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75味药材
🌿山蚂蝗 ➡ (大叶拿身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疏花山蚂蝗的全草。
  • 活血,平肝,清热,利湿,解毒。主跌打损伤,高血压,肚炎,肾炎水肿,膀胱结石,过敏性皮炎,梅毒
  • 胃经 大肠经 全草
🌿那冷门 ➡ (海韭菜的别名)
  • 水麦冬科水麦冬属植物海韭菜Triglochin maritimum L.,以全草入药。6~7月采收,洗净切段,晒干。
  • 清热养阴,生津止渴。用于阴虚潮热,胃热烦渴,口干舌燥。
  • 胃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路边草 ➡ (牛筋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备用。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
  • 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灵香草
  • 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以地上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集,阴干备用或鲜用。
  • 清热,行气,止痛,驱蛔。用于感冒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蛔虫病。
  • 胃经 肺经 全草
🌿天香炉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细杠木 ➡ (山扁豆的别名)
  • 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节骨草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拉田草 ➡ (合萌的别名)
  • 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
  •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 胃经 肺经 全草
🌿大叶马料梢 ➡ (和血丹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大叶胡枝子的根或全草。
  • 《植物名实图考》:"破血。"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密毛角蒿 ➡ (密花角蒿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紫葳科植物密生波罗花的全草。
  • 清热;鲜毒;燥湿;消食。主发热;黄疸;中耳炎;消化不良;胃痛;腹胀便秘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水皂角 ➡ (山扁豆的别名)
  • 为豆科决明属植物含羞草决明Cassia mimosoides L.,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清热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肾炎水肿,口渴,咳嗽痰多,习惯性便秘,毒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鹿首 ➡ (败酱的别名)
  •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零陵草 ➡ (灵香草的别名)
  • 报春花科排草属植物灵香草Lysimachia foenum-graecum Hance以地上全草入药。春夏秋均可采集,阴干备用或鲜用。
  • 清热,行气,止痛,驱蛔。用于感冒头痛,牙痛,咽喉肿痛,胸满腹胀,蛔虫病。
  • 胃经 肺经 全草
🌿化痰草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长萼猪屎豆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长萼猪屎豆的全株。
  • 化积消疳,清热解毒,通淋利尿。主小儿疳积,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咳嗽痰喘,痈疽疔疮
  • 胃经 脾经 全草
🌿紫金钟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钉头果
  • 萝藦科钉头果Gomphocarpus fruticosus (L.) R. Brown,以全株、茎、叶入药。
  • 全株:浸剂治小儿肠胃病。茎:作催嚏剂。叶:可治肺结核。
  • 胃经 脾经 茎木 全草
🌿饿蚂蝗 ➡ (大叶拿身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疏花山蚂蝗的全草。
  • 活血,平肝,清热,利湿,解毒。主跌打损伤,高血压,肚炎,肾炎水肿,膀胱结石,过敏性皮炎,梅毒
  • 胃经 大肠经 全草
🌿亦蒙 ➡ (甘青铁线莲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甘青铁线莲的全株或茎叶。
  • 健胃消积;解毒化湿。主食积不化;腹满痞塞;腹涌腹泻;痈疮;湿疮
  • 胃经 脾经 茎木 全草
🌿蹲倒驴 ➡ (牛筋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蟋蟀草属植物牛筋草Eleusine indica (L.)Gaertn.的全草。夏秋采,洗净晒干备用。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散瘀止血。用于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风湿性关节炎,黄疸型肝炎,小儿消化不良,肠炎,痢疾,尿道炎;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狗咬伤。
  • 胃经 肺经 肝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