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39味药材
🌿陈皮 ➡ (橘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杨梅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楠木 ➡ (黑壳楠的别名)
  • 樟科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 Hemsl.,以根、枝、树皮入药。
  • 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咽喉肿痛:用树皮1两,捣烂加淘米水炒热,外包喉部,水干即换。风湿麻木疼痛:用根3~5两,煎水洗。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大荔 ➡ (荔枝的别名)
  • 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
  • 根: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假种皮(果肉):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 脾经 肝经 根茎
🌿橘皮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荔枝
  • 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
  • 根: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假种皮(果肉):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 脾经 肝经 根茎
🌿南星 ➡ (天南星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皮 ➡ (橘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福橘或朱橘等多种橘类的果皮。10月以后采摘成熟果实,剥取果皮,阴干或晒干。
  • 理气,调中,燥湿,化痰。治胸腹胀满,不思饮食,呕吐哕逆,咳嗽痰多。亦解鱼、蟹毒。①《本经》:"主胸中瘕热、逆气,利水谷,久服去臭,下气。"②《别录》:"下气,止呕咳,除膀胱留热、停水、五琳,利小便,主脾不能消谷,气冲胸中,吐逆霍乱,止泄,去寸白。"③《药性论》:"治胸膈间气,开胃,主气痢,消痰涎,治上气咳嗽。"④《本草拾遗》:"去气,调中。"⑤《日华子本草》:"消痰止嗽,破症瘕痃癣。"⑥《医学启源》:"去胸中寒邪,破滞气,益脾胃。"⑦《纲目》:"疗呕哕反胃嘈杂,时吐清水,痰痞,痎疟,大肠闭塞,妇人乳痈。入食料解鱼腥毒。"⑧《随息居饮食谱》:"解鱼、蟹毒。治噫噎,胀闷,疳疟。泻痢,便秘,脚气。"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急性子
  • 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季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及杂质。
  • 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症瘕痞块,经闭,噎膈。
  •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青皮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幼果或未成熟果实的果皮。5~6月收集自落的幼果,晒干,习称“个青皮”或“青皮子”;7~8月采收未成熟的果实,在果皮上纵剖成四瓣至基部,除尽瓤瓣,晒干,习称“四花青皮”。
  • 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用于胸胁胀痛,疝气,乳核,乳痈,食积腹痛。
  • 胃经 肝经 胆经 果实种子
🌿乳香
  • 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B. sacra Fluek.]、药胶香树B. bhawdajiana Birdw.及野乳香树B. neglecta M. Moore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出的油胶树脂入药。春夏均可采。
  • 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
  • 心经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白木
  • 为芸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
  • 治跌打肿痛,骨折,扭伤,风湿痛,喉痛。①《陆川本草》:"驳骨,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肿痛,骨折,风湿骨痛。"②《常用中草药彩色图谱》:"散瘀行气,活血。"③《广西药植名录》:"治跌打内伤,喉痛。"
  • 肾经 肝经 根茎
🌿凤仙花 ➡ (急性子的别名)
  • 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季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及杂质。
  • 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症瘕痞块,经闭,噎膈。
  •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南星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棠梨 ➡ (挪挪果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挪挪果的树皮和种子。
  • 祛风除湿;健脾止泻。主风湿痹痛;消化不良;霍乱;腹泻;痢疾
  •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透骨草 ➡ (急性子的别名)
  • 本品为凤仙花科植物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 L.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季果实即将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果皮及杂质。
  • 破血软坚,消积。用于症瘕痞块,经闭,噎膈。
  •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加皮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 肾经 肝经 根茎
🌿刺五加 ➡ (五加皮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细柱五加Acanthopanax gracilistylus W.W. Smith的干燥根皮。夏、秋二季采挖根部,洗净,剥取根皮,晒干。
  • 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用于风湿痹痛,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乏力,水肿,脚气。
  • 肾经 肝经 根茎
🌿益智仁
  •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①《广志》:"含之摄涎秽。"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加皮 ➡ (刺三甲的别名)
  •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③《本草求原》:"止热咳。"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散跌损瘀血。"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风湿麻木。"⑥《天宝本草》:"治偏正头风。"⑦《四川中药志》:"涂刀伤,生肌。"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咳嗽,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止咳。"⑩《广西中草药》:"散瘀止痛。治跌打,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