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99味药材
🌿角鸱 ➡ (鸱鸺的别名)
  • 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 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①《纲目》:"治疟疾。"②《本经逢原》:"治劳瘵。"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 心经 肝经 动物
🌿万年草 ➡ (佛甲草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夏、秋季采。
  •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犁头草 ➡ (铧头草的别名)
  • 为堇菜科植物白花地丁、长萼堇菜或尼泊尔堇菜的全草或带根全草。2~7月有花果时采收。
  • 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治肠痈,疔疮,红肿疮毒,黄疸,淋浊,目亦生翳。①《草木便方》:"治月瘕胀满,刀斧伤。"②《分类草药性》:"去风火,消毒肿疔疮,散瘀血。"③《四川中药志》:"通经,消肿,解毒。治红肿疮毒,疔疮及淋浊。"④《南宁市药物志》:"清热解毒。治阳黄,肠痈,疔疮,热毒。"⑤《广西中药志》:"治眼疾及瘩背。"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贯钟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蓬莱草
  • 为马鞭草科植物过江藤的全草。夏、秋采收,鲜用或晒干。
  • 祛风,清热,消肿,解毒。治咽痛乳蛾,痈疽肿毒,热痢,淋病,牙疳,带状疱疹。①《国药的药理学》:"消肿止痛。内服治月经不顺及淋病。"②《泉州本草》:"清热,祛风,解毒。治痈疽肿毒,咽喉肿痛,热痢,疯狗咬伤等证。"
  • 心经 肺经 小肠经 全草
🌿竻子 ➡ (马甲子根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
  • 祛风湿,散痪血,解毒。治喉痛,肠风下血,风湿痛,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痛。"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散瘀血,消肿。"③《四川中药志》:"除寒活血,发表解毒,消肿。治心腹疼痛。"④《贵州草药》:"祛风湿,治劳伤,解毒。"
  • 心经 肺经 根茎
🌿水瓜 ➡ (王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 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 心经 肾经 果实种子
🌿濮瓜 ➡ (冬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冬瓜的果实。夏末、秋初,果实成熟时采摘。
  • 利水,消痰,清热,解毒。治水肿,胀满,脚气,淋病,痰吼,咳喘,暑热烦闷,消渴,泻痢,痈肿,痔漏;并解鱼毒,酒毒。①《别录》:"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②陶弘景:"解毒,消渴,止烦闷,直捣绞汁服之。"③孟诜:"益气耐老,除胸心满,去头面热。"④《日华子本草》:"除烦。治胸膈热,消热毒痈肿;切摩痱子。"⑤《本草图经》:"主三消渴疾,解积热,利大、小肠。"⑥《本草衍义》:"患发背及一切痈疽,削一大块置疮上,热则易之,分散热毒气。"⑦《日用本草》:"瘥五淋。"⑧《滇南本草》:"治痰吼,气喘,姜汤下。又解远方瘴气,又治小儿惊风。""润肺消热痰,止咳嗽,利小便。"⑨《本草再新》:"清心火,泻脾火,利湿去风,消肿止渴,解暑化热。"⑩《随息居饮食谱》:"清热,养胃生津,涤秽治烦,消痈行水,治胀满,泻痢霍乱,解鱼、酒等毒。""亦治水肿,消暑湿。"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膀胱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半支莲 ➡ (马牙半支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的全草。夏、秋收采。
  • 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热,利水和血。治肠痈,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风痹,跌扑,黄疸。擦汗斑尤妙。"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热病,吐血,衄血,下血,红崩及疮毒红肿。"
  • 心经 肝经 全草
🌿杜瓜 ➡ (王瓜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王瓜的果实。
  • 清热,生津,消瘀,通乳。治消渴,黄疸,噎膈反胃,经闭,乳汁滞少,痈肿,慢性咽喉炎。①《日用本草》:"止热躁大渴,消肿毒,除黄疸,行乳汁,通经水。"②《医学入门》:"治噎膈。"
  • 心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贯节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牛耳大黄
  • 为蓼科酸模属植物牛耳酸模Rumex nepalensis Spreng.,以根、叶入药。秋季采集,分别晒干备用。
  • 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便,杀虫。用于肺结核咳血,急性肝炎,痢疾,便秘,功能性子宫出血,痔疮出血,痈疖疮疡;外用治腮腺炎,神经性皮炎,疥癣,烧伤,外伤出血。
  • 心经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铁指甲 ➡ (佛甲草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夏、秋季采。
  •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鬼鸠 ➡ (鸱鸺的别名)
  • 为鸱鸮科动物红角鸮等的肉或骨。
  • 祛风,定惊,解毒。治眩晕,癫痫、瘰疬、疟疾、噎食。①《纲目》:"治疟疾。"②《本经逢原》:"治劳瘵。"③《吉林中草药》:"解毒,定惊。治鼠疮,噎食,羊痫风。"
  • 心经 肝经 动物
🌿旱半支 ➡ (马牙半支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凹叶景天的全草。夏、秋收采。
  • 清热解毒,止血,利湿。治痈肿,疔疮,吐血,衄血,血崩,带下,瘰疬,黄疸,跌扑损伤。①《纲目拾遗》:"消痈肿,治湿热,利水和血。治肠痈,痔漏,蛇咬,疔疽,便毒,风痹,跌扑,黄疸。擦汗斑尤妙。"②《四川中药志》:"清热解毒。治热病,吐血,衄血,下血,红崩及疮毒红肿。"
  • 心经 肝经 全草
🌿狗牙瓣 ➡ (佛甲草的别名)
  • 为景天科植物佛甲草的全草。夏、秋季采。
  • 清热,消肿,解毒。治咽喉肿痛,痈肿,疔疮,丹毒,烫伤,蛇咬伤,黄疸,痢疾。①《本草图经》:"烂研如膏,以贴汤火疮毒。"②《纲目拾遗》:"治痈疔,便毒,黄疸,喉癣。"③《岭南采药录》:"治红、白痢疾,水煎服;捣烂敷疮散毒。"④《广州植物志》:"捣汁服能退热,止渴,止赤、白痢;作含漱药能消咽喉口舌肿;滴眼能消肿和角膜生斑翳。"⑤《贵阳民间药草》:"清湿热,解火毒。外敷鸡眼。"⑥《本草推陈》:"对于各种化脓病发热烦闷,脓毒病(疔疮走黄),毒蛇伤,血中毒,大量鲜草捣汁饮,有急救解毒之功。"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红母猪藤 ➡ (乌蔹莓的别名)
  •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或鲜用。
  • 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腮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心经 胃经 肝经 全草
🌿丝叶 ➡ (油柑叶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油柑的叶片,夏、秋采收。
  • 治皮肤湿疹,疔疮,痔漏。①《岭南采药录》:"患疳疗毒。煎水洗。"②《陆川本草》:"杀菌去腐。治口烂,绣球风及疳、疔、漏、痔。"③《南宁市药物志》:"敷蜈蚣咬伤。"
  • 心经 大肠经 肝经
🌿白棘 ➡ (马甲子根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
  • 祛风湿,散痪血,解毒。治喉痛,肠风下血,风湿痛,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痛。"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散瘀血,消肿。"③《四川中药志》:"除寒活血,发表解毒,消肿。治心腹疼痛。"④《贵州草药》:"祛风湿,治劳伤,解毒。"
  • 心经 肺经 根茎
🌿鸟刺仔 ➡ (马甲子根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马甲子的根。10~11月采根,切片晒干。
  • 祛风湿,散痪血,解毒。治喉痛,肠风下血,风湿痛,跌打损伤。①《植物名实图考》:"治喉痛。"②《分类草药性》:"治一切跌打损伤,散瘀血,消肿。"③《四川中药志》:"除寒活血,发表解毒,消肿。治心腹疼痛。"④《贵州草药》:"祛风湿,治劳伤,解毒。"
  • 心经 肺经 根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