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89味药材
🌿犁头枫 ➡ (杠香藤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石岩枫的根或茎叶。
  • 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治毒蛇咬伤,风湿痹痛,慢性溃疡。"
  • 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刺拐棒 ➡ (刺五加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 心经 脾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大叶双眼龙根 ➡ (巴豆树根的别名)
  • 大戟科植物巴豆的根茎,植物形态详"巴豆"条。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
  • 治痈疽,疔疮,跌打损伤,蛇伤,风湿痹痛,胃痛。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温中散寒,祛风消肿。"
  • 心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西湖柳 ➡ (西河柳的别名)
  • 本品为柽柳科植物柽柳Tamarix chinensis Lour. 的干燥细嫩枝叶。夏季花未开时采收,阴干。
  • 散风,解表,透疹。用于麻疹不透,风湿痹痛。
  • 心经 胃经 肺经 茎木
🌿桂通 ➡ (桂心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即桂心也。
  • 一切风气,补五痨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消瘀血、破癖症瘕、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 心经 心包经 茎木
🌿丢了棒 ➡ (秋枫木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重阳木的根、树皮、枝叶。夏、秋采收。
  • ①《陆川本草》:"枝叶及皮:驱风,活血,消肿。治风湿骨痛。"②《泉州本草》:"叶:行气活血,消肿败毒。治气血郁结,痈疽疮疡。"③《广西药植名录》:"根:治红白痢疾。"
  • 心经 根茎 茎木
🌿牡丹三七 ➡ (草绣球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种植物草绣球的根茎。夏、秋采收。
  • 江西《草药手册》:"用于跌打损伤。"
  • 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姜七 ➡ (姜三七的别名)
  • 姜科姜七属植物姜三七Stahlianthus involucratus (King)Craib,以根状茎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风湿骨痛,吐血衄血,月经过多;外用治虫蛇咬伤,外伤出血。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苦草子 ➡ (茺蔚子的别名)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Leonurus japonicus Houtt.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地上部分,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活血调经,清肝明目。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目赤翳障,头晕胀痛。
  • 心经 肝经 心包经 茎木 果实种子
🌿白花臭草 ➡ (胜红蓟的别名)
  • 菊科胜红蓟属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以全草或叶及嫩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崩漏,肾结石,膀胱结石;外用治湿疹,鹅口疮,痈疮肿毒,蜂窝织炎,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
  • 心经 肺经 心包经 茎木 全草
🌿天蒙 ➡ (海芋的别名)
  • 天南星科海芋属植物海芋Alocasia odora (Roxb.) K. Koch的根状茎。全年可采,去外层粗皮,鲜用或切片晒干。
  • 清热解毒,消肿。用于感冒,肺结核,肠伤寒;外用治虫、蛇咬伤,疮疡肿毒。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春根藤 ➡ (穿根藤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匍匐九节的枝、叶或全株。全年可采,割取枝叶,晒干。
  • 祛风湿,壮筋骨,止痛,消肿。治风湿关节痛,咽喉肿痛,痈肿,疥疮。①《广州植物志》:"煎服或浸酒饮,壮筋骨,消风湿。"②《广东中药》:"强壮剂,治腰痛;又为通经镇痛药,能消散疮,去喉头肿痛;又可治腰部骨节痛及关节疼痛。"③《广西药植名录》:"全株:治头痛、气痛、小儿疳积。茎、叶:消炎,解毒,去腐,接骨,祛风湿,治跌伤。"④《广东中草药》:"全草:祛风止痛,舒筋活络。"
  • 心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枝花头 ➡ (蚤休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七叶一枝花、金线重楼及其数种同属植物的根茎。全年可采。挖取根茎,洗净,削去须根,晒干或烘干。
  • 清热解毒,平喘止咳,熄风定惊。治痈肿,疔疮,瘰疬,喉痹,慢性气管炎,小儿惊风抽搐,蛇虫咬伤。①《本经》:"主惊痫,摇头弄舌,热气在腹中,癫疾,痈疮,阴蚀,下三虫,去蛇毒。"②《唐本草》:"醋摩疗痈肿,敷蛇毒。"③《日华子本草》:"治胎风搐手足,能吐泻瘰疬。"④《滇南本草》:"消诸疮,无名肿毒,利小便。"⑤《纲目》:"去疟疾寒热。"⑥《生草药性备要》:"补血行气,壮精益肾,能消百毒。"⑦《本草求原》:"益脾汁,升胃之清气,上行于肺,以益血行气壮精益肾,已痨嗽内伤。活血,止血,消肿,解毒。"⑧《分类草药性》:"治痔、疔疮。"⑨《现代实用中药》:"治扁桃体炎。"
  • 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葖子 ➡ (莱菔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新鲜根。冬季挖取鲜根,去茎叶,洗净。
  • 消积滞,化痰热,下气,宽中,解毒。治食积胀满,痰嗽失音,吐血,衄血,消渴,痢疾,偏正头痛。①《别录》:"主利五脏,益气。"②《唐本草》:"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气,消谷,去痰癖;生捣汁服,主消渴。"③孟诜:"甚利关节,除五脏中风,练五脏中恶气。"④《四声本草》:"凡人饮食过度,生嚼咽之便消,亦主肺嗽吐血。"⑤《食性本草》:"行风气,去邪热气。""花:明目。"⑥《日华子本草》:"能消痰止咳;治肺痿吐血;温中,补不足,治劳瘦咳嗽,和羊肉、鲫鱼煮食之。"⑦《日用本草》:"宽胸膈,利大小便。熟食之,化痰消谷;生啖之,止渴宽中。"⑧汪颖《食物本草》:"生捣服,治噤口痢。"⑨《本草会编》:"杀鱼腥气,治豆腐积。"⑩《纲目》:"主吞酸,化积滞,解酒毒,散瘀血,甚效。末服治五淋;丸服治白浊;煎汤洗脚气;饮汁治下痢及失音,并烟熏欲死;生捣涂打扑、汤火伤。"⑾《本草求真》:"解附子毒。"⑿《随息居饮食谱》:"治咳嗽失音,咽喉诸病;解煤毒、茄子毒。熟者下气和中,补脾运食,生津液,御风寒,已带浊,泽胎养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黄杨皮 ➡ (祖师麻的别名)
  • 为瑞香科植物黄瑞香的根皮或茎皮。全年可采。
  • 祛风除湿,止痛散瘀。治风湿痹痛,四肢麻木,头痛,胃痛,跌打损伤。①《陕西中药志》:"止痛,散血,补血,有麻醉性。用于跌打损伤,周身疼痛,头痛,心胃痛,腰腿痛。又治四肢麻木。"②《陕西中草药》:"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治感冒,风湿疼痛,中风麻木,半身不遂,皮肤痒疹。"
  • 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胜红药 ➡ (胜红蓟的别名)
  • 菊科胜红蓟属植物藿香蓟Ageratum conyzoides L.,以全草或叶及嫩茎入药。夏秋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止痛,止血,排石。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喉炎,急性胃肠炎,胃痛,腹痛,崩漏,肾结石,膀胱结石;外用治湿疹,鹅口疮,痈疮肿毒,蜂窝织炎,下肢溃疡,中耳炎,外伤出血。
  • 心经 肺经 心包经 茎木 全草
🌿昌阳泥菖蒲 ➡ (水菖蒲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的根茎。
  • 化痰开窍;除湿健胃;杀虫止痒。主痰厥昏迷;中风;癫痫;惊悸健忘;耳鸣耳聋;食积腹痛;痢疾泄泻;风湿疼痛;湿疹;疥疮
  • 心经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桂辛 ➡ (桂心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皮及枝皮。一般于8~10月间,选择桂树,按一定阔度剥取树皮,肉桂加工过程中检下的边条,除去栓皮,即桂心也。
  • 一切风气,补五痨七伤,通九窍,利关节,益精明目,暖腰膝。治风痹骨节挛缩、续筋骨、生肌肉、消瘀血、破癖症瘕、内托痈疽痘疮、能引血化汗化脓、解蛇蝮毒。
  • 心经 心包经 茎木
🌿臭草 ➡ (缬草的别名)
  •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缬草Valeriana officinalis L.及黑水缬草V. amurensis P. Smir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季采集,去净秧苗及泥土,晒干。
  • 安神,理气,止痛。用于神经衰弱,失眠,癔病,癫痫,胃腹胀痛,腰腿痛,跌打损伤。
  • 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山葫芦 ➡ (独脚乌桕的别名)
  • 为葡萄科植物白粉藤的根及茎藤。秋、冬采挖。
  • 清热解毒,散结,行血。治肾炎,痈疽疮疡,淋巴结结核,跌打损伤。①《陆川本草》:"行血破积。治跌打损伤,暗伤积血。"②《南宁市药物志》:"杀菌,埋口,生肌。治远年烂疮,久不收口。"③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散结消肿,清热止痛。治淋巴结结核,肾炎,痈疽疮疡,毒蛇咬伤。"
  • 心经 肾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