外面粗皮,以木棒轻轻捶之,使皮部与木部松离,然后剥取内皮,仰面晒干;或剥取干皮。
  • 除热,燥湿,涩肠,止血,杀虫。治久痢,久泻,肠风便血,崩漏,带下,遗精,白浊,蛔虫。①《药性论》:"治赤白痢,肠滑,痔疾泻血不住。"②《食疗本草》:"主疳痢,杀蛔虫。"③《本草拾遗》:"主赤白久痢,疳虫,去疥匿,主下血。"④《日华子本草》:"止泻及肠风,能缩小便。"⑤《本草衍义补遗》:"能涩血。"⑥朱震亨:"治赤白浊,赤白带,湿气下痢,精滑梦遗,燥下湿,去肺胃陈积之痰。"⑦《医林纂要》:"泄肺逆,燥脾湿,行气分湿热。"⑧《本草再新》:"去肺胃之痰火。"⑨《现代实用中药》:"内服治妇人子宫出血及产后出血、子宫炎、肠炎、赤痢、肠出血、膀胱及尿道炎症、淋病等,有消炎、制泌、止血之功;又治神经痛及肝脏、脾脏等之疾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