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738味药材
🌿鸡毛菜 ➡ (芜菁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 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萆薢 ➡ (绵萆薢的别名)
  •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绵萆薢Dioscorea septemloba Thunb.或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 Uline ex R. kunth 的干燥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切片,晒干。
  • 利湿去浊,祛风通痹。用于淋病白浊,白带过多,湿热疮毒,腰膝痹痛。
  • 胃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赤土 ➡ (代赭石的别名)
  •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三焦经 矿物
🌿王不留行
  • 本品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Vaccaria segetalis (Neck.)Garcke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季果实成熟、果皮尚未开裂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种子,除去杂质,再晒干。
  • 活血通经,下乳消肿。用于乳汁不下,经闭,痛经,乳痈肿痛。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柽柳
  • 为柽柳科植物柽柳,桧柽柳或多枝柽柳的细嫩枝叶。4~5月花未开时,折取细嫩枝叶,阴干。
  • 疏风,解表,利尿,解毒。治麻疹难透,风疹身痒,感冒,咳喘,风湿骨痛。①《纲目》:"消痞,解酒毒,利小便。"②《东医宝鉴》:"主疥癣及一切恶疮。"③《本草备要》:"治痧疹不出,喘嗽闷乱。"④《本经逢原》:"去风;煎汤浴风疹身痒效。"⑤《现代实用中药》:"治关节风湿。"
  • 心经 胃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黄榆 ➡ (芜荑的别名)
  • 榆科榆属植物大果榆Ulmus macrocarpa Hance的种子经加工后的成品。
  • 消积杀虫。用于小儿疳积,蛔虫病,蛲虫病。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花楸 ➡ (天山花楸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皮及果实。夏、秋采收。
  •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肺止咳,补脾生津。治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维生素甲、丙缺乏症。"
  • 胃经 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淡竹叶 ➡ (竹叶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淡竹的叶。随时采鲜者入药。
  • 清热除烦,生津利尿。治热病烦渴,小儿惊痫,咳逆吐衄,面赤,小便短亦,口糜舌疮。
  • 心经 胃经 肺经 胆经
🌿败酱
  • 为败酱科植物白花败酱、黄花败酱或其近缘植物的带根全草。一般多在夏季采收,将全株拔起,除去泥沙后晒干。
  • 清热解毒,排脓破瘀。治肠痈,下痢,赤白带下,产后瘀滞腹痛,目赤肿痛,痈肿疥癣。①《本经》:"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②《别录》:"除痈肿,浮肿,结热,风痹不足,产后疾痛。"③《药性论》:"治毒风顽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脓为水。及产后诸病。止腹痛余疹、烦渴。"④《日华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气心腹痛,破症结,产前后诸疾,催生、落胞,血运,排脓、补瘘,鼻洪吐血。赤白带下。疮痍疥癣,丹毒。"⑤《现代实用中药》:"治肠炎下痢。"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萆薢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胡瓜 ➡ (黄瓜的别名)
  • 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芜菁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 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望江南
  • 豆科决明属植物望江南Cassia occidentalis L.,以种子和茎、叶入药。10月左右采收成熟果实,脱粒除去杂质,晒干。茎、叶鲜用或夏季采收,晒干。
  • 种子:清肝明目,健胃润肠。用于高血压头痛,目赤肿痛,口腔糜烂,习惯性便秘,痢疾腹痛,慢性肠炎;茎、叶:解毒。外用治蛇、虫咬伤。
  • 胃经 肺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
🌿萝卜缨 ➡ (莱菔叶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出叶。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 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①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②《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③《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④《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⑤《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算盘子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紫青 ➡ (苘麻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 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 胃经 脾经 全草
🌿白麻 ➡ (苘麻的别名)
  • 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 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 胃经 脾经 全草
🌿锅巴菜 ➡ (小萹蓄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腋花蓼的全株。开花时采收。
  • 利屎通淋,化湿杀虫。治恶疮疥癣,阴蚀,蛔虫病。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全草
🌿棕榈叶
  •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叶片。
  • 《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吐血,劳伤,虚弱。"
  • 胃经 脾经
🌿苘麻
  • 为锦葵科植物苘麻的全草或叶。
  • ①《福建民间草药》:"叶:治痈疽肿毒。"②《上海常用中草药》:"全草:解毒,祛风。治痢疾,中耳炎,耳鸣,耳聋,关节酸痛。"
  • 胃经 脾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