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80味药材
🌿瓜子木 ➡ (赤楠的别名)
  • 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 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①《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③《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叫耳蒙根 ➡ (赤楠根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
  • 益肾定喘;健脾利湿;祛风活血;解毒消肿。主喘咳;浮肿;淋浊;尿路结石;痢疾;肝炎;子宫脱垂;风湿痛;疝气;睾丸炎;痔疮;痈肿;水火烫伤;跌打肿痛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细叶紫陵树 ➡ (赤楠的别名)
  • 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 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①《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③《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臭牡丹根 ➡ (赤芍药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瓠匏 ➡ (壶卢的别名)
  • 为葫芦科植物瓢瓜的果实。秋季采取成熟而未老的果实,去皮用。
  • 利水,通淋。治水肿,腹胀,黄疸,淋病。①陶弘景:"利水道。"②《饮膳正要》:"主消水肿,益气。"③《滇南本草》:"利水道,通淋,除心肺烦热。"④《本草再新》:"利水。治腹胀,黄疸。"⑤《陆川本草》:"润肺。治肺燥咳嗽。"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果实种子
🌿狗结石 ➡ (狗宝的别名)
  • 犬科动物犬Canis familiaris L.的胃中结石。去皮膜及肉等,清水洗净,阴干。
  • 将逆气,开郁结,解毒。用于噎膈反胃,痈疽疮疡。
  • 心经 胃经 脾经 动物
🌿白心皮 ➡ (金雀根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四川多于夏末秋初挖取),挖得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及黑褐色栓皮,鲜用或晒干用。或再剖去木心,将净皮切段后晒干。
  • 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②《植物名实图考》:"去皮,煮猪心,除痨症。""补筋骨。"③《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利尿。治淋疾,白带。又可催乳。"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胃。治虚损劳热,阴脱等症。"
  • 脾经 肺经 根茎
🌿牛金子 ➡ (赤楠的别名)
  • 为桃金娘科植物赤楠的根或根皮。夏、秋采收。
  • 健脾利湿,乎喘,散瘀。治浮肿,小儿盐哮,跌打损伤,烫伤。①《植物名实图考》:"能散血。"②《广西药植名录》:"根:治汤火伤,跌打。叶:治手指疮。"③《贵州草药》:"健脾利湿,平喘。"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鹅掌上黄皮
  • 为鸭科动物鹅足蹼上的黄色表皮。
  • ①《滇南本草》:"烧灰调油,搽黄水疮、冻疮。"②《谈野翁试验方》:"烧研,涂脚趾缝湿烂。"
  • 脾经 动物
🌿鸦椿卫矛
  • 药材基源:为卫矛科植物鸦椿卫矛的根及根皮。
  • 活血通经;祛风除湿;消肿解毒。主跌打瘀肿;腰痛;症瘕;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痛经;风湿痹痛;痔疮;漆疮
  • 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头痛花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闷头花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树梅 ➡ (杨梅的别名)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扁轴木
  • 药材基源:为豆科植物扁轴木的枝树皮或叶。
  • 补益。主身体衰弱;劳伤乏力;虚热;自汗;盗汗
  • 脾经 肾经 茎木
🌿芫花条 ➡ (芫花的别名)
  • 本品为瑞香科植物芫花Daphne genkwa Sieb. et Zucc.的干燥花蕾,其根白皮(二层皮)也供药用。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花:泻水逐饮,解毒杀虫。用于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喘咳,二便不利;外治疥癣秃疮,冻疮。根皮:消肿解毒,活血止痛。用于急性乳腺炎,痈疖肿毒,淋巴结结核,腹水,风湿痛,牙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木半夏根
  • 为胡颓子科植物木半夏的根或根皮。9~10月采挖,晒干。
  • ①《本草拾遗》:"根皮煎汤洗恶疮疥。"②《四川中药志》:"活血,行气,补虚损。治跌打损伤及痔疮。"
  • 脾经 肝经 根茎
🌿长豆 ➡ (豇豆的别名)
  • 豆科豇豆Vigna sinensis (L.)Sav.,以种子、叶、果皮、根入药。
  • 健脾利湿,清热解毒,止血。血尿:种子研末,每服1钱,水或酒送服。小便不通:叶4两,水煎服。小儿疳积:根1两,研末蒸鸡蛋吃。疔疮:根适量,捣烂敷或研末撒。毒蛇咬伤:生豇豆适量,捣敷伤口。盗汗:豇豆子2两,冰糖1两,水煎服。
  • 胃经 脾经 肾经 根茎 果实种子
🌿着母香 ➡ (鬼箭锦鸡儿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鬼箭锦鸡儿的皮、茎、叶。8~9月采收。
  • 接筋续断,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治跌扑损伤,风湿筋骨疼痛,月经不调,乳房发炎。
  •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棕树果 ➡ (棕榈子的别名)
  • 为棕榈科植物棕榈的成熟果实。霜降前后待果皮现青黑色时采收,晒干。
  • 《本草拾遗》:"涩肠,止泻痢、肠风、崩中、带下,养血。"
  • 脾经 大肠经 果实种子
🌿刺楸皮 ➡ (刺楸树皮的别名)
  • 为五加科植物刺楸的树皮。全年可采,剥取树皮,洗净,晒干。
  • 祛风,除湿,杀虫,活血。治风湿痹痛,腰膝痛,痈疽,疮癣。①《四川中药志》:"祛风行血,除湿杀虫。治腰膝疼痛,风寒湿痹及疥癣。"②《江苏药材志》:"杀虫,消肿,排脓生肌。治恶疮,疽瘘,痈肿,疳痔,咳逆上气,口疮。"③《陕西中药志》:"祛风除湿,消炎止痛。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关节炎。"
  • 胃经 脾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