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08味药材
🌿皮撮珍珠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鱼尾花 ➡ (扛板归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⑨《闽东本草》,"治龋齿。"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白鹅脂 ➡ (白鹅膏的别名)
  • 为鸭科动物鹅的脂肪。
  • 润皮肤,消痈肿。治皮肤皴裂。①《别录》:"主耳卒聋,以灌之。"②《日华子本草》:"润皮肤。"③《纲目》:"治唇沈,手足皴裂。消痈肿,解礜石毒。"④《本草从新》:"祛风,润燥。"⑤《医林纂要》:"治癣秃店疥。"
  • 心经 小肠经 动物
🌿姜荆叶 ➡ (黄荆叶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九层皮 ➡ (凤眼果的别名)
  • 为梧桐科植物苹婆的种子。
  • 温胃,杀虫。治虫积腹痛,翻胃吐食,疝痛。①姚可成《食物本草》:"治脏腑生虫及小儿食泥土,腹痛,癖块积硬。养肝胆,明目去翳,止咳退热,解利风邪,消烦降火。"②《生草药性备要》:"治小儿生天婆究(小儿烂头疡)煅存性,开油搽;消热气,煲肉食。"
  • 胃经 大肠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毛水蚁 ➡ (天青地白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日本鼠曲草的全草。花后采收,晒干。
  • 解表,清热,明目,利尿。治感冒,咳嗽,头痛,喉痛,目赤翳障,小便热闭,淋浊,白带,痈肿,疔疮。①《分类草药性》:"治咽喉火痛,白浊,崩带。和肝食能明目。"②《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肝,利尿解热。"③《广西中药志》:"治一切眼科内外障,金疮伤口。"④《四川中药志》:"治咳嗽痰多,风寒骨节疼痛。"⑤《湖南药物志》:"治百日咳,白带。"⑥《闽东本草》:"祛风解表,化痰止咳。治伤风感冒,头痛目赤,咳嗽。"
  • 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犁头藤 ➡ (扛板归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⑨《闽东本草》,"治龋齿。"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凤梨草 ➡ (蓬莱草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过江藤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痛乳蛾,痈疽肿毒,热痢,淋病,牙疳,带状疱疹。①《国药的药理学》:"消肿止痛。内服治月经不顺及淋病。"②《泉州本草》:"清热,祛风,解毒。治痈疽肿毒,咽喉肿痛,热痢,疯狗咬伤等证。"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霹雳木 ➡ (扛板归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⑨《闽东本草》,"治龋齿。"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藈姑 ➡ (壶卢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 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①陶弘景:"利水道。"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血布袋 ➡ (铁苋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铁苋菜的全草。5~7月间采收,除去泥土,晒干。
  • 清热,利水,杀虫,止血。治痢疾,腹泻,咳嗽吐血,便血,子宫出血,疳积,腹胀,皮炎,湿疹,创伤出血。①《植物名实图考》:"为刀创要药。"②《草木便方》:"止泻痢,治虚热,牙痛腮肿,二便热结。"③《天宝本草》:"利水通淋,走小肠。红痢用酒下,白痢煎茶下。"④《四川中药志》:"清热,利二便。治腹泻,痢疾腹痛及食积饱胀。"⑤《本草推陈》:"止血。适用于吐血、下血,刀疮,跌打伤等。"⑥《中国药植图鉴》:"鲜草捣烂涂,治皮肤病;煎服,镇咳,治肺病。"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白竻 ➡ (扛板归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⑨《闽东本草》,"治龋齿。"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毛蕊铁线莲 ➡ (小木通的别名)
  • 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丝瓜花Clematis lasiandra Maxim.,以茎藤入药。秋季采收,晒干切片。
  • 舒筋活血,祛湿止痛,解毒利尿。用于筋骨疼痛。外用治无名肿毒。
  • 心经 小肠经 茎木
🌿苦舌草 ➡ (蓬莱草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过江藤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痛乳蛾,痈疽肿毒,热痢,淋病,牙疳,带状疱疹。①《国药的药理学》:"消肿止痛。内服治月经不顺及淋病。"②《泉州本草》:"清热,祛风,解毒。治痈疽肿毒,咽喉肿痛,热痢,疯狗咬伤等证。"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地扭子 ➡ (节节花的别名)
  • 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 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下血,淋病,痈疽肿毒,湿疹。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疮。"②《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⑤《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⑥《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 心经 小肠经 根茎 全草
🌿虾蠊菜 ➡ (节节花的别名)
  • 为苋科植物莲子草的全草或带根全草。夏季采收,晒干。
  • 清热,利尿,解毒。治咳嗽吐血,痢疾,肠风下血,淋病,痈疽肿毒,湿疹。①《生草药性备要》:"散瘀,消毒,敷疮。"②《植物名实图考》:"洗无名肿毒。"③《福建民间草药》:"消炎止痛,拔毒退肿。"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咳嗽,吐血,下乳。"⑤《四川中药志》:"清火退热,治牙痛,利水,疗肠风下血。"⑥《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消瘀,通淋利小便。治发热口渴,淋症,肠痈,痢疾,外敷痈疽肿毒。"
  • 心经 小肠经 根茎 全草
🌿姜子叶 ➡ (黄荆叶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叶片。夏初未开花时采集净叶,堆叠踏实,使其发汗,倒出晒至半干,再堆叠踏实,待绿色变黑润,再晒至足干。
  • 解表清热,利湿解毒。治感冒,中暑,吐泻,痢疾,疟疾,黄疸,风湿,跌打肿痛,疮痈疥癣。①《救生苦海》:"治九窍出血,捣汁,酒和,服二合。"②《本草求原》:"洗癣疥恶毒。"③《岭南采药录》:"治小儿五疳。煎汤浴身,散热,消疮肿痛。和米炒淬水饮之,止吐泻。"④《广州植物志》:"治久痢,霍乱转筋,脚气肿满。"⑤《贵州民间方药集》:"治痢疾,血淋;利水,治浮肿,黄疽。"⑥《南宁市药物志》:"捣烂酒炒外敷,治跌打,风湿。"⑦《农村常用草药手册》:"解表发汗,消暑止渴。"
  •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血琥珀 ➡ (琥珀的别名)
  • 本品为古代松科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经久凝结而成的碳氢化合物。从地层或煤层中挖出后,除去砂石、泥土等杂质。
  • 镇静,利尿,活血。用于惊风,癫痫,心悸,失眠,小便不利,尿痛,尿血,闭经。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其他部位
🌿芒果核
  •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杧果Mangifera indica L.的果核。
  • 健胃消食;化痰行气。主饮食积滞;食欲不振;咳嗽;疝气;睾丸炎
  • 胃经 小肠经 其他部位
🌿扛板归
  • 为蓼科植物扛板归的全草。秋季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利水消肿,清热,活血,解毒。治水肿,黄疸,泄泻,疟疾,痢疾,百日咳,淋浊,丹毒,瘰疬,湿疹,疥癣。①《物理小识》:"治瘰疬,亦可截疟。"②《生草药性备要》:"止泻,浸疳、疔、痔疮,能散毒。"③王安卿《采药志》:"治翻胃噎膈,疟疾,吐血,便血,喉痹,食积心疼,虚饱腹胀,阴囊肿大,跌打内肭,发背疔疮,乳痈,产后遍身浮肿。"④《纲目拾遗》:"治臌胀、水肿,痞积,黄白疸,疟疾久不愈,鱼口便毒,跌打,一切毒蛇伤。"⑤《植物名实图考》:"行血气、治淋浊。"⑥《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黄水疮。"⑦《南宁市药物志》:"收敛消毒。治痢疾,金疮,湿疹;外用治疥癣。"⑧《四川中药志》:"化管生肌。治气虚头昏,哮喘,眼生云翳,水肿。"⑨《闽东本草》,"治龋齿。"⑩《上海常用中草药》:"治肾炎水肿,风火赤眼,带下,蜂刺。"
  • 肺经 小肠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