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4味药材
🌿梓皮 ➡ (梓白皮的别名)
  • 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
  • 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①《本经》:"主热,去三虫。"②《别录》:"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③《日华子本草》:"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④《纲目》:"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啘,煮汁饮之。"
  • 胃经 胆经 根茎
🌿黄地榆 ➡ (虎杖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 肺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细叶路鸡 ➡ (孔雀尾的别名)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山茶根 ➡ (黄芩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用于湿温、暑温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动不安。
  •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胆经 小肠经 根茎
🌿土杜促 ➡ (梓白皮的别名)
  • 为紫葳科植物梓的根皮或树皮的韧皮部。根皮于春、夏两季挖采,洗去泥沙,将皮剥下,晒干。
  • 清热,解毒,杀虫。治时病发热,黄疸,反胃,皮肤瘙痒,疮疥。①《本经》:"主热,去三虫。"②《别录》:"疗目中疾。""主吐逆胃反,去三虫,小儿热疮,身头热烦,蚀疮,汤浴之,并封薄、散敷。"③《日华子本草》:"煎汤洗小儿壮热,一切疮疥,皮肤瘙痒。"④《纲目》:"治温病复感寒邪,变为胃啘,煮汁饮之。"
  • 胃经 胆经 根茎
🌿花斑竹 ➡ (虎杖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 肺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马尾黄连 ➡ (马尾连的别名)
  • 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出,剪去地上茎叶,洗去泥土,晒干。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马尾连
  • 为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叶唐松草Thalictrum foliolosum DC. 及高原唐松草T.cultratum Wall.[T. deciternatum Boiv],以根部入药。春、秋季将根挖出,剪去地上茎叶,洗去泥土,晒干。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肠炎,痢疾,黄疸,目赤肿痛。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酸筒杆 ➡ (虎杖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 肺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细叶野鸡尾 ➡ (孔雀尾的别名)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孔雀尾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水麻 ➡ (水杨柳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水柳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①《广西药植名录》:"利尿。治跌打,溃疡,痔疮,淋病,梅毒,膀胱结石,胆囊结石。"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利胆,消炎,解毒。治急、慢性肝炎。"
  •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根茎
🌿山龙胆 ➡ (龙胆的别名)
  • 为龙胆科植物龙胆或三花龙胆的根及根茎。春、秋均可采收,以秋季采收质量为佳。采挖后,除去茎叶,洗净,晒干。
  • 泻肝胆实火,除下焦湿热。治肝经热盛,惊痫狂躁,乙型脑炎,头痛,目赤,咽痛,黄疸,热痢,痈肿疮疡,阴囊肿痛,阴部湿痒。用于湿热黄疽、阴肿阴痒、带下、湿疹瘙痒、耳聋、胁痛、口苦、惊风抽搐。
  •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见血生 ➡ (孔雀尾的别名)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茈胡 ➡ (柴胡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细杨柳 ➡ (水杨柳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水柳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①《广西药植名录》:"利尿。治跌打,溃疡,痔疮,淋病,梅毒,膀胱结石,胆囊结石。"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利胆,消炎,解毒。治急、慢性肝炎。"
  •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根茎
🌿大叶蛇总管 ➡ (虎杖的别名)
  • 本品为蓼科植物虎杖 Polygonum cuspidatum Sieb. et Zucc.,的干燥根茎和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趁鲜切短段或厚片,晒干。
  • 祛风利湿,散瘀定痛,止咳化痰。用于关节痹痛,湿热黄疸,经闭,症瘕,水火烫伤,跌扑损伤,痈肿疮毒,咳嗽痰多。
  • 肺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箭头草 ➡ (地丁的别名)
  • 为堇菜科植物紫花地丁、犁头草;豆科植物米口袋、小米口袋或龙胆科植物华南龙胆的带根全草。
  • 清热利湿,解毒消肿。治疔疮,痈肿,瘰疬,黄疸,痢疾,腹泻,目赤,喉痹,毒蛇咬伤。①《滇南本草》:"破血,解痈疽疥癞,九种痔疮,诸疮毒症。"②《纲目》:"主治一切痈疽发背,疔肿瘰疬,无名肿毒,恶疮。"③《本草求原》:"凉血,消肿毒。治血热筋痿,敷疮妙。"④《岭南采药录》:"作泻药及吐药。"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外用拔毒消肿。治目赤肿痛,麦粒肿,疗疮肿毒,乳痈,肠炎腹泻,毒蛇咬伤。"⑥苏医《中草药手册》:"治一切化脓性感染,毒蛇咬伤,淋巴结核,黄疸,肾炎,膀胱炎,关节肿痛,便血,鼻出血,眼结膜炎,前列腺炎。"
  • 心经 脾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茹草 ➡ (柴胡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或狭叶柴胡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的干燥根。按性状不同,分别习称“北柴胡”及“南柴胡”。春、秋二季采挖,除去茎叶及泥沙,干燥。
  • 和解表里,疏肝,升阳。用于感冒发热,寒热往来,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官脱垂,脱肛。
  •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水杨梅 ➡ (水杨柳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水柳的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
  • ①《广西药植名录》:"利尿。治跌打,溃疡,痔疮,淋病,梅毒,膀胱结石,胆囊结石。"②《云南中草药选》:"清热,利胆,消炎,解毒。治急、慢性肝炎。"
  •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