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47味药材
🌿茛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女萎
  • 毛茛科铁丝莲属植物女萎Clematis apiifolia DC.,以根、茎藤或全株入药。秋季采收,扎成小把,晒干。
  • 消炎消肿,利尿通乳。用于肠炎,痢疾,甲状腺肿大,风湿关节疼痛,尿路感染,乳汁不下。
  • 脾经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猴樟 ➡ (黄樟的别名)
  • 樟科黄樟Cinnamomum parthenoxylon (Jacks.)Nees,以根、叶入药。
  • 祛风利湿,行气止痛。主治风湿骨痛,胃痛,胃肠炎,跌打损伤,感冒。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蛇包谷 ➡ (天南星的别名)
  • 本品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Arisaema erubescens (Wall.)Schott.、异叶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lume或东北天南星Arisaema amurense Maxim.的干燥块茎。秋、冬二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外皮,干燥。
  • 燥湿化痰,祛风止痉,散结消肿。用于顽痰咳嗽,风痰眩晕,中风痰壅,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癫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黑心姜 ➡ (蓬莪术的别名)
  • 为姜科植物莪术的根茎。秋、冬均可采挖,去净泥土,蒸熟后,晒干,除净毛须及杂质。
  • 行气,破血,消积,止痛。治心腹胀痛,症瘕,积聚,宿食不消,妇女血瘀经闭,跌打损伤作痛。①《药性论》:"治女子血气心痛,破痃癖冷气,以酒醋摩服。"②《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气,开胃消食,通月经,消瘀血,止扑损痛,下血及内损恶血等。"③《开宝本草》:"主心腹痛,中恶,疰忤,霍乱,冷气吐酸水,解毒,食饮不消,酒研服之。又疗妇人血气,丈夫奔豚。"④《医学启源》:"主心膈痛。"⑤王好古:"通肝经聚血。"⑥《品汇精要》:"破积聚。"⑦《医学入门》:"能逐水,治心痹病,破气痞。"⑧《本草通玄》:"专走肝家,破积聚恶血,疏痰食作痛。"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消肿,散瘀止痛。亦能止血理跌打。"⑩《会约医镜》:"治气滞膨胀,气肿,水肿。"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山帚条条 ➡ (一叶萩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
  • 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毛天仙果根 ➡ (牛奶浆根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天仙果的根。随时可采。挖取后,洗净晒干。
  • 健脾益气,活血,祛风除湿。治劳倦乏力,食少,乳难,月经本调,脾虚白带,脱肛,风湿。①《福建民间草药》:"行气活血,祛风解毒。治风湿关节疼痛,跌打损伤。"②《闽东本草》:"补中益气,健脾化湿,强筋壮骨,消肿,活血解毒。治中气虚弱,气血衰微,四肢酸软,筋骨不利,经闭,乳汁不通。"③《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补腰肾,强筋骨,祛风除湿。"
  •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白河车 ➡ (山海螺的别名)
  • 为桔梗科植物羊乳的根。8~9月挖根,洗净,晒干。
  • 消肿,解毒,排脓,祛痰,催乳。治肺痈,乳痈,肠痈,肿毒,瘰疬,喉蛾,乳少,白带。①《别录》:"主头眩痛,益气,长肌肉。"②汪连仕《采药书》:"治杨梅恶疮。"③《纲目拾遗》:"治肿毒瘰疬,取汁和酒服,渣敷患处。"④《植物名实图考》:"发乳汁,壮阳道。"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祛痰润肺,排脓解毒。治肺脓肿,乳腺炎,痈疮肿毒,蛇咬伤。"
  • 脾经 肺经 根茎
🌿澄茄根 ➡ (豆豉姜的别名)
  • 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根及根茎。9~10月间挖取,洗净、晒干。
  • 祛风除湿,理气止痛。治感冒,风湿痹痛,胃痛,脚气。①《分类草药性》:"治周身筋骨疼痛,发表,散风寒疹子,去膨胀,理气。"②《南宁市药物志》:’行气止痛,祛风湿,理筋骨。治胃冷痛,孕妇水肿,跌打宽筋。"③《广西中药志》:"治感冒。"④《广东中药》:"祛风散寒,息肝风,消肿。治风湿痹痛,筋骨无力,产后脚软,痰湿脚气。"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法罗梅 ➡ (法罗海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阿坝当归的根。
  • 理气止痛;止咳平喘。主胸胁脘腹疼痛;头痛;咳喘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网子七 ➡ (麻布七的别名)
  • 毛茛科乌头属植物高乌头Aconitum sinomontanum Nakai,以根入药。夏秋采收,晒干。
  • 祛风除湿,散瘀止痛。用于风湿腰腿痛,胃气痛,跌打损伤。
  • 心经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总管皮 ➡ (麻口皮子药的别名)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柄果花椒Zanthoxylum podocarpum Hemsl.或狭叶岭南花椒Z. austrosinense Huang var. stenophyllum Huang,以树皮或根皮入药。夏季采集,晒干。
  • 祛风散寒,解毒镇痛。用于风湿筋骨痛,跌打损伤,牙痛,毒蛇咬伤。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山络麻 ➡ (娃娃拳的别名)
  • 为椴树科植物扁担杆的根、茎、叶。全年可采。
  • 治脾虚食少,胸痞腹胀,妇女崩带,小儿疳积。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健脾养血。治小儿疳气体弱及妇女崩带。"②《贵州草药》:"祛风除湿,理气消痞。"
  • 胃经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心叶缬草 ➡ (蜘蛛香的别名)
  •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草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冬采挖,去残叶,洗净晒干。
  • 消食健胃,理气止痛,祛风解毒。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胃肠炎,痢疾,风湿疼痛,腰膝酸软。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养血莲 ➡ (蜘蛛香的别名)
  • 败酱科缬草属植物蜘蛛草Valeriana jatamansi Jones.,以根状茎及根入药。秋冬采挖,去残叶,洗净晒干。
  • 消食健胃,理气止痛,祛风解毒。胃痛腹胀,消化不良,小儿疳积,胃肠炎,痢疾,风湿疼痛,腰膝酸软。
  • 胃经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金柑 ➡ (一叶萩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叶底珠的嫩枝叶或根。
  • 祛风活血;益肾强筋。主风湿腰痛;四肢麻木;阳痿;小儿疳积;面神经麻痹;小儿麻痹症后遗症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法落海 ➡ (法罗海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阿坝当归的根。
  • 理气止痛;止咳平喘。主胸胁脘腹疼痛;头痛;咳喘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笔须藤 ➡ (花拐藤根的别名)
  • 为夹竹桃科植物帘子藤的根。随时可乘,洗净,切段晒干。
  • ①活络行血,除湿去风。治跌打损伤,关节痛风,痈疽及妇女闭经。(性味以下出《泉州本草》)②《广西药植名录》:"治贫血。"
  •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夜白鸡 ➡ (九子连环草的别名)
  • 为兰科植物虾脊兰或三棱虾脊兰的全草或根茎。春季或夏季花后采收。
  • 散结,解毒,活血,舒筋。治瘰疬,扁桃体炎,痔疮,跌打损伤。①《贵州民间方药榘》:"外用治九子疡,消伤肿。内服可舒筋活血,治跌打损伤。"②《四川中药志》:"散结核疮毒。"③《温岭县药物资源名录》"治白喉,扁桃体炎。"
  • 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血管草 ➡ (血满草的别名)
  • 为忍冬科植物红山花的全草及根。夏、秋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 祛风,利水,散瘀,通络。治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扭伤,骨折。①《云南中草药》:"祛风活络,散瘀止痒。"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强筋骨,祛风湿,利水消肿。治风涅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扭伤,血肿,水肿。"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补血,活血,利尿。"
  • 脾经 肾经 根茎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