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03味药材
🌿鬘华 ➡ (茉莉花的别名)
  • 为木犀科植物茉莉的花。7月前后花初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贮存干燥处。
  • 理气,开郁,辟秽,和中。治下痢腹痛,结膜炎,疮毒。①《本草再新》:"能清虚火,去寒积,治疮毒,消疽瘤。"②《随息居饮食谱》:"和中下气,辟秽浊。治下痢腹痛。"③《饮片新参》:"平肝解郁,理气止痛。"④《现代实用中药》:"洗眼,治结膜炎。"⑤《四川中药志》:"用菜油浸泡,滴入耳内,治耳心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砒石
  • 为氧化物类矿物砷华的矿石。目前多为毒砂、雄黄等含砷矿石的加工制成品。少数为选取天然的砷华矿石,多数为加工制成。加工方法很多,兹举老法和新法各一种如下:
  • 劫痰截疟,杀虫,蚀恶肉。治寒痰哮喘,疟疾,休息痢,痔疮,瘰疬,走马牙疳,癣疮,溃疡腐肉不脱。①《日华子本草》:"治疟疾,肾气。"②《本草别说》:"以冷水磨服,解热毒,治痰壅。"③《纲目》:"除齁喘,积痢,烂肉,蚀瘀腐,瘰疬。"
  • 胃经 矿物
🌿圆叶乌头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乌头的块根。
  • 镇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牙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川乌尖 ➡ (乌头附子尖的别名)
  • 为川乌头或附子上的尖角。
  • 吐风痰,祛寒止痛。治癫痫,痰厥,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 胃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干生姜 ➡ (干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益智子 ➡ (益智仁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益智的果实。5~6月间果实呈褐色、果皮茸毛减少时采摘,除去果柄,晒干。
  • 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冷气腹痛,中寒吐泻,多唾,遗精,小便余沥,夜多小便。①《广志》:"含之摄涎秽。"②《本草拾遗》:"止呕哕。""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利三焦,调诸气,夜多小便者,取二十四枚碎,入盐同煎服。"③刘完素:"开发郁结,使气宣通。"④《医学启源》:"治脾胃中寒邪,和中益气。治人多唾,当于补中药内兼用之。"⑤王好古:"益脾胃,理元气,补肾虚,滑沥。"⑥《纲目》:"治冷气腹痛,及心气不足,梦泄,赤浊,热伤心系,吐血、血崩。"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山花椒 ➡ (山胡椒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牛筋树的果实。秋季果熟时采取。
  • 治中风不语,心腹冷痛。《唐本草》:"主心腹痛,中冷。破滞。"
  • 胃经 肺经 果实种子
🌿准噶尔乌头 ➡ (圆叶乌头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毛茛科植物圆叶乌头的块根。
  • 镇痛;止血。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牙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荜拔 ➡ (荜茇的别名)
  •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荜茇
  • 本品为胡椒科植物荜茇 Piper longum L.的干燥近成熟或成熟果穗。果穗由绿变黑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温中散寒,下气止痛。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偏头痛;外治牙痛。
  • 胃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剑杆 ➡ (廉姜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秋季采收。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①《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②《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痛。"④《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⑤《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痛,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大杆 ➡ (廉姜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华良姜的根茎。秋季采收。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治胃痛胀闷,噎膈吐逆,腹痛泄泻,风湿关节冷疼。①《本草拾遗》:"主胃中冷,吐水,不下食。"②《纲目》:"温中下气,消食益智。"③《植物名实图考》:"治胃痛。"④《贵州草药》:"散寒止痛,定喘。"⑤《广西药植名录》:"治胃寒冷痛,噎膈呕吐,腹痛泄泻,消化不良。"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芥 ➡ (芥菜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芥莱的嫩茎叶。
  • 宣肺豁痰,温中利气。治寒饮内盛,咳嗽痰滞,胸膈满闷。①《别录》:"主除肾邪气,利九窍,明耳目,安中,久服温中。"②《食疗本草》:"主咳逆,下气,明目,去头面风。"③《纲目》:"通肺豁痰,利膈开胃。"
  • 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茆蒜 ➡ (小蒜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①《别录》:"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②陶弘景:"主溪毒。"③《千金·食治》:"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④《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 胃经 脾经 茎木
🌿均姜 ➡ (干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花斑蝥 ➡ (斑蝥的别名)
  •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 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 胃经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附子尖 ➡ (乌头附子尖的别名)
  • 为川乌头或附子上的尖角。
  • 吐风痰,祛寒止痛。治癫痫,痰厥,小儿慢惊、脐风,寒疝疼痛。
  • 胃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八百力 ➡ (巴豆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果实种子
🌿花壳虫 ➡ (斑蝥的别名)
  • 本品为芫菁科昆虫南方大斑蝥Mylabris phalerata Pallas 或黄黑小斑蝥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的干燥体。夏、秋二季捕捉,闷死或烫死,晒干。
  • 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用于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 胃经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吴椒 ➡ (吴茱萸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