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3味药材
🌿金雀花 ➡ (山皮条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四川木蓝的根或全株。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 ①《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根:宽中理气,解郁,除疮毒。治肚腹冷痛,胸膈气胀,痨热,疮毒。"②《贵州药植目录》:"全株:止咳,利尿。"
  • 胃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乌雷公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土麻黄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天吊香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水苏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山升麻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水鸡苏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陈痧草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笔头草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狼牙草 ➡ (一味药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马棘的全草。9~10月采收。
  • 治瘰疬,痔疮,食积,感寒咳嗽。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水,消胀。"②《四川中药志》:"治痒子,小儿食积抱胀,寒凉咳嗽,食停及痔疮。"
  • 胃经 脾经 全草
🌿野麻黄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金杯草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九盏灯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山牡丹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锁眉草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香苏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朋头草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
🌿四棱猪屎豆 ➡ (化金丹的别名)
  • 豆科四棱猪屎豆Crotalaria tetragona Roxb.,以全草入药。
  • 化滞,止痛。主治腹痛。
  • 胃经 大肠经 小肠经 全草
🌿土木贼 ➡ (笔筒草的别名)
  • 为木贼科植物节节草的全草。全年可采。以4、5月间生长茂盛时采集最好。
  • 祛风清热,除湿利尿。治目赤肿痛,翳膜遮睛,淋浊,鼻衄,便血,尿血,牙痛。①《草木便方》:"通气,明目,利九窍,治跌伤,消积滞,止嗽化痰。"②《分类草药性》:"男子平胃火,妇人补血气。"③《天宝本草》:"治赤白云翳,去风,清火,除湿,通淋。"④《福建民间草药》:"明目,益志,清热,利尿。"⑤《四川中药志》:"清心火,去潮热,散云翳。治暴发火眼,涩痛,溢泪及目赤肿痛,并疗鼻血。"⑥《湖南药物志》:"治妇女血崩,筋骨痛,火牙痛。"
  • 心经 胃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鸡苏 ➡ (水苏的别名)
  • 为唇形科植物水苏的全草。7~8月采收,晒干。
  • 疏风理气,止血消炎。治感冒,痧症,肺痿,肺痈,头风目眩,口臭,咽痛,痢疾,产后中风,吐血,衄血,血崩,血淋,跌打损伤。①《本经》:"主下气,辟口臭,去毒,辟恶。"②《别录》:"主下气,杀谷,除饮食。主吐血、衄血、血崩。"③孟诜:"熟捣生叶,绵裹塞耳疗聋;又头风目眩者,以清酒煮汁一升服,产后中风服之弥佳;煮汁洗头,白屑不生。"④《日华子本草》:"治肺痿,崩中,带下,血痢,头风目眩,产后中风及血不止。"⑤《本草图经》:"主诸气疾及脚肿。"
  • 胃经 肺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