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64味药材
🌿红石头 ➡ (代赭石的别名)
  • 为氧化物类矿物赤铁矿的矿石。挖出后去净泥土杂质。产山西、河北、广东、河南、山东、四川、湖南等地。
  • 平肝镇逆,凉血止血。治噫气呕逆,噎膈反胃,哮喘,惊痫,吐血,鼻衄,肠风,痔瘘,崩漏带下。①《本经》:"主贼风蛊毒,腹中毒邪气,女子赤沃漏下。"②《别录》:"主带下百病,产难,胞衣不出,堕胎,养血气,除五脏血脉中热,血痹,血瘀,大人小儿惊气入腹,及阴痿不起。"③《药性论》:"治女子崩中淋沥不止,疗生子不落。"④《日华子本草》:"止吐血、鼻衄,肠风痔瘘,月经不止,小儿惊痫,疳疾,反胃,止泻痢脱精,尿血遗溺,金疮长肉,安胎健脾,又治夜多小便。"⑤《本草正》:"下气降痰,清火。"⑥《长沙药解》:"驱浊下冲,降摄肺胃之逆气,除哕噫而泄郁烦,止反胃呕吐,疗惊悸哮喘。"⑦《本草再新》:"平肝降火,治血分去瘀生新,消肿化痰,治五淋崩带,安产堕胎。"
  • 心经 胃经 肾经 肝经 三焦经 矿物
🌿勒儿根 ➡ (独行千里的别名)
  • 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独行千里Capparis acutifolia Sweet[C. membranacea Gardn. et Champ.],以根及叶入药。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或研末。
  • 活血散瘀,解痉止痛。根:用于风湿关节痛,筋骨不舒,咽喉肿痛,牙痛,腹痛(特别是痉挛性疼痛),闭经;外用治疮疖肿毒,跌打损伤。叶:外用治跌打损伤。
  • 心经 胃经 根茎
🌿木稗 ➡ (合萌的别名)
  • 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
  •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 胃经 肺经 全草
🌿禾镰树子 ➡ (合萌的别名)
  • 为豆种植物田皂角的全草。
  • 清热,去风,利湿,消肿,解毒。治风热感冒,黄疸,痢疾,胃炎,腹胀,淋病,痈肿,皮炎,湿疹。①《本草拾遗》:"主暴热淋、小便赤涩,小儿疾病。明目,下水,止血痢。捣绞汁服。"②《植物名实图考》:"去风,杀虫。"③《天宝本草》:"消风,除胀。疗螬疳,黄疸,敷肿毒。"④《分类草药性》:"治火肿。蒸鸡,利水通淋。"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清热消滞。治胃肠胀气,消化不良,胃炎疼痛,风热感冒,湿疹,皮炎。"⑥《江西草药》:"清热利湿,消肿止血。"
  • 胃经 肺经 全草
🌿三廉子 ➡ (阳桃的别名)
  • 酢浆草科五敛属植物阳桃Averrhoa carambola L.,以根、枝、叶、花及果实入药。根、枝、叶全年可采;春末夏初采花;秋季采果。鲜用或晒干。
  • 根:涩精,止血,止痛。用于遗精,鼻衄,慢性头痛,关节疼痛。枝、叶:祛风利湿,消肿止痛。用于风热感冒,急性胃肠炎,小便不利,产后浮肿,跌打肿痛,痈疽肿毒。花:清热。用于寒热往来。果:生津止咳。用于风热咳嗽,咽喉痛,疟母。
  • 胃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大毛七 ➡ (漆大姑的别名)
  • 为大戟科植物毛果算盘子的枝叶。
  • 驱风利湿,散瘀,止血,消肿。治急性胃肠炎,痢疾,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创伤出血,漆疮,湿疹,皮炎。①《岭南采药录》:"凡患漆疮皮肤红肿作痒,取其叶煎水洗之。"②《陆川本草》:"止血,驱风,消肿。治刀伤出血,血风瘙痒,疮疖痘毒。"③《南宁市药物志》:"消肿,止痛,利湿,破血。治跌打,蛇伤,漆蚀,疮疥,痢疾。"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天吊香 ➡ (天香炉的别名)
  • 为野牡丹科植物金锦香的带根全草或根。夏、秋采收。
  • 祛风化湿,止血消瘀。治咳嗽,哮喘,痢疾,泄泻;吐血,咯血,便血,经闭,疳积,风湿骨痛,跌打损伤。①《生草药性备要》:"治痢去痰;牙痛煲水含;通经捶汁开酒服。"②《岭南采药录》:"止痛,去蛇毒,理疮疡。"③《陆川本草》:"去腐止血。治口腔炎,小儿头上热气疮,咳血。"④《南宁市药物志》:"去瘀生新,止痛收敛。治内外出血,疳积,牙疳,牙痛,咳嗽。"⑤《广西中药志》:"治红白痢疾,热泻。"⑥《四川中药志》:"祛风湿,止咳嗽。治风湿骨痛,小儿百日咳,蜂窝疮。"⑦《泉州本草》:"主跌打损伤,妇人经闭,产后瘀血作痛,亦治胸胃气痛,白浊。"⑧《岭南草药志》:"化湿消滞,解热镇痛。"⑨《闽东本草》:"治脱肛便血。"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马尾草 ➡ (黑顶卷柏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卷柏科植物黑顶卷柏的全草。
  • 凉血解毒;止痛。主麻疹;痢疾;咳血;吐血;外伤出血;胸痛;胃痛;跌打损伤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全草
🌿甘榄 ➡ (橄榄的别名)
  •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摘,晒干或阴干,或用盐水浸渍后晒干。
  • 清肺,利咽,生津,解毒。治咽喉肿痛,烦渴,咳嗽吐血,菌痢,癫痫,解河豚毒及酒毒。①孟诜:"主河豚毒,汁服之。"②《日华子本草》:"开胃,下气,止泻。"③《开宝本草》:"主消酒。"④《本草衍义》:"嚼汁咽治鱼鲠。"⑤《滇南本草》:"治一切喉火上炎,大头瘟症。能解湿热、春温,生津止渴,利痰,解鱼毒、酒、积滞。"⑥《纲目》:"治咽喉痛,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鱼鳖毒。"⑦《本草通玄》:"固精。"⑧《本经逢原》:"令痘起发。"⑨《本草再新》:"平肝开胃,润肺滋阴,消痰理气,止咳嗽,治吐血。"⑩《随息居饮食谱》:"凉胆息惊。"⑾《现代实用中药》:"治神经病癫痫,配合明矾煮成流膏用。"
  •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果实种子
🌿草鞋底 ➡ (猪脾的别名)
  • 为猪科动物猪的脾。
  • 健脾胃,助消化。
  • 胃经 脾经 动物
🌿橄榄露
  • 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
  • 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河豚毒。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果实种子
🌿绵三七
  • 豆科毛瓣花属植物绵三七Eriosema himalaicum Ohashi [E. tuberosum (Buch.-Ham.)Wang et Tang],以块根入药。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
  • 健胃消积,理气止痛。用于小儿疳积,消化不良,胃腹疼痛,腹泻,跌打损伤。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藨草
  • 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
  • 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
  • 胃经 脾经 膀胱经 全草
🌿柿子把 ➡ (柿蒂的别名)
  • 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 kaki Thunb.的干燥宿萼。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摘,食用时收集,洗净,晒干。
  • 降逆下气。用于呃逆。
  • 胃经 果实种子
🌿光棍草 ➡ (藨草的别名)
  • 莎草科藨草Scirpus trigueter L.,以全草入药。
  • 开胃。主治食积气滞,呃逆饱胀。
  • 胃经 脾经 膀胱经 全草
🌿茶油粑
  • 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油茶CamelliaoleiferaAbel种子榨去脂肪油后的渣滓。
  • 燥湿解毒;杀虫去积;消肿止痛。主湿疹痛痒;虫积腹痛;跌打伤肿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其他部位
🌿火把果 ➡ (赤阳子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火棘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
  • 健脾消积,活血止血。治痞块,食积,泄泻,痢疾,崩漏,产后血瘀。①《滇南本草》:"治胸中痞块,食积,消虫,明目,泻肝经之火,止妇人崩漏。"②《滇南本草图说》:"治妇人产后百病淹缠,或瘀血成块、血崩。"③《四川中药志》:"治痢疾及白带。"④《云南中草药》:"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泻。"
  • 胃经 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翻白叶
  • 为蔷薇科植物长柔毛委陵菜的根。春、秋、冬采挖,洗净,切片晒干。
  • 消食,行气。治食积胃痛,痢疾。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畜蓄子 ➡ (八月札的别名)
  • 为本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白本通的果实。8~9月间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用沸水泡透后晒干。
  • 舒肝理气,活血止痛,除烦利尿。治肝胃气痛,胃热食呆,烦渴,亦白痢疾,腰痛,胁痛,疝气,窟经,子宫下坠。①崔禹锡《食经》:"食之去淡(痰)水,止赤白下利。"②孟诜:"厚肠胃,令人能食,下三焦,除恶气,和子食之更好。""通十二经脉。"③《本草拾遗》:"利大小便,宣通,去烦热,食之令人心宽,止渴,下气。"④《食性本草》:"主胃口热闭,反胃不下食,除三焦客热。"⑤《本草汇言》:"以蜜水煮食之,治噤口热痢。"⑥《南京民间草药》:"治腰痛。"⑦《四川中药志》:"疏肝,纳肾气。治膀胱疝气,吐血。"⑧《药材学》:"利气,活血,杀虫,解毒,止痛。用于肝胃气痛,胁痛,月经痛等症。"⑨《陕西中草药》:"疏肝益肾,健脾和胃。治消化不良,腹痛,泻痢,疝气,子宫下坠。"
  • 胃经 肝经 果实种子
🌿刺花 ➡ (蔷薇花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多花蔷薇的花朵。5~6月花盛开时,择晴天采收,晒干。
  • 清暑,和胃,止血。治暑热吐血,口渴,泻痢,疟疾,刀伤出血。①《医林纂要》:"干之可罨金疮,去瘀生肌。"②《纲目拾遗》:"治疟,妇人郁结吐血。"③《现代实用中药》:"芳香健胃。"④《南宁市药物志》:"治泄泻、下痢。"⑤《上海常用中草药》:"清暑热,顺气和胃,解渴,止血。"
  • 胃经 大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