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517味药材
🌿巴豆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江子 ➡ (巴豆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巴豆Croton tiglium L。的干燥成熟果实,根及叶亦供药用。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堆置2~3天,摊开,干燥。根、叶全年可采,根切片,叶晒干备用。
  • 种子:泻下祛积,逐水消肿。用于寒积停滞,胸腹胀满;外用蚀疱。用于恶疮疥癣,疣痣,白喉,疟疾,肠梗阻。根:温中散寒,祛风活络。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肿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冻疮,并可杀孑孓、蝇蛆。
  • 胃经 大肠经 根茎 果实种子
🌿鸡毛菜 ➡ (芜菁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 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金雀花 ➡ (山皮条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四川木蓝的根或全株。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根: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治肚腹冷痛,胸膈气胀,痨热,疮毒。"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止咳,利尿。"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野葱 ➡ (薤白的别名)
  • 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Allium macrostemon Bge.或薤Allium chinensis G. Don的干燥鳞茎。夏、秋二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蒸透或置沸水中烫透,晒干。
  • 通阳散结,行气导滞。用于胸痹疼痛,痰饮咳喘,泄痢后重。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山柰
  • 本品为姜科植物山柰Kaempferia galanga L.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行气温中,消食,止痛。用于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 胃经 根茎 茎木
🌿五加皮 ➡ (刺三甲的别名)
  • 为五加科植物白竻的根或根皮。 9~10月间挖取,鲜用,或鲜时剥取根皮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舒筋活血。治感冒高热,咳痰带血,风湿性关节炎,黄疸,白带,尿路结石,跌打损伤,疖肿疮疡。①《滇南本草》:"治腰膝酸疼,疝气,筋骨拘挛,小儿脚软。"②《生草药性备要》:"根同蟛蜞菊捣烂敷疮。洗烂脚。"③《本草求原》:"止热咳。"④《草木便方》:"除风湿,治筋骨拘挛,腰膝劳伤。散跌损瘀血。"⑤《分类草药性》:"治白带,风湿麻木。"⑥《天宝本草》:"治偏正头风。"⑦《四川中药志》:"涂刀伤,生肌。"⑧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治感冒高热骨痛,咳嗽,胸痛,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尿路结石。"⑨《贵州草药》:"舒筋活血,驱风除湿,理气,平喘,止咳。"⑩《广西中草药》:"散瘀止痛。治跌打,骨折,刀伤,疖肿疮疡。"
  • 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甘松
  • 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 、或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 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芜菁
  • 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及叶。
  • 开胃下气,利湿解毒。治食积不化,黄疸,消渴,热毒风肿,疔疮,乳痈。①《千金·食治》:"主消风热毒肿。"②《食疗本草》:"下气,治黄疸,利小便。根:主消渴,治热毒风肿。""冬月作菹煮作羹食之,能消宿食,下气,治嗽。"③《饮膳正要》:"温中益气,去心腹冷痛。"④《本草备要》:"捣敷阴囊肿大如斗,末服解酒毒,和芸薹根捣汁,鸡子清调涂诸热毒。"⑤《医林纂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萝卜缨 ➡ (莱菔叶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根出叶。冬季或早春采收。风干或晒干。
  • 消食,理气。治胸膈痞满作呃,食滞不消,泻痢,喉痛,妇女乳肿,乳汁不通。①崔禹锡《食经》:"消食和中。"②《滇南本草》:"白萝卜杆叶,治脾胃不和,宿食不消,胸膈膨胀,噎膈,打呃,呕吐酸水,赤白痢疾,妇人乳结、乳肿,经闭。"③《本草再新》:"化痰止咳,消食理气。"④《随息居饮食谱》:"凡一切喉症,时行瘟疫,斑疹疟痢,水土不服,饮食停滞,痞满疳痘,胀泻,脚气,痧毒诸病,洗尽浓煎服之。"⑤《饮片新参》:"生律利气,化湿,和肠腑,治泻利,开胃。"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广木香 ➡ (木香的别名)
  • 本品为菊科植物木香Aucklandia lappa Decne. 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须根,切段,大的再纵剖成瓣,干燥后撞去粗皮。
  • 行气止痛,健脾消食。用于胸脘胀痛,泻痢后重,食积不消,不思饮食。煨木香实肠止泻。用于泄泻腹痛。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胆经 三焦经 根茎
🌿灯盏花 ➡ (灯盏细辛的别名)
  • 菊科飞蓬属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 (Vaniot) Hand.-Mazz.,以全草或根入药。秋季茎叶茂盛花开放时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
  • 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活络止痛。用于感冒头痛,牙痛,胃痛,风湿疼痛,脑血管意外引起的瘫痪,骨髓炎。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细香葱
  • 为百合科植物细香葱的全草或根头部。3~4月采。
  • 《重庆草药》:"通气发汗,除寒解表,治风寒感冒头痛。外敷寒湿,红肿,痛风,疮疡。"
  • 胃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山姜 ➡ (箭杆风的别名)
  • 姜科山姜属植物华山姜Alpinia chinensis Rosc.,以根状茎入药。夏季采挖,洗净晒干。
  • 止咳平喘,散寒止痛,除风湿,解疮毒。用于风寒咳喘,胃气痛,风湿关节疼痛,跌损瘀血停滞,月经不调,无名肿毒。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香果树
  • 药材基源:为双子叶植物药茜草科植物香果树的根、树皮。
  • 湿中和胃;降逆止呕。主反胃;呕吐;呃逆
  • 胃经 根茎
🌿三角枫 ➡ (小花八角枫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八角枫科植物小花八角枫的根、叶。
  • 祛风除湿;活血止痛。主风湿痹痛;胃脘痛;跌打损伤
  • 胃经 肝经 根茎
🌿山姜 ➡ (山橿根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山橿的根或根皮。
  • 止血,消肿,行气止痛。治疥癣、风疹、胃痛。
  • 胃经 肺经 根茎
🌿山姜
  • 为姜科山姜属植物山姜Alpinia japonica Miq.,以根状茎入药。四季均可采挖,洗净晒干。(果实为建砂仁,参阅砂仁附注项下)
  • 祛风通络,理气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炎,跌打损伤,牙痛,胃痛。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姜根 ➡ (生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新鲜根茎。秋、冬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
  •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用于风寒感冒,胃寒呕吐,寒痰咳嗽。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黄蒿 ➡ (藏茴香的别名)
  • 伞形科藏茴香Carum carvi L.,以全草、根入药。
  • 芳香健胃,驱风理气。治胃痛,腹痛,小肠疝气。
  • 胃经 肾经 根茎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