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33味药材
🌿红耳堕根 ➡ (地骨皮的别名)
  • 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 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吊干麻
  • 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杞根 ➡ (地骨皮的别名)
  • 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 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干燥根皮。春初或秋后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用于阴虚潮热,骨蒸盗汗,肺热咳嗽,咯血,衄血,内热消渴。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约哦 ➡ (翅卫矛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栓翅卫矛的枝皮。7~8月采,晒干。
  • 破血落胎,调经续断。治产后腹痛,崩中下血,风湿疼痛。
  • 肺经 肝经 茎木
🌿马断肠 ➡ (吊干麻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棱枝南蛇藤 ➡ (吊干麻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苦皮藤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①《贵州草药》:"清热透疹,舒筋活络,调经。"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杀虫。治秃疮,黄水疮,骨折肿痛,阴道发痒。"
  •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酸醋溜 ➡ (小檗的别名)
  • 为小檗科小檗属植物豪猪刺Berberis julianae Schneid、小黄连刺 B. wilsonae Hemsl.、细叶小檗B. poiretii Schneid.、黄芦木(大叶小檗)B. amurensis Rupr.或其同属植物其它种的根、根皮、茎及茎皮。春、秋采挖,除去枝叶、须根及泥土,将皮剥下,分别切片,晒干备用。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细菌性痢疾,胃肠炎,副伤寒,消化不良,黄疸,肝硬化腹水,泌尿系感染,急性肾炎,扁桃体炎,口腔炎,支气管炎;外用治中耳炎,目赤肿痛,外伤感染。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椿皮
  • 本品为苦木科植物臭椿Ailanthus altissima (Mill.)Swingle的干燥根皮或干皮。全年均可剥取,晒干,或刮去粗皮晒干。
  • 清热燥湿,收涩止带,止泻,止血。用于赤白带下,湿热泻痢,久泻久痢,便血,崩漏。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土黄柏 ➡ (黄疸树的别名)
  • 为小檗科植物庐山小檗的茎及根。春、秋挖取全株,剪除枝叶及细根,或削除部分栓皮,晒干。
  • 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①《广西中药志》:"治消化不良,腹痛,肠炎下痢等症。"②《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肠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疮疡溃烂。预防流脑。"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肝炎,胆囊炎。"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锦纹大黄 ➡ (大黄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 唐古特大黄Rheum tanguticum Maxim。 ex Balf。或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 Baill。的干燥根及根茎。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
  • 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用于实热便秘,积滞腹痛,泻痢不爽,湿热黄疸,血热吐衄,目赤,咽肿,肠痈腹痛,痈肿疔疮,瘀血经闭,跌打损伤,外治水火烫伤;上消化道出血。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用于目赤咽肿,齿龈肿痛。熟大黄泻下力缓,泻火解毒。用于火毒疮疡。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钢针刺 ➡ (三颗针的别名)
  • 为小檗科植物刺黑珠、毛叶小檗、黑石珠等的根皮或茎皮。根皮全年可采。茎皮春、秋季采收,取茎枝刮去外皮,剥取深黄色的内皮。晒干。
  • 清热,利湿,散瘀。治赤痢,黄疸,咽痛,目赤,跌打损伤。①《分类草药性》:"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消炎抗菌。治目赤,赤痢,吐血劳伤,咽喉肿痛,腹泻,齿痛,耳心痛,跌打损伤红肿。"③《贵州草药》:"解热,利湿,散瘀,止痛,凉血。"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则热克 ➡ (黑果小檗的别名)
  • 为小檗科植物黑果小檗的根、根皮及茎皮。春、秋采收。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治痢疾,肠炎,咽炎,口腔炎,湿疹,疖肿。
  • 肝经 根茎 茎木
🌿苦蠪 ➡ (蟾蜍的别名)
  •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 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①《四民月令》:"治恶疮疽。"②《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③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④《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⑤《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频食数顿。"⑥《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⑦《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⑧《纲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⑨《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⑩《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⑾《医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杀小儿疳积。剖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消。"⑿《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⒀《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疳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⒁《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川楝皮 ➡ (苦楝皮的别名)
  • 本品为楝科植物川楝Melia toosendan sieb .et Zucc. 或楝Melia azedarach L.的干燥树皮及根皮。春、秋二季剥取,晒干,或除去粗皮,晒干。
  • 驱虫,疗癣。用于蛔蛲虫病,虫积腹痛;外治疥癣瘙痒。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野杜仲 ➡ (丝棉木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丝棉木的根、树皮、果实或枝叶。根、树皮、枝叶全年可采;果实秋季采收。
  • 祛风湿,活血,止血。治风湿性关节炎,腰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衄血,漆疮,痔疮。①《贵州民间药物》:"止血,泻热。"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炎解毒,祛风湿,活血,补肾。"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洋白蜡树
  • 药材基源:为木犀科植物美洲绿(木岑)格的树皮。
  • 清热燥湿;清肝明目;收敛止血。主湿热泻痢;月经不调;带下崩漏;目赤肿痛;牛皮癣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绿豆衣 ➡ (绿豆皮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绿豆的种皮。将绿豆用水浸胖,揉取种皮。一般取绿豆发芽后残留的皮壳晒干而得。
  • ①《纲目》:"解热毒,退目翳。"②《随息居饮食谱》:"清风热,去目翳,化斑疹,消肿胀。"
  • 肺经 肝经
🌿三加皮 ➡ (刺三甲的别名)
  •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③《本草求原》:"止热咳。"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散跌损瘀血。"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风湿麻木。"⑥《天宝本草》:"治偏正头风。"⑦《四川中药志》:"涂刀伤,生肌。"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咳嗽,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止咳。"⑩《广西中草药》:"散瘀止痛。治跌打,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黄疸树
  • 为小檗科植物庐山小檗的茎及根。春、秋挖取全株,剪除枝叶及细根,或削除部分栓皮,晒干。
  • 清热解毒。治肝炎,胆囊炎,肠炎,菌痢,咽喉炎,结膜炎,尿道炎,疮疡肿毒。①《广西中药志》:"治消化不良,腹痛,肠炎下痢等症。"②《广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治细菌性痢疾,肠胃炎,咽喉炎,口腔炎,尿道炎,急性结膜炎,疮疡溃烂。预防流脑。"③苏医《中草药手册》:"治急性肝炎,胆囊炎。"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余甘子根 ➡ (油柑根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
  • 清热,解毒。治腹泻,高血压,梅毒、下疳,蜈蚣咬伤。①《岭南采药录》:"清热解毒。"②《广西中药志》:"捣碎后敷治蜈蚣咬伤。"
  • 脾经 肝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