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499味药材
🌿三七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 (Burk.)F. H. Chen的干燥根。秋季花开前采挖,洗净,分开主根、支根及茎基,干燥。支根习称“筋条”,茎基习称“剪口”。
  • 散瘀止血,消肿定痛。用于咯血,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外伤出血,胸腹剌痛,跌扑肿痛。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红糖 ➡ (赤沙糖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甘蔗的茎汁,经炼制而成的赤色结晶体。
  • 补中缓肝,活血和瘀。治产后恶露不行,口干呕哕,虚羸血痢。①《唐本草》:"功体与石蜜同,而冷利过之。"②《食疗本草》:"主心热口干。"③《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杀虫,解酒毒。"④《本草衍义》:"治心肺大肠热。今医家治暴热,多以此物为先导。"⑤《纲目》:"和中助脾,缓肝气。"⑥《本经逢原》:"熬焦,治产妇败血冲心,及虚羸老弱血痢不可攻者。"⑦《本草从新》:"补,和中和血,功用与白者相仿而稍逊。和血则紫者为优。"⑧《医林纂要》:"暖胃,补脾,缓肝,去瘀,活血,润肠。"⑨《随息居饮食谱》:"散寒活血,舒筋止痛。"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马蹄 ➡ (荸荠的别名)
  • 莎草科荸荠属植物荸荠Eleocharis dulcis (Burm. f.) Trin. ex Henschel[E. tuberosa Roem et Schudt.; E. plantaginea R. Brown.],以球茎及地上部分入药。秋末割取地上部分,晒干;球茎可新鲜采用。
  • 球茎:清热止渴,利湿化痰,降血压。用于热病伤津烦渴,咽喉肿痛,口腔炎,湿热黄疸,高血压病,小便不利,麻疹,肺热咳嗽,硅肺,痔疮出血。地上全草:清热利尿。用于呃逆,小便不利。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杨梅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葛根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芋头
  • 为天南星科植物芋的块茎。8~9月间采挖,去净须根及地上部分,洗净,晒干。其中间母根(块茎)俗称芋头,旁生小者为芋子。
  • 消疬散结,治瘰疬,肿毒,腹中癖决,牛皮癣,汤火伤。①《别录》:"主宽肠胃,充肌肤,滑中。"②《唐本草》:"蒸煮冷啖,疗热止渴。"③孟诜:"浴去身上浮风,慎风半日。"④《本草拾遗》:"吞之开胃,通肠闭,产后煮食之破血,饮其汁,止血、渴。"⑤《日华子本草》:"破宿血,去死肌。和鱼煮,甚下气,调中补虚。"⑥《滇南本草》:"治中气不足,久服补肝肾,添精益髓。"⑦《医林纂要》:"行水。"⑧《本草求原》:"止泻。"⑨《随息居饮食谱》:"生嚼治绞肠痧,捣涂痈疡初起,丸服散瘰疬。"⑩《岭南采药录》:"以此煮粥,研末和粥食之,能治小儿连珠疬及虚疬,大人亦合,并可免一切疥疮。"⑾《中国药植图鉴》:"调以胡麻油,敷治火伤,开水烫伤;用芋片不断摩擦疣部,可除去。"
  • 胃经 根茎 茎木
🌿亚麻
  • 为亚麻科植物亚麻的根、茎、叶。
  • 根:平肝,补虚,活血。治慢性肝炎,睾丸炎,跌打扭伤;茎叶:治肝风头痛,刀伤出血。①《滇南本草》:"根:大补元气,乌须黑发;茎:治头风疼痛;叶:治风邪入窍,口不能言。"②《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种子及根:平肝,顺气,润肠。治睾丸炎、疝气、慢性肝炎、肝风头痛、便秘。"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管仲 ➡ (贯众的别名)
  • 主要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蹄盖蕨科植物蛾眉蕨,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紫萁科植物紫萁,乌毛蕨科植物乌毛蕨、苏铁蕨、狗脊蕨等的根茎。春、秋采挖,削去叶柄、须根,除净泥土,晒干。
  • 杀蛔、绦、蛲虫,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治风热感冒。温热斑疹,吐血,衄血,肠风便血,血痢,血崩,带下,疮疡,尿血,月经过多,刀伤出血,蛔虫、饶虫、绦虫病,人工流产,产后出血。①《本经》:"主腹中邪热气,诸毒,杀三虫。"②《别录》:"去寸白,破症瘕,除头风,止金疮。"③《本草图经》:"止鼻衄。"④《滇南本草》:"祛毒,止血,解水毒。"⑤《纲目》:"治下血崩中,带下,产后血气胀痛,斑疹毒,漆毒,骨哽。"⑥《会约医镜》:"治邪热腹痛,解时行疫气。"⑦《奉经续疏》:"治喉痹,消顽肿。"⑧《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驱虫,止血,清热解毒。治蛔虫,绦虫,虫积腹痛;子宫功能牲出血,白带。贯众放在水缸中,饮用其水,预防流行性感冒、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⑨《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止血杀虫。预防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治便血。尿血、鼻衄、月经过多、蛔虫症、蛲虫症。"⑩金华《常用中草药单方验方选编》:"祛风活血,补肝肾。治风寒湿痹,腰膝酸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白术
  •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荞麦
  • 蓼科荞麦属植物荞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ench.[F. sagittatum Gilib; Polygonum fagopyrum L.],以种子、茎、叶入药。秋季采收,晒干。
  • 茎叶:降压,止血。适用于高血压,毛细血管脆弱性出血,防治中风,视网膜出血,肺出血。种子:健胃,收敛。用于止虚汗。炒香研末,外用收敛止汗,消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茅草 ➡ (白茅根的别名)
  • 本品为禾本科植物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 Beauv. var. major (Nees)C. E. Hubb. 的干燥根茎。春、秋二季采挖,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捆成小把。
  • 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用于血热吐血,衄血,尿血,热病烦渴,黄疸,水肿,热淋涩痛;急性肾炎水肿。
  • 胃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石斛
  • 本品为兰科植物环草石斛Dendrobium loddigesii Rolfe. 、马鞭石斛Dendrobium fimbriatum Hook. var. oculatum Hook . 、黄草石斛Dendrobium chrysanthum Wall. 、铁皮石斛Dendrobium candidum Wall. ex Lindl. 或金钗石斛Dendrobium nobile Lindl. 的新鲜或干燥茎。全年均可采收,鲜用者除去根及泥沙;干用者采收后,除去杂质,用开水略烫或烘软,再边搓边烘晒,至叶鞘
  • 益胃生津,滋阴清热。用于阴伤津亏,口干烦渴,食少干呕,病后虚热,目暗不明。
  • 胃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莴笋 ➡ (莴苣的别名)
  • 为菊科植物莴苣的茎、叶。春季嫩茎肥大时采收。
  • 治小便不利,尿血,乳汁不通。①《本草拾遗》:"利五脏,通经脉,开胸膈。"②《日用本草》:"利五脏,补筋骨,开膈热,通经脉,去口气,白齿牙,明眼目。"③《滇南本草》:"治冷积虫积,痰火凝结,气滞不通。"④《纲目》:"通乳汁,利小便,杀虫蛇毒。"⑤《医林纂要》:"泻心,去热,解燔炙火毒。"⑥《随息居饮食谱》:"利便,析酲,消食。"
  • 胃经 茎木
🌿藿香
  • 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或藿香的全草。广藿香于6~7月间生长繁茂时采收,海南地区每年收2次,第1次在5~6月,第2次在9~10月,除去须根、泥土,晒2~3天,堆放,闷2天后再晒,再闷,如此堆晒至干为止。藿香第1次在6~7月开花时采收,第2次在10月。采后晒干或阴干。单用老茎者,药材名"藿梗"。
  • 快气,和中,辟秽,祛湿。治感冒暑湿,寒热,头痛,胸脘痞闷,呕吐泄泻,疟疾,痢疾,口臭。①《别录》:"疗风水毒肿,去恶气,疗霍乱、心痛。"②《本草图经》:"治脾胃吐逆,为最要之药。"③《珍珠囊》:"补卫气,益胃气,进饮食,又治吐逆霍乱。"④《汤液本草》:"温中快气。肺虚有寒,上焦壅热,饮酒口臭,煎汤漱。"⑤《本草述》:"散寒湿、暑湿、郁热、湿热。治外感寒邪,内伤饮食,或饮食伤冷湿滞,山岚瘴气,不伏水土,寒热作疟等症。"⑥《本草再新》:"解表散邪,利湿除风,清热止渴。治呕吐霍乱,疟,痢,疮疥。梗:可治喉痹,化痰、止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山精 ➡ (白术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白术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Koidz.的干燥根茎。冬季下部叶枯黄、上部叶变脆时采挖,除去泥沙,烘干或晒干,再除去须根。
  • 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胎动不安。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甘蓝
  • 为十字花科植物甘蓝的茎叶。
  • ①《千金·食治》:"久食大益肾,填髓脑,利五脏,调六腑。"②《本草拾遗》:"补骨髓,利五藏六腑,利苯节,通经络中结气,明耳目,健人,少睡,益心力,壮筋骨。治黄毒,煮作菹,经宿渍色黄,和盐食之,去心下结伏气。"
  • 胃经 肾经 茎木
🌿红柳 ➡ (柽柳的别名)
  • 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细嫩枝叶。4~5月花未开时,折取细嫩枝叶,阴干。
  • 疏风,解表,利尿,解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①《纲目》:"消痞,解酒毒,利小便。"②《东医宝鉴》:"主疥癣及一切恶疮。"③《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④《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⑤《现代实用中药》:"治关节风湿。"
  • 心经 胃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黄瓜
  • 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芥菜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莱的嫩茎叶。
  •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膈满闷。①《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②《食疗本草》:"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③《纲目》:"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 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茼蒿
  • 为菊科植物茼蒿的茎叶。冬、春及夏初均可采收。
  • 和脾胃,利二便,消痰饮。①《干金·食治》:"安心气,养脾胃,消痰饮。"②《日用本草》:"消水谷。"③《滇南本草》:"行肝气,治偏坠气疼,利小便。"④《得配本草》:"利肠胃,通血脉,除膈中臭气。"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