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23味药材
🌿联珠果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刺木果 ➡ (刺玫果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山刺玫、光叶山刺玫的果实。
  • 健脾消食;活血调经;敛肺止咳。主消化不良;食欲不振;脘腹胀痛;腹泻;月经不调;痛经;动脉粥样硬化;肺结咳嗽
  • 胃经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锦灯笼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香圆 ➡ (香橼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 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大灰条 ➡ (软蒺藜的别名)
  • 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8~9月采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后备用。
  • 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①《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②《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寒藨 ➡ (蓬蘽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
  • 补肝肾,缩小便。治多尿,头目眩晕。①《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②《别录》:"疗暴中风,身热大惊。"③《唐本草》:,"耐寒湿,好颜色。"④《日用本草》:"缩小便,黑白发。"⑤《医林纂要》:"补肺,去寒。"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碱灰菜 ➡ (软蒺藜的别名)
  • 为藜科植物西伯利亚滨藜的果实。8~9月采收,割取全草,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后备用。
  • 祛风,活血,清肝,明目。治结合膜炎,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①《山东中草药手册》:"散风,明目。治结合膜炎,风疹瘙痒。"②《内蒙古中草药》:"清肝明目,祛风活血,消肿。治头痛,皮肤瘙痒,肿毒,乳汁不通。"③《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平肝明目。治恶血症结,头痛,咳逆,皮肤风痒,喉痹,疮痒,肿毒。"
  •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红踯躅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色柰 ➡ (林檎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林檎的果实。
  • 止渴,化滞,涩精。治消渴,泻痢,遗精。①《千金·食治》:"止渴。"②《食疗本草》:"止消渴。""主谷痢,泄精。"③《本草拾遗》:"主水痢,去烦热。"④《日华子本草》:"下气,治霍乱肚痛,消痰。"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冷积痞块,中气不足,似疟非疟。化一切风痰气滞。"⑥《医林纂要》:"止渴,除烦,解暑,去瘀。"
  • 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天灯笼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金灯笼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山归来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药枣 ➡ (山茱萸的别名)
  •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的干燥成熟果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干燥。
  • 补益肝肾,涩精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痿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珠红 ➡ (杨梅的别名)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灯盏红花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包铃子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钩缘干 ➡ (香橼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枸橼Citrus medica L.或香圆(西南香圆)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香圆亦可整个或对剖两半后,晒干或低温干燥。
  • 舒肝理气,宽中,化痰。用于肝胃气滞,胸胁胀痛,脘腹痞满,呕吐噫气,痰多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陵蘽 ➡ (蓬蘽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灰白毛莓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收。
  • 补肝肾,缩小便。治多尿,头目眩晕。①《本经》:"主安五脏,益精气,长阴令坚,强志倍力,有子。"②《别录》:"疗暴中风,身热大惊。"③《唐本草》:,"耐寒湿,好颜色。"④《日用本草》:"缩小便,黑白发。"⑤《医林纂要》:"补肺,去寒。"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秤砣梨
  • 猕猴桃科猕猴桃属植物革叶猕猴桃Actinidia coriacea (Finet et Gagnep.) Dunn,以果实及根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 根:行气活血。用于跌打损伤,腰背疼痛,内伤吐血。果:抗肿瘤。用于治肿瘤。
  • 肝经 根茎 果实种子
🌿鬼灯笼 ➡ (挂金灯的别名)
  • 为茄科植物酸浆的宿萼或带有成熟果实的宿萼。秋季果实成熟、宿萼呈红色或红黄色时摘下,去掉果实或连同果实一起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治骨蒸劳热,咳嗽,咽喉肿痛,黄疸,水肿,天泡湿疮。①《本经》:"(主)产难。"②《别录》:"治烦热,定志益气,利水道。"③陶弘景:"小儿食之能除热,亦主黄疸。"④《嘉佑本草》:"主骨蒸。"⑤《滇南本草》:"利小便,治五淋、玉茎痛。攻疮毒,治腹痈,破血,破气。"⑥《南京民间药草》:"治喉痛及肿。"⑦《中药材手册》:"清肺胃热,消郁结,止喉痛。治咽肿,锁缠喉风,一切疮肿,妇女血崩。"
  •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