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94味药材
🌿杨梅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胡杨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
🌿桂皮
  •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 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龙眼 ➡ (龙眼肉的别名)
  • 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 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桂圆 ➡ (龙眼肉的别名)
  • 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 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黄豆 ➡ (黄大豆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黄色的种子。
  • 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治疳积泻痢,腹胀鼠疫,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出血。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利大肠,消水胀。治肿毒。"②《本草汇言》:"煮汁饮,能润脾燥,故消积痢。"③《本经逢原》:"误食毒物,黄大豆生捣研水灌吐之;诸菌毒不得吐者,浓煎汁饮之。又试内痈及臭毒腹痛,并与生黄豆嚼,甜而不恶心者,为上部有痈脓,及臭毒发痧之真候。"④《贵州民间方药集》:"用于催乳;研成末外敷,可止刀伤出血,及拔疔毒。"
  • 心经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金腰带 ➡ (祖师麻的别名)
  • 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①《陕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秋风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
🌿乳香
  • 橄榄科乳香树属植物乳香树Boswellia carterii Birdw.[B. sacra Fluek.]、药胶香树B. bhawdajiana Birdw.及野乳香树B. neglecta M. Moore等,以其树干皮部伤口渗出的油胶树脂入药。春夏均可采。
  • 活血止痛。用于心腹诸痛,筋脉拘挛,跌打损伤,疮痈肿痛;外用消肿生肌。
  • 心经 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赤木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
🌿龙眼肉
  • 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n Lour.的假种皮。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干燥,除去壳、核,晒至干爽不黏。
  • 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血虚萎黄。
  • 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葛藤 ➡ (山牡丹的别名)
  • 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全年可采。
  •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驳骨,止血,生肌,收敛,清心,润肺,止咳。治内伤。"②《云南中草药》:"补气补血。"
  • 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蟾酥
  •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 心经 动物
🌿天仙子
  •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曝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
  • 心经 胃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大救驾 ➡ (祖师麻的别名)
  • 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①《陕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红内消 ➡ (金刚散的别名)
  • 为葡萄科植物三裂叶蛇葡萄的根或根皮。秋、冬采,晒干。鲜用全年可采。
  • 祛风活络,消肿解毒,止血生肌。治风湿痹痛,跌打损伤,骨折,痈肿疔疮。①《陕西中草药》:"消肿解毒,止血止痛,排脓生肌,祛风湿。治跌打损伤,骨折,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腰腿痛,便血,崩漏,白带。"②治水火烫伤,创伤,呕叶腹泻,慢性溃疡及糜烂性毒气所致的皮肤伤害。(《药学通报》8(2):63,1960)③《云南中医验方》:"止血,止痛,防腐,消炎,拔脓生肌。治骨断破皮,疮疹疼痛,水火烫伤。"④《四川常用中草药》:"治跌打损伤,金创,刀伤,痈疽恶疮肿毒,风毒游丹。"
  • 心经 肝经 根茎
🌿藤续断 ➡ (山牡丹的别名)
  • 为旋花科植物白花银背藤的根皮或全株。全年可采。
  • ①《广西药植名录》:"全株:驳骨,止血,生肌,收敛,清心,润肺,止咳。治内伤。"②《云南中草药》:"补气补血。"
  • 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蛤蟆酥 ➡ (蟾酥的别名)
  • 本品为蟾蜍科动物中华大蟾蜍 Bufo bufo gargarizans Cantor或黑眶蟾蜍B. melanostictus Schneider的干燥分泌物。多于夏、秋二季捕捉蟾蜍,洗净,挤取耳后腺及皮肤腺的白色浆液,加工,干燥。
  • 解毒,止痛,开窍醒神。用于痈疽疔疮,咽喉肿痛,中暑神昏,腹痛吐泻。
  • 心经 动物
🌿暖木 ➡ (垂丝卫矛的别名)
  • 为卫矛科植物垂丝卫矛的茎皮或根。全年可采。
  • ①《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治痢疾初起,骨折损伤,关节酸痛,阴囊湿痒。"②安徽《单方草药选编》:"活血行瘀,通经逐水。治跌打损伤瘀滞作痛,妇女感寒经闭腹痛,腹水臌胀。"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桐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