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10味药材
🌿过街 ➡ (蜇虫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 肝经 动物
🌿壁茧 ➡ (壁钱的别名)
  • 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得。
  •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牙龈溃疡,鼻衄及金疮出血。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蚧巴子 ➡ (蟾蜍的别名)
  • 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或黑眶蟾蜍等的全体。夏、秋捕捉。捕得后,先采去蟾酥,然后将蟾蜍杀死,直接晒干(东北、华北);或杀死后除去内脏将体腔撑开晒干(华东、中南、华南)。这种干燥蟾蜍,商品称为"干蟾",除去内脏的商品习称"干蟾皮"。
  • 破症结,行水湿,化毒,杀虫,定痛。治疔疮,发背,阴疽瘰疬,恶疮,症瘕癖积,臌胀,水肿,小儿疳积,慢性气管炎。①《四民月令》:"治恶疮疽。"②《别录》:"疗阴蚀,疽疠,恶疮,猘犬伤疮。"③陶弘景:"人得温病,斑出困者,生食一两枚。""烧灰敷疮。"④《药性论》:"杀疳虫,治鼠漏恶疮。烧灰敷一切有虫恶痒滋胤疮。"⑤《本草拾遗》:"主温病生斑者,取一枚,生捣绞取汁服之,亦烧末服;主狂犬咬发狂欲死,作脍食之,频食数顿。"⑥《日华子本草》:"破癥结,治疳气,小儿面黄癖气。"⑦《本草蒙筌》:"治小儿洞泻下痢,炙研水调吞之;疗大人跌扑损伤,活捣泥烂罯上;风淫生癣,烧灰和猪脂敷;煨熟啖,杀疳蚀成癖。"⑧《纲目》:"洽一切五疳八痢,肿毒,破伤风病,脱肛。"⑨《本草正》:"消癖气积聚,破坚癥肿胀。"⑩《本草备要》:"发汗退热,除湿杀虫。"⑾《医林纂要》:"能散,能行,能渗,能软,而锐于攻毒。主治痈疽疔毒,杀小儿疳积。剖其腹合肿毒上,三易则毒可消。"⑿《本草再新》:"治疮疽发背,小儿脾胃不和,肝旺火甚,动风惊厥。"⒀《随息居饮食谱》:"清热杀虫,消疳化毒,平惊散癖,行湿除黄。"⒁《山东中草药手册》:"强心利尿,镇痛。治水肿腹水。"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地乌龟 ➡ (蜇虫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 肝经 动物
🌿吐铁
  • 为泊螺科动物泥螺的肉。5~9月间,于海滩上捕取。
  • 补肝肾,益精髓,明目,生津,润燥。①《本草从新》:"补肝肾,益精髓,明耳目。"②《医林纂要》:"除烦醒酒。"③《纲目拾遗》:"润喉燥,生津。"
  • 肺经 肝经 动物
🌿大田螺 ➡ (田螺的别名)
  •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田螺科田螺Viviparus chinensis (Gray),以外壳、肉入药。
  • 清热,利水,止渴。主治小便赤涩,痔疮,浮肿等症。
  • 脾经 肝经 膀胱经 动物
🌿海浮石
  • 药材分海浮石和海石花两类。海浮石为火山喷发出的岩浆所形成的石块;海石花为胞科动物脊突苔虫Costazia aculeata Canu et Bassler或瘤苔虫Costazia costazii Audouin的干燥骨骼。海浮石全年可采,自海中捞出,拣净晒干。海石花夏秋自海中捞出,清水洗去盐质及泥沙,晒干。
  • 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用于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支气管炎,淋巴结结核。
  • 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黄蛞蝓 ➡ (蛞蝓的别名)
  •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蛞蝓科大蛞蝓Limax maximus L.;黄蛞蝓L. flavus L.;野蛞蝓Agriolimax agrestis L.;双线粘液蛞蝓Phiolomycus bilineatus (Benson)。以全体入药。
  • 疏风,镇静,固脱,解毒。主治热疮肿毒,支气管喘息,痔疮肿毒,脱肛等。
  •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鸱鸺
  • 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 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①《纲目》:"治疟疾。"②《本经逢原》:"治劳瘵。"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 心经 肝经 动物
🌿猴枣
  • 为猴科动物猕猴等内脏的结石。
  • 消痰镇惊,清热解毒。治痰热喘嗽,小儿惊痫,瘰疬痰核。①《中国医学大辞典》:"治惊痫,小儿急惊,痰厥,热痰。疗痈疽,瘰疬,痰核,横痃。"②《饮片新参》:"治虚喘,化痰纳气,治惊痫。"
  • 心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壁蟢窝 ➡ (壁钱的别名)
  • 壁钱科动物壁钱虫Uroctea compactilis Koch,以活个体或所结的卵囊入药。四季可采,开水烫死,晒干或焙干即得。
  • 清热解毒,止血。用于咽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牙龈溃疡,鼻衄及金疮出血。
  •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钩鵅 ➡ (鸱鸺的别名)
  • 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 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①《纲目》:"治疟疾。"②《本经逢原》:"治劳瘵。"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 心经 肝经 动物
🌿油 ➡ (射尿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树娃科动物斑腿树蛙的全体。
  • 化瘀止血接骨续筋。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骨折
  • 肾经 肝经 动物
🌿盖子虫 ➡ (蜇虫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鳖镰科动物地鳖或冀的雌虫全体。
  • 破血逐瘀;续筋接骨。主血瘀经闭,症瘕积块;跌打瘀肿;筋骨骨折;木舌重舌
  • 肝经 动物
🌿羖羊角
  • 为牛科动物雄性山羊或雄性绵羊的角。
  • 清热,镇惊,明目,解毒。治小儿惊痫,风热头痛,烦闷,吐血,青盲,肿毒。①《本经》:"主青盲,明目,杀疥虫,止寒泄,止惊悸。"②《别录》:"疗百节中结气,风头痛,及吐血,妇人产后余痛。"③《药性论》:"治产后恶血,烦闷,烧灰,酒服之。又治小儿惊痫。"④《食疗本草》:"烧角作灰,治漏下恶血。"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呼咵鹰 ➡ (鸱鸺的别名)
  • 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 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①《纲目》:"治疟疾。"②《本经逢原》:"治劳瘵。"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 心经 肝经 动物
🌿蛏肉
  • 为竹蛏科动物缢蛏的肉。全年可以捕捉;捕得后,剥去外壳,洗净,鲜用或晒制为蛏干。
  • 补阴,清热,除烦。治产后虚损,烦热口渴,湿热水肿,痢疾。①《嘉佑本草》:"补虚,主冷痢。煮食之,主妇人产后虚损,胸中邪热烦闷气。"②《本草从新》:"补阴,主热痢。"③《医林纂要》:"解渴醒酒,除烦去热。""干食,补心滋阴。"④《泉州本草》:"清热解毒,利小便,消水肿,退胸中邪热。主治湿热水肿,中暑血痢。"
  • 心经 肾经 肝经 动物
🌿海兔粉 ➡ (海粉的别名)
  • 软体动物门腹足纲海兔科海兔Notarchus (Bursatella) leachii cirrosus Stimpson [N. (B) leachii freeri (Griffin)],以卵群带入药。
  • 解血热,止鼻血,降炎火。治眼部炎症。
  • 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大蓑蛾 ➡ (大避债蛾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蓑蛾科(避债蛾科)动物大避债蛾活体幼虫伤断处流出的黄色体液。
  • 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主痈肿疮毒
  • 心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上甲 ➡ (鳖甲的别名)
  • 本品为鳖科动物鳖 Trionyx sinensis Wiegmann的背甲。全年均可捕捉,以秋、冬二季为多,捕捉后杀死,置沸水中烫至背甲上的硬皮能剥落时,取出,剥取背甲,除去残肉,晒干。
  • 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
  • 肾经 肝经 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