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31味药材
🌿野胡椒 ➡ (澄茄子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 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墨飞 ➡ (地仙桃的别名)
  • 紫草科紫草属植物梓木草Lithospermum zollingeri DC.,以果实入药。秋季果熟时采收,晒干。
  • 温中健胃,消肿止痛,止血。用于胃痛泛酸,吐血;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青仔 ➡ (槟榔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畜蓄子 ➡ (八月札的别名)
  • 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黄金子 ➡ (黄荆子的别名)
  • 为马鞭草科植物黄荆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用手搓下,晒干,扬净。
  • 祛风,除痰,行气,止痛。治感冒,咳嗽,哮喘,风痹,疟疾,胃痛,疝气,痔漏。①《玉环志》:"消食下气。"②《草木便方》:"养肝剧窍,坚齿,聪耳明目。止带浊。疗风痹,颓疝。"③《广州植物志》:"祛风、涤痰、镇咳。""用代茶叶,有解暑之功。"④《南宁市药物志》:"温经散瘀,解肌发汗。治感冒,疟疾,哮喘。"⑤《四川中药志》:"养肝除风,行气止痛。治伤寒呃逆,咳喘,食滞,小肠疝气及痔漏生管。"
  • 胃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南鹤虱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野胡萝卜Daucus carot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割取果枝,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杀虫消积。用于蛔虫、蛲虫、绦虫病,虫积腹痛,小儿疳积。
  • 胃经 脾经 茎木 果实种子
🌿江南豆 ➡ (望江南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
  •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①《纲目拾遗》:"治疔、痈。"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③《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⑤《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⑥《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⑦《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野鸡子豆 ➡ (望江南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望江南的荚果或种子。秋季果实成热时采收,剪下荚果,晒干。
  • 清肝明目,健胃,通便,解毒。治目赤肿痛,头晕头胀,消化不良,胃痛,腹痛,痢疾,便秘。①《纲目拾遗》:"治疔、痈。"②李承祜《药用植物学》:"健胃,利尿,解热,补血,止痢。"③《现代实用中药》:"健胃整肠。治下痢腹痛,慢性便秘,头胀。"④《福建民间草药》:"益肝,明目。治肝火迫眼,红肿羞明。"⑤《江西中药》:"治胃痛,消化不良。"⑥《药材学》:"治哮喘。种子炒后治疟。"⑦《广西中药志》:"清肝,明目,治头晕。"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茯毛 ➡ (大腹皮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Areca catechu L.的干燥果皮。冬季至次春采收未成熟的果实,煮后干燥,纵剖两瓣,剥取果皮,习称“大腹皮”;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煮后干燥,剥取果皮,打松,晒干,习称“大腹毛”。
  • 下气宽中,行水消肿。用于湿阻气滞,脘腹胀闷,大便不爽,水肿胀满,脚气浮肿,小便不利。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鹅眼枳实 ➡ (枳实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酸橙Citrus aurantium L. 及其栽培变种或甜橙Citrus sinensis Osbeck 的干燥幼果。5~6月收集自落的果实,除去杂质,自中部横切为两半,晒干或低温干燥,较小者直接晒干或低温干燥。
  • 破气消积,化痰散痞。用于积滞内停,痞满胀痛,泻痢后重,大便不通,痰滞气阻胸痹,结胸;胃下垂,脱肛,子宫脱垂。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芒子 ➡ (巴豆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果实种子
🌿苦豆 ➡ (胡芦巴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胡芦巴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后采收全草,打下种子,除净杂质,晒干。
  • 补肾阳,祛寒湿。治寒疝,腹胁胀满,寒湿脚气,肾虚腰酸,阳痿。①《嘉佑本草》:"主元脏虚冷气。得附子、硫黄,治肾虚冷,腹胁胀满,面色青黑;得蘹香子、桃仁,治膀胱气。"②《纲目》:"治冷气疝瘕,寒湿脚气;益右肾,暖丹田。"③《国药的药理学》:"为滋养强精药,用子阴痿、遗精及早泄。"④《四川中药志》:"治寒泻。"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果实种子
🌿白背杨 ➡ (蔓荆子的别名)
  • 本品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trifolia L. var. simplicifolia Cham. 或蔓荆Vitex trifolia L.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用于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土茴香 ➡ (莳萝子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收果枝,晒干,打落果实,去净杂质,晒至干透为度。
  • 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①《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②《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③《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④《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⑤《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兰屿肉豆蔻
  • 药材基源:为肉豆蔻科植物台湾肉豆蔻的种仁和假种皮。
  • 温中行气;健胃消食。主脘腹胀满;食少呕吐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瘙樝 ➡ (榠樝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榠樝的果实,10~11月将成熟果实摘下,纵剖为2或4块,内表面向上晒干。
  • 消痰,祛风湿。治恶心,泛酸,吐泻转筋,痢疾,风湿筋骨酸痛。①《本草经集注》:"去痰。"②《本草拾遗》:"去恶心,止心中酸水,水痢。"③《日华子本草》:"消痰,解酒毒及治咽酸;煨食止痢。"④《日用本草》:"治霍乱转筋。"⑤《中国药植图鉴》:"治肺炎、粘膜炎、支气管炎、瘰疬、腺病及咳嗽等。长期服用对肺结核有良效。"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榔玉 ➡ (槟榔的别名)
  • 本品为棕榈科植物槟榔 Areca catechu L. 的干燥成熟种子。春末至秋初采收成熟果实,用水煮后,干燥,除去果皮,取出种子,干燥。
  • 杀虫消积,降气,行水,截疟。用于绦虫、蛔虫、姜片虫病,虫积腹痛,积滞泻痢,里急后重,水肿脚气,疟疾。
  • 胃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野茴香 ➡ (茴香的别名)
  • 为伞形科植物茴香的果实。9~10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晒干后,打下果实,去净杂质,晒干。
  • 温肾散寒,和胃理气。治寒疝,少腹冷痛,肾虚腰痛,胃痛,呕吐,干、湿脚气。①《千金·食治》:"主蛇咬疮久不瘥,捣敷之。又治九种瘘。"②《唐本草》:"主诸瘘、霍乱及蛇伤。"③《开宝本草》:"主膀胱、肾间冷气及盲肠气,调中止痛,呕吐。"④《日华子本草》:"治干、湿脚气并肾劳颓疝气,开胃下食(’食’一作’气’),治膀胱痛,阴疼。"⑤李杲:"补命门不足。"⑥《伤寒蕴要》:"暖丹田。"⑦《玉揪药解》:"治水土湿寒,腰痛脚气,固瘕寒疝。"⑧《本草求真》:"肝经虚火从左上冲头面者用之。"⑨《随息居饮食谱》:"杀虫辟秽,制鱼肉腥臊冷滞诸毒。"⑩《中药形性经验鉴别法》:"治慢性气管炎。"⑾《吉林中草药》:"散寒止痛。治疝气,肾寒小腹痛,胃痛,腰痛,遗尿。"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膀胱经 全草 果实种子
🌿木腰子 ➡ (过江龙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九龙藤的种子。冬季采收。
  • 理气止痛,活血散瘀。①《岭南采药录》:"止气痛,理跌打伤,去瘀生新。"②《生草药手册》:"妇科消郁气痛,肝胃痛。"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莨菪子 ➡ (天仙子的别名)
  • 本品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皮变黄色时,采摘果实,曝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 解痉止痛,安神定喘。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
  • 心经 胃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