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90味药材
🌿山玉桂 ➡ (桂皮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天竺桂、阴香、细叶香桂或川桂等的树皮。冬季采取树皮,阴干。
  • 暖脾胃,散风寒,通血脉。治腹冷胸满,呕吐噎膈,风湿痹痛,跌损瘀滞,血痢肠风。①《本草拾遗》:"治腹内诸冷,血气胀痛。"②《海药本草》:"补暖腰脚,破产后恶血,治血痢肠风,功力与桂心同。"③《四川中药志》:"益肝肾,通经脉,散风寒,除湿痹,暖腰膝,止呕吐。治筋骨疼痛,寒泄腹痛,霍乱呕吐,噎膈胸满,膀胱寒疝,腰膝现冷,风湿痹痛及跌损瘀滞等症。"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拐枣树皮 ➡ (枳椇木皮的别名)
  • 为鼠李科植物枳椇的树皮。
  • ①《唐本草》:"主五痔,和五脏。"②《陕西中草药》:"能活血舒筋,治食积,解铁棒锤毒。"
  • 脾经 肾经 肝经
🌿川槿皮 ➡ (木槿皮的别名)
  • 为锦葵科木槿属植物木槿Hibiscus syriacus L.的茎皮或根皮。春、夏砍伐茎枝,剥皮晒干;秋季挖根,剥皮晒干。
  • 清热利湿,杀虫止痒。用于痢疾,白带;外用治阴囊湿疹体癣,脚癣。
  •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蜈蚣七 ➡ (竹节参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
  •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板参 ➡ (金雀根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四川多于夏末秋初挖取),挖得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及黑褐色栓皮,鲜用或晒干用。或再剖去木心,将净皮切段后晒干。
  • 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②《植物名实图考》:"去皮,煮猪心,除痨症。""补筋骨。"③《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利尿。治淋疾,白带。又可催乳。"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胃。治虚损劳热,阴脱等症。"
  • 脾经 肺经 根茎
🌿紫金皮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峨三七 ➡ (竹节参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
  •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木腊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珠红 ➡ (杨梅的别名)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大豆黄 ➡ (豆黄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大豆的种皮黑色的种子(黑大豆)蒸罨加工而成。
  • ①孟诜:"主湿痹、膝痛,五藏不足气,胃气结积;益气,润肌肤。末之收盛,炼猪膏为丸服之,能肥健人。"②《纲目》:"生嚼涂阴痒汗出。"
  • 胃经 脾经 果实种子
🌿丹荔 ➡ (荔枝的别名)
  • 无患子科荔枝属植物荔枝Litchi chinensis Sonn.,以根、假种皮(果肉)及核入药。夏秋收集,晒干。
  • 根:消肿止痛。用于胃脘胀痛。假种皮(果肉):益气补血。用于病后体弱,脾虚久泻,血崩。核:理气,散结,止痛。用于疝气痛,鞘膜积液,睾丸肿痛,胃痛,痛经。
  • 脾经 肝经 根茎
🌿金谷香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黑豆衣 ➡ (黑大豆皮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大豆黑色的种皮。取黑大豆用清水浸泡,待其发芽后,搓下种皮,晒干。贮藏于干燥处。
  • 养血疏风。治阴虚烦热,盗汗,眩晕,头痛。①《纲目》:"生用疗痘疮目翳,捣烂敷小儿尿灰疮。"②《随息居饮食谱》:"止盗汗。"③《饮片新参》:"清脑,疏风热,治头痛。"④《现代实用中药》:"为清凉性滋养强壮药,有解毒利尿作用。"⑤《药材学》:"养血祛风,明目益精。治阴虚烦热,多汗盗汗,头晕,目昏,风痹。"
  • 脾经 肾经 肺经
🌿黄果皮 ➡ (橙皮的别名)
  • 为芸香科植物甜橙的果皮。冬季或春初,收集剥下的果皮,晒干或烘干。
  • 理气,化痰,健脾,导滞。治感冒咳嗽,食欲不振,胸腹胀痛,肠鸣便泻,乳痈。①《滇南本草》:"主降气宽中,破老痰结痰固如胶者。"②《岭南采药录》:"治乳痈初起,以之煎水,大热洗患处数次。"③《四川中药志》:"行气化痰,健脾温胃。治食欲不振,胸腹满胀作痛,腹中雷鸣及大便或溏或泻。"
  • 脾经 肺经
🌿印度象 ➡ (象皮的别名)
  • 象科动物亚洲象Elephas maximus L.的皮,以去毛的干燥皮入药。将象皮用水浸泡3天,刷净,闷润至内外湿度一致时切片晒干。
  • 生肌,敛疮。用于疮疡久不收口。
  • 脾经 膀胱经 动物
🌿竹节人参 ➡ (竹节参的别名)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
  •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白心皮 ➡ (金雀根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锦鸡儿的根或根皮。全年可采(四川多于夏末秋初挖取),挖得后,洗净泥沙,除去须根及黑褐色栓皮,鲜用或晒干用。或再剖去木心,将净皮切段后晒干。
  • 清肺益脾,活血通脉。治虚损劳热、咳嗽,高血压,妇女白带、血崩,关节痛风,跌打损伤。①《纲目拾遗》:"治跌打损伤,咳嗽。暖筋骨,疗痛风,性能追风活血,兼通血脉,消结毒。"②《植物名实图考》:"去皮,煮猪心,除痨症。""补筋骨。"③《开宝本草》:"清肺益脾。治头晕,咳嗽,哮喘,五痨七伤,衄血。"④《贵州民间方药集》:"通经,利尿。治淋疾,白带。又可催乳。"⑤《四川中药志》:"健脾胃。治虚损劳热,阴脱等症。"
  • 脾经 肺经 根茎
🌿竹节参
  •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Panax japonicus C. A. Mey.的干燥根茎。秋季采挖,除去主根及外皮,干燥。其根状茎称“竹节参”,块根称“明七”或“白三七”。叶称“七叶子”。
  • 滋补强壮,散瘀止痛,止血祛痰。用于病后虚弱,劳嗽咯血,咳嗽痰多,跌扑损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紧骨香 ➡ (红木香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长梗南五味子的根或根皮。立冬前后采挖,去净残茎、细根及泥土,晒干。或剥取根皮晒干。
  • 行气,活血,止痛。治气滞腹胀痛,胃痛,筋骨疼痛,月经痛,跌打损伤,无名肿毒。①汪连仕《采药书》:"入膏用,行血散气。"②《纲目拾遗》:"治风气痛,伤力,跌扑损伤,胃气疼痛,食积,痧胀等症,俱酒煎服。"③《江西民间草药验方》:"行血,理气,消胀,止痛,驱蛔虫。"④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活血祛风,散瘀止痛。治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肠炎,风湿筋骨痛,跌打瘀积肿痛。"⑤《浙江中药资源名录》:"治心胃气痛,月经痛。"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树梅 ➡ (杨梅的别名)
  • 为杨梅科杨梅属植物杨梅Myrica rubra (Lour.)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根及茎皮全年可采,去粗皮切片晒干备用。果夏季成熟时采,鲜用,干用或盐渍备用。
  • 根、树皮:散瘀止血,止痛。用于跌打损伤,骨折,痢疾,胃、十二指肠溃疡,牙痛;外用治创伤出血,烧烫伤。果:生津止渴。用于口干,食欲不振。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