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38味药材
🌿鸦片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阿片 ➡ (鸦片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乌桕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木麻黄
  •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
  • 宣肺止咳,行气止痛,温中止泻,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疝气;腹痛;泄泻;痢疾;小便不利;脚气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小肠经 茎木
🌿柠檬叶
  • 为芸香科植物黎檬或洋柠檬的叶。全年可采。
  • 化痰止咳,理气,开胃。治咳喘,腹胀,泄泻。①《生草药性备要》:"止咳,化痰,开胃。辟腥甚佳."②《陆川本草》:"行气,止喘咳。治气喘,咳嗽,腹胀,腹泻。"③《南宁市药物志》:"行气,驱风,祛痰,健胃。治咳嗽气痛。"
  • 胃经 大肠经 肺经
🌿桕树 ➡ (乌桕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野棉花根 ➡ (大火草根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 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大火草根
  • 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 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木贼麻黄 ➡ (木麻黄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
  • 宣肺止咳,行气止痛,温中止泻,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疝气;腹痛;泄泻;痢疾;小便不利;脚气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小肠经 茎木
🌿桊子树 ➡ (乌桕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竹叶椒
  • 芸香科花椒属植物竹叶椒Zanthoxylum armatum DC.[Z. alatum Roxb., Z. planispinum Sieb. et Zucc.],以根、树皮、叶、果实及种子入药。全年采根、树皮,秋季采果,夏季采叶,鲜用或晒干。
  • 温中理气,祛风除湿,活血止痛。根、果:胃腹冷痛,胃肠功能紊乱,蛔虫病腹痛,感冒头痛,风寒咳喘,风湿关节痛,毒蛇咬伤;叶:外用治跌打肿痛,痈肿疮毒,皮肤瘙痒。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果实种子
🌿土牡丹花 ➡ (紫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根皮。
  • 镇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清凉解热,散瘀。"②《广西植物名录》:"根皮: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岭南杜鹃 ➡ (紫杜鹃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广东紫花杜鹃的花、叶和嫩枝或根皮。
  • 镇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①《广西药植名录》:"根皮:清凉解热,散瘀。"②《广西植物名录》:"根皮:止咳祛痰。治慢性气管炎。"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檵花叶 ➡ (檵花叶的别名)
  • 为金缕梅科植物檵花的叶或茎叶。
  • 清热止泻,活血止血。治暑热泻痢,扭闪伤筋,创伤出血,目痛,喉痛。①《植物名实图考》:"捣烂敷刀刺伤,能止血。"②《福建民间草药》:"舒筋活血,解热止泻。治肚痛,闪筋,水泻,胼胝,外伤出血。"③《湖南药物志》:"治中暑,喉痛,风热目痛。"
  • 胃经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土白头翁 ➡ (大火草根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大火草的根。春季或秋季挖取根,去净茎叶,晒干。
  • 化痰,散瘀,截疟,杀虫。治疮疖痈肿,顽癣,秃疮,疟疾,痢疾,劳伤咳喘,小儿疳疾,跌打损伤。①《重庆草药》:"化痰,止咳,除毒。治痰饮咳嗽,气喘,痒子。"②《陕西中草药》:"清热解毒,排脓生肌,消肿散瘀,消食化积,截疟,杀虫。治各种顽癣,秃疮,疮疖痈肿,无名肿毒,疟疾,痢疾,小儿疳积,跌打损伤。"
  • 大肠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木蜡树 ➡ (乌桕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野桃 ➡ (白鱼尾的别名)
  • 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 祛风,化湿,通络,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风湿痛,脾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 心经 大肠经 肾经 根茎 茎木
🌿木油树 ➡ (乌桕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根皮及树皮四季可采,切片晒干;叶多鲜用。
  • 杀虫,解毒,利尿,通便。用于血吸虫病,肝硬化腹水,大小便不利,毒蛇咬伤;外用治疔疮,鸡眼,乳腺炎,跌打损伤,湿疹,皮炎。
  •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木贼叶木麻黄 ➡ (木麻黄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木麻黄科植物木麻黄的幼嫩枝叶或树皮。
  • 宣肺止咳,行气止痛,温中止泻,利湿。主感冒发热;咳嗽;疝气;腹痛;泄泻;痢疾;小便不利;脚气肿毒。
  • 大肠经 肺经 小肠经 茎木
🌿溪桃 ➡ (白鱼尾的别名)
  • 为马钱科植物驳骨丹的根及茎叶。根、茎随时可采。叶8~9月采为佳。
  • 祛风,化湿,通络,杀虫。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关节风湿痛,脾湿腹胀,痢疾,丹毒,跌打损伤,虫积腹痛。①《闽东本草》:"驱风寒,去湿热,止疼痛,健脾胃,杀虫解毒。治风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腹虫痛,头晕眩呕。"②《福建中草药》:"驱风化湿,行气活络。治痢疾,脾湿腹胀,关节风湿痛,无名肿毒,跌打损伤。"
  • 心经 大肠经 肾经 根茎 茎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