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25味药材
🌿紫花鱼灯草
  • 为罂粟科植物刻叶紫堇的全草或根。3~4月采全草;5~6月采块根。
  • 杀虫,解毒。治疥癞,癣疮。①《草木便方》:"治疥癞,恶毒虫疮,蛊毒,刀伤,脚藤痹痛,乳痓。"②《四川中药志》:"杀虫,洗疮毒,搽癞子,治毒蛇咬伤。"
  • 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鱼鳖金星
  • 水龙骨科骨牌蕨属植物抱石莲Lepidogrammitis drymoglossoides (Bak.)Chi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晒干或鲜用。
  • 清热解毒,祛风化痰,凉血祛瘀。用于小儿高热,肺结核,内、外伤出血,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外用治疔疮肿毒。
  •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野大烟 ➡ (野罂粟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 ①《青林中草药》:"涩肠止痛,解毒。治肠炎,痢疾。"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镇痛,止咳,定喘,止泻。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泻痢,便血,遗精,月经痛,白带,脱肛,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
  • 胃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山米壳 ➡ (野罂粟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 ①《青林中草药》:"涩肠止痛,解毒。治肠炎,痢疾。"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镇痛,止咳,定喘,止泻。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泻痢,便血,遗精,月经痛,白带,脱肛,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
  • 胃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五叶藤 ➡ (乌蔹莓的别名)
  • 本品为葡萄科植物乌蔹莓Cayratia japonica (Thunb.)Gagnep.,的全草。夏、秋采集,切段,晒干或鲜用。
  • 解毒消肿,活血散瘀,利尿,止血。用于咽喉肿痛、目翳,咯血,血尿,痢疾;外用治痈肿,丹毒,腮腺炎,跌打损伤,毒蛇咬伤。
  • 心经 胃经 肝经 全草
🌿凹叶蓼 ➡ (水麻tiao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
  • 祛风清热;活血止痛。主风热头痛;咳嗽;癌疹;痢疾;跌打伤痛;干血痨
  • 胃经 全草
🌿小青鱼胆 ➡ (小龙胆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扁豆子 ➡ (花苜蓿的别名)
  • 豆科花苜蓿Trigonella ruthenica L.,以全草入药。
  • 清热解毒,止咳,止血。藏医配其他药物治疗发烧,肺热咳嗽,赤痢。外用消炎止血。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细龙胆 ➡ (小龙胆草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红花龙胆的根及全草。
  • 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主肺热咳喘;痨嗽痰血;黄疸;痢疾;便血;小便不利;产褥热;小儿惊风;疳积;疮疡肿毒;烧烫伤;蛇咬伤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水皂角 ➡ (合萌的别名)
  • 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
  •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 胃经 肺经 全草
🌿地侧柏 ➡ (孔雀尾的别名)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光棍药 ➡ (小野鸡尾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金粉蕨的全草或叶。
  •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风热感冒;咳嗽;咽痛;泄泻;痢疾;小便淋痛;湿热黄疸;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疮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野苦菜 ➡ (败酱的别名)
  •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拉拉草 ➡ (水麻tiao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戟叶蓼的全草。
  • 祛风清热;活血止痛。主风热头痛;咳嗽;癌疹;痢疾;跌打伤痛;干血痨
  • 胃经 全草
🌿豆豉草 ➡ (败酱的别名)
  •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小凤尾草 ➡ (孔雀尾的别名)
  • 为铁角蕨科植物华中铁角蕨的全草、根。
  • 清热,利湿,止血。治干咳,黄疸,白浊,肠胃出血,刀伤,疮疡,烫伤。①《湖南药物志》:"止血生肌,消炎解毒。"②《贵州药植目录》:"治白浊,刀伤。"
  • 胃经 胆经 根茎 全草
🌿瘤毛獐牙菜 ➡ (獐牙菜的别名)
  • 龙胆科獐牙菜属植物紫花当药Swertia pseudo chinensis Hara,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晒干。
  • 清湿热,健胃。用于黄疸型肝炎,急性细菌性痢疾,消化不良。
  • 心经 胃经 肝经 全草
🌿中华金粉蕨 ➡ (小野鸡尾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中国蕨科植物野鸡尾金粉蕨的全草或叶。
  • 清热解毒;利湿;止血。主风热感冒;咳嗽;咽痛;泄泻;痢疾;小便淋痛;湿热黄疸;吐血;咳血;便血;痔血;尿血;疮毒;跌打损伤;毒蛇咬伤;烫火伤
  • 心经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当药 ➡ (淡花当药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龙胆科植物北方獐牙菜的全草。
  • 清热解毒;利湿健胃。主骨髓炎;咽喉炎;扁机体炎;结膜炎;肝炎;消化不良;痢疾;疮痈疥癣;毒蛇咬伤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全草
🌿野豆萁 ➡ (合萌的别名)
  • 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
  •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 胃经 肺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