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85味药材
🌿稠梨子 ➡ (樱额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
  • 《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红子 ➡ (赤阳子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 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①《滇南本草》:"治胸中痞块,食积,消虫,明目,泻肝经之火,止妇人崩漏。"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或瘀血成块、血崩。"③《四川中药志》:"治痢疾及白带。"④《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泻。"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柿丁 ➡ (柿蒂的别名)
  • 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 降逆下气。用于呃逆。
  • 胃经 果实种子
🌿醋柳果
  • 为胡颓子科植物沙棘的果实。10~11月采摘成熟果实,晒干。
  • ①《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化痰宽胸,补脾健胃。治跌打损伤,瘀肿,咳嗽痰多,呼吸困难,消化不良。"②《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生津止渴,清热制泻。治高热伤阴证,支气管炎,肠炎,痢疾。"
  • 胃经 肝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西南木瓜 ➡ (樝子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木桃的果实。果熟时采摘,纵剖为两半或数片,晒干或烘干。
  • 治吐泻转筋,恶心泛酸,痢疾。①《本草经集注》:"断痢。"②孟诜:"主霍乱转筋,煮汁食之。"③《本草拾遗》:"去恶心酸咽,止酒痰黄水。"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野大烟 ➡ (野罂粟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 ①《青林中草药》:"涩肠止痛,解毒。治肠炎,痢疾。"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镇痛,止咳,定喘,止泻。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泻痢,便血,遗精,月经痛,白带,脱肛,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
  • 胃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山米壳 ➡ (野罂粟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野罂粟的果实、果壳或带花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 ①《青林中草药》:"涩肠止痛,解毒。治肠炎,痢疾。"②《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镇痛,止咳,定喘,止泻。治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久咳,喘息,泻痢,便血,遗精,月经痛,白带,脱肛,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痛。"
  • 胃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果实种子
🌿八月札
  • 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眼镜豆 ➡ (榼藤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榼藤的种子。
  • 治便血,血痢,黄疸,脱肛,痔疮,喉痹。①《南方草木状》:"解诸药毒。"②《本草拾遗》:"主五痔,喉痹,以仁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③《开宝本草》:"治小儿脱肛血痢泻血,并烧灰服,或以一枚割瓤熬研,空腹热酒服二钱。"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玛嘎 ➡ (樱额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
  • 《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庵摩勒 ➡ (余甘子的别名)
  • 本品系藏族习用药材。为大戟科油柑属植物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 的干燥成熟果实。冬季至次春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清热凉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用于血热血瘀,消化不良,腹胀,咳嗽,喉痛,口干。
  • 胃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救军粮 ➡ (赤阳子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 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①《滇南本草》:"治胸中痞块,食积,消虫,明目,泻肝经之火,止妇人崩漏。"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或瘀血成块、血崩。"③《四川中药志》:"治痢疾及白带。"④《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泻。"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青龙衣 ➡ (胡桃青皮的别名)
  • 为胡桃科植物胡桃的未成熟果实的外果皮。秋季采收未成熟的果实,晒至外皮裂开时,拣取外果皮,再晒干。
  • 治胃、腹痛,水痢,痈肿疮毒。①《山东中草药手册》:"解毒消肿。"②《陕西中草药》:"治牛皮癣、鱼鳞癣、荷叶癣及秃疮等症。"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小羊桃
  • 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
  • 清热利湿,补虚益损。吐血,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用量0.5~1两。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1两,水煎服,另用2两煎水熏洗患处。
  • 胃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樱额
  • 为蔷薇科植物多毛稠李的果实。
  • 《纲目拾遗》:"补脾,止泄泻。"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羊奶奶 ➡ (小羊桃的别名)
  • 猕猴桃科小羊桃Actinidia purpurea Rehd.,以根、皮、果实入药。
  • 清热利湿,补虚益损。吐血,慢性肝炎,月经不调:用量0.5~1两。风湿关节痛:小羊桃根1两,水煎服,另用2两煎水熏洗患处。
  • 胃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水沙子 ➡ (赤阳子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 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①《滇南本草》:"治胸中痞块,食积,消虫,明目,泻肝经之火,止妇人崩漏。"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或瘀血成块、血崩。"③《四川中药志》:"治痢疾及白带。"④《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泻。"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糖芥
  • 为十字花科植物披散糖芥的种子。8~9月采收成熟果实。晒干,打下种子。
  • 《西藏常用中草药》:"清血热,镇咳,强心。治虚痨发热,肺结核咳嗽,久病心力不足,能解肉毒。"
  • 胃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榼子 ➡ (榼藤子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榼藤的种子。
  • 治便血,血痢,黄疸,脱肛,痔疮,喉痹。①《南方草木状》:"解诸药毒。"②《本草拾遗》:"主五痔,喉痹,以仁为粉,微熬,水服一、二匕。"③《开宝本草》:"治小儿脱肛血痢泻血,并烧灰服,或以一枚割瓤熬研,空腹热酒服二钱。"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五敛子 ➡ (阳桃的别名)
  •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