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361味药材
🌿满山红 ➡ (雉子筵的别名)
  • 蔷薇科莓叶委陵菜Potentilla fragarioides L.,以地上部分入药。
  • 益中气,补阴虚,止血。主治疝气及干血痨:每日3~5钱,水煎服或黄酒煎服。临床应用于子宫肌瘤出血、月经过多、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及避孕药引起的子宫出血:口服一次2~3片,每天3次。(糖衣片:每片含生药浸膏0.2克=1克生药。)
  • 脾经 肺经 茎木
🌿骨碎补 ➡ (宽羽线蕨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宽羽线蕨的根茎或全草。
  • 祛风通络;散瘀止痛。主风湿腰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葛藤 ➡ (葛根的别名)
  • 本品为豆科植物野葛Pueraria lobata (Willd.)Ohwi或甘葛藤Pueraria thomsonii Benth.的干燥根。秋、冬二季采挖,野葛多趁鲜切成厚片或小块;干燥;甘葛藤习称“粉葛”,多除去外皮,用硫黄熏后,稍干,截段或再纵切两半,干燥。
  • 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用于外感发热头痛、项背强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热痢,泄泻;高血压颈项强痛。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后庭花 ➡ (臭梧桐的别名)
  • 马鞭草科赪桐属植物海州常山Clerodendron trichotomum Thunb.,以根、茎、叶入药。春秋采根及茎,开花前采叶,晒干。
  • 祛除风湿,降血压。根、叶:风湿性关节炎,高血压病,痢疾,疟疾。叶:外用治手癣,水田皮炎,湿疹,痔疮。
  • 脾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广藿香
  •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Pogostemon cablin (Blanco) Benth. 的干燥地上部分。按产地不同分石牌广藿香及海南广藿香。枝叶茂盛时采割,日晒夜闷,反复至干。
  • 芳香化浊,开胃止呕,发表解暑。用于湿浊中阻,脘痞呕吐,暑湿倦怠,胸闷不舒,寒湿闭暑,腹痛吐泻,鼻渊头痛。
  • 胃经 脾经 肺经 茎木
🌿高良姜
  •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两头尖
  • 本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 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 脾经 根茎 茎木
🌿阿魏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新疆阿魏 Ferula sinkiangensis K. M. Shen 或阜康阿魏Ferula fukanensis K. M. Shen 的树脂。春末夏初盛花期至初果期,分次由茎上部往下斜割,收集渗出的乳状树脂,阴干。
  • 消积,散痞,杀虫。用于肉食积滞,瘀血症瘕,腹中痞块,虫积腹痛。
  • 胃经 脾经 茎木 其他部位
🌿川连 ➡ (黄连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三角叶黄连Coptis deltoidea C. Y. Cheng et Hsiao或云连Coptis teeta Wall.的干燥根茎。以上三种分别习称“味连”、“雅连”、“云连”。秋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撞去残留须根。
  •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用于湿热痞满,呕吐吞酸,泻痢,黄疸,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血热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痈肿疔疮;外治湿疹,湿疮,耳道流脓。酒黄连善清上焦火热。用于目赤,口疮。姜黄连清胃和胃止呕。用于寒热互结,湿热中阻,痞满呕吐。萸黄连舒肝和胃止呕。用于肝胃不和,呕吐吞酸。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胆经 根茎 茎木
🌿两头尖 ➡ (竹节香附的别名)
  • 为毛茛种植物红背银莲花的根茎。夏季采挖,除去残茎及须根,晒干。
  • 祛风湿,消痈肿。治风寒湿痹,痈肿,金疮。①《品汇精要》:"疗风及腰腿湿痹痛。"②《本草原始》:"风湿邪气,痈肿金疮,四肢拘挛,骨节疼痛,多入膏药中用。"③《中药志》:"散风寒,消肿。"④《药材学》:"治伤风感冒,祛风痰。"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伸筋草
  • 本品为石松科植物石松Lycopodium japonicum Thunb. 的干燥全草。夏、秋二季茎叶茂盛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祛风除湿,舒筋活络。用于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全草
🌿刺五加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 (Rupr. et Maxim.) Harms 的干燥、根及根茎或茎。春、秋二季采收,洗净,干燥。
  • 益气健脾,补肾安神。用于脾肾阳虚,体虚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痛,失眠多梦。
  • 心经 脾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夜交藤
  • 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藤茎或带叶藤茎。带叶的藤茎,于夏、秋采取。但商品大都用藤茎,于秋季叶落后割取,除去细枝、残叶,切成长约70厘米的段落,捆成把,晒干。
  • 养心,安神,通络,祛风。治失眠,劳伤,多汗,血虚身痛,痈疽,瘰疬,风疮疥癣。①《纲目》:"风疮疥癣作痒,煎汤洗浴。"②《本草再新》:"补中气,行经络,通血脉,治劳伤。"③《本草正义》:"治夜少安寐。"④《饮片新参》:"养肝肾,止虚汗,安神催眠。"⑤《安徽药材》:"消痈肿、瘰疬和痔疮。"⑥《陕西中草药》:"祛风湿,通经络。治失眠,多汗,贫血,周身酸痛,疥癣等皮肤病。"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甘松
  • 本品为败酱科植物甘松Nardostachys chinensis Batal. 、或匙叶甘松 Nardos-tachys jatamansi DC. 的干燥根及根茎。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及杂质,晒干或阴干。
  • 理气止痛,开郁醒脾。用于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呕吐;外治牙痛,脚肿。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香藤 ➡ (天仙藤的别名)
  • 本品为马兜铃科植物马兜铃Aristolochia debilis Sieb. et Zucc.或北马兜铃Aristolochia contorta Bunge.的干燥地上部分。秋季采割,除去杂质,晒干。
  • 行气活血,利水消肿。用于脘腹刺痛,关节痹痛,妊娠水肿。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花楸 ➡ (天山花楸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天山花楸的嫩枝、皮及果实。夏、秋采收。
  • 《新疆中草药手册》:"清肺止咳,补脾生津。治肺结核,哮喘咳嗽,胃炎,胃痛,维生素甲、丙缺乏症。"
  • 胃经 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小蒜
  • 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①《别录》:"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②陶弘景:"主溪毒。"③《千金·食治》:"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④《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 胃经 脾经 茎木
🌿萆薢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胡瓜 ➡ (黄瓜的别名)
  • 葫芦科黄瓜Cucumis sativus L.,以果、藤、叶入药。
  • 黄瓜:清热利尿。主治烦渴,小便不利;外用治烫火伤。黄瓜藤:消炎,祛痰,镇痉。治腹泻,痢疾,癫痫。黄瓜秧:治高血压。用量5~6钱。黄瓜霜:清热消肿,治扁桃体炎。
  •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茎木
🌿薯蓣 ➡ (山药的别名)
  •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 opposita Thunb. 的干燥根茎。冬季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干燥;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用硫黄熏后,切齐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习称“光山药”。
  •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