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600味药材
🌿假蒲达 ➡ (假苦瓜的别名)
  • 为无患子科植物倒地铃的全草。夏、秋季采收。
  • 清热,利水,凉血,解毒。治黄疸,淋病,疔疮,水泡疮,疥癞,蛇咬伤。①《生草药性备要》:"凉血消疮,去黄气,理蛇伤。"②《岭南采药录》:"煎水洗疥痛,少入服剂。"③《南宁市药物志》:"消炎解毒,内服外敷治蛇伤及小儿睾丸热肿。煎水洗涤治白泡疮及阴囊肿痛。"④《广西中药志》:"治小儿头疮及水泡疮。"⑤《泉州本草》:"清热解毒,逐血祛瘀,通五淋,利小便。主治诸淋,大小便不通,跌打损伤。"
  • 肾经 肝经 全草
🌿牛虱子 ➡ (石链子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伏生石豆兰的全草。
  • 润肺止咳;养胃生津;续筋接骨。主咳嗽咯血;慢性咽痛;慢性胃炎;跌打损伤;骨折
  • 胃经 肾经 肺经 全草
🌿凤凰草 ➡ (凤尾七的别名)
  • 景天科红景天属植物小丛红景天Rhodiola dumulosa (Franch.) Fu [Sedum dumulosum Franch.],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补血调经,养阴。用于月经不调,阴虚潮热,头晕目眩,妇女虚劳。
  • 肾经 肝经 全草
🌿穿耳草 ➡ (大种半边莲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桔梗科植物江南山梗菜的根或全草。
  • 宣肺化痰;清热解毒;利尿消肿。主咳嗽痰多;水肿;痈肿疮毒;下肢溃烂;蛇虫咬伤
  • 肾经 肺经 根茎 全草
🌿大血草 ➡ (血满草的别名)
  • 为忍冬科植物红山花的全草及根。夏、秋采,切碎晒干或鲜用。
  • 祛风,利水,散瘀,通络。治急、慢性肾炎,风湿疼痛,风疹瘙痒,小儿麻痹后遗症,扭伤,骨折。①《云南中草药》:"祛风活络,散瘀止痒。"②《西藏常用中草药》:"活血散瘀,强筋骨,祛风湿,利水消肿。治风涅性关节炎,慢性腰腿痛,扭伤,血肿,水肿。"③《昆明民间常用草药》:"祛风湿,补血,活血,利尿。"
  • 脾经 肾经 根茎 全草
🌿仰天钟
  • 药材基源:为野牡丹科植物假朝天罐的全草。
  • 敛肺益肾;活血止血。主久咳;虚喘;体虚头晕;风湿痹痛;淋浊;泻痢;便血;血崩;月经不调;白带;跌打瘀肿;外伤出血;烫伤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无柄一叶兰 ➡ (单肾草的别名)
  • 兰科单肾草Hemipilia flabellata Bur. et Franch.,以全草入药。
  • 滋阴润肺,补虚益损。主治肺燥咳吐腥痰,虚热,疝气,肾虚腰痛,小便脓血。用量0.5~1两。中耳炎:线块根捣烂取汁滴耳。外伤出血:鲜叶捣烂敷或干叶研末外撒。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鱼头兰花 ➡ (银兰的别名)
  • 兰科银兰Cephalanthera erecta (Thunb.) Blume,以全草入药。
  • 清热利尿。主治高热不退,口干,小便不通。
  • 肾经 膀胱经 全草
🌿密花石豆兰 ➡ (果上叶的别名)
  • 兰科石豆兰属植物极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odoratissimum (Swartz) Lind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洗净,鲜用或晒干。
  • 润肺化痰,舒筋活络,消炎。用于肺结核咯血,慢性气管炎,慢性咽炎,风湿筋骨疼痛;外用治骨折,跌打挫伤,刀伤。
  •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过山龙 ➡ (铺地蜈蚣的别名)
  • 为石松科植物垂穗石松的全草。7~9月采收,去净泥土杂质,晒干。
  • 祛风湿,舒筋络,活血,止血。治风湿拘疼麻木,,肝炎,痢疾,风疹,赤目,吐血,衄血,便血,跌打损伤,汤、火烫伤。①《植物名实图考》:"为调和筋骨之药。小儿煎水作汤浴,不生疮毒、受湿痒。"②《贵州民间方药集》:"镇咳。又治风湿麻木。"③《福建民间草药》:"利尿清热,消炎祛湿。治肝炎,黄疸,痢疾。"④《陆川本草》:"清肝,明目,消炎,解毒,止血。治风火眼痛,鸡盲,鼠咬伤,吐血,衄血。"⑤《南宁市药物志》:"祛瘀生新。治妇女经闭及虚寒咳嗽,肠胃寒痛。煎水洗盗汗及荨麻疹。"⑥《江西中药》:"舒筋活络,利尿止血。内服用于风湿关节痛,风疹块,黄疽,大便下血。外用烧存性研末,治汤火伤疮。"⑦《四川中药志》:"治跌打扭伤及鸡爪风。"
  •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鸭肾参 ➡ (猪獠参的别名)
  • 兰科舌唇兰属植物小舌唇兰Platanthera minor (Miq.)Reichb. f. [P. interrupta Maxim.],以全草入药。春夏采收,洗净晒干。
  • 养阴润肺,益气生津。用于咳痰带血,咽喉肿痛,病后体弱,神经衰弱,遗精,头晕。
  • 肾经 肺经 全草
🌿黄蟆叶 ➡ (车前草的别名)
  • 本品为车前科植物车前Plantago asiatica L.或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 Willd.的干燥全草。夏季采挖,除去泥沙,晒干。
  • 清热利尿,祛痰,凉血,解毒。用于水肿尿少,热淋涩痛,暑湿泻痢,痰热咳嗽,吐血衄血,痈肿疮毒。
  • 肾经 肺经 肝经 小肠经 全草
🌿即藜 ➡ (刺蒺藜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 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豺羽 ➡ (刺蒺藜的别名)
  • 为蒺藜科植物蒺藜的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将全株割下,晒干,打下果实,碾去硬刺,簸净杂质。
  • 散风,明目,下气,行血。治头痛,身痒,目赤肿翳,胸满,咳逆,症瘕,乳难,痈疽,瘰疬。①《本经》:"主恶血,破瘫结积聚,喉痹,乳难。"②《别录》:"主身体风痒,头痛、咳逆伤肺,肺痿,止烦、下气;小儿头疮,痈肿阴癀,可作摩粉。"③《药性论》:"治诸风疬疡,破宿血,疗吐脓,主难产,去躁热。"④《日华子本草》:"治奔豚肾气,肺气胸膈满,催生并堕胎。"⑤《本草图经》:"主痔漏,阴汗,及妇人发乳,带下。"⑥《纲目》:"治风秘及蛔虫心腹痛。"⑦《会约医镜》:"泻肺气而散肝风,除目赤翳膜,肺痈,乳岩,湿疮。"⑧《本草再新》:"镇肝风,泻肝火,益气化痰,散湿破血,消痈疽,散疮毒。"⑨《南京民间药草》:"治红白痢疾。"⑩《江苏植药志》:"治胁痛,疗诸疡,去风活血。"
  • 心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果实种子
🌿虱子草 ➡ (千层塔的别名)
  • 为石松科石松属植物蛇足石松Lycopodium serratum Thunb.,以全草入药。全年可采,洗净,晒干。
  • 散瘀消肿,解毒,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内伤吐血;外用治痈疖肿毒,毒蛇咬伤,烧烫伤。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
🌿复实 ➡ (菟丝的别名)
  • 为旋花科植物菟丝子或大菟丝子的全草。秋季采收全草,晒干。
  • 清热,凉血,利水,解毒。治吐血,衄血,便血,血崩,淋浊,带下,痢疾,黄疸,痈疽,疔疮,热毒痱疹。①《本经》:"汁去面酐。"②陶弘景:"其茎按以浴小儿,疗热痱。"③《本草蒙筌》:"解热毒痱疹,散庠塌痘疮。"④杜文燮《药鉴》:"利水,治湿热。"⑤《百草镜》:"治癃淋浊痢,带下,黄疸,预解痘毒,敷红丝疔。"⑥《药性考》:"凉血散血。治痈疽肿毒诸症,吐、衄、崩、便、咳、咯诸血,服之能止,解诸药毒,瘴疠疔痈恶疮。"⑦《李氏草秘》:"治血,解痘疮毒,难产酒煎服。"⑧《纲目拾遗》:"葛祖治狐骚气,辟汗愈疟。"⑨《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利小便。"⑩《四川中药志》:"行血,生精,发痘麻;洗汗斑及散痧。"⑾《陕西中药志》:"内用有滋阴作用;煎汤外用治阴疮,阴肿,阴痒,阴痛及阴道滴虫病。"
  •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全草
🌿矛叶蹄盖蕨 ➡ (篦梳剑的别名)
  • 蕨类蹄盖蕨科矛叶蹄盖蕨Diplazium lanceum (Thunb.) Presl,以全草、根状茎入药。
  • 全草:清热凉血,利尿。主治肺结核咯血,血尿,肺脓疡,小儿久热不退,痢疾,小便不利或尿闭。根状茎:解毒,消肿。外用治毒蛇咬伤(克竹蛇、烂布蛇)。
  •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臭藤 ➡ (鸡屎藤的别名)
  • 为茜草科植物鸡屎藤的全草及根。
  • 祛风活血,止痛解毒,消食导滞,除湿消肿。治风湿疼痛,腹泻痢疾,肮腹疼痛,气虚浮肿,头昏食少,肝脾肿大,瘰疬,肠痈,无名肿毒,跌打损伤。①汪连仕《采药书》:"治风痛肠痈,跌打损伤,流注风火瘴毒,散郁气。洗疝,合紫苏煎汤。"②《李氏草秘》:"煎洗腿足诸风,寒湿痛,拘挛不能转舒。"③《生草药性备要》:"其头治新内伤,煲肉食,补虚益肾,除火补血;洗疮止痛,消热散毒。其叶擂米加糖食,止痢。"④《纲目拾遗》:"中暑者以根、叶作粉食之。虚损者杂猪胃煎服。""治瘰疬用.裉煎酒,未破者消,已溃者敛。"⑤《本草求原》:"理脚湿肿烂,蛇伤,同米擂食并敷。"⑥《植物名实图考》:"为洗药,解毒,去风,清热,散寒。""敷无名肿毒,并补筋骨。"⑦《草木便方》:"补虚劳,调理脾胃元气,治病后虚肿、耳鸣。"⑧《四川中药志》:"治失眠,久咳。"⑨《重庆草药》:"健脾除湿,益气补虚。常用于小儿瘦弱,脾弱气虚,食积疳积,及成人气虚浮肿,臌胀,耳呜,腹泻,遗尿,妇女虚弱白带,干病。并虚弱劳伤,虚痢,痒子瘰疬之由于气虚不愈者。"⑩《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治风湿酸痛,跌打损伤,肝脾肿大,无名肿毒。"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什鸡单 ➡ (虎头蕉的别名)
  • 为兰科植物金线兰的全草。夏、秋采收,洗净,晒干。
  • 治腰膝痹痛,吐血,血淋,遗精,肾炎,小儿惊风,妇女白带。①《草宝》:"治风痹。"②《纲目拾遗》:"治血淋,白带,一切吐血。"③《福建野生药用植物》:"是小儿良药,退热消炎,又可治膀胱炎,遗精,也可制蛇药。"④《闽东本草》:"祛风气,舒筋,养血。治风气作痛,腰膝痹痛,小儿抽风。"
  • 脾经 肾经 肝经 全草
🌿扁菜 ➡ (韭菜的别名)
  • 百合科葱属植物韭菜Allium tuberosum Rottb. ex Spreng.,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
  • 健胃,提神,止汗固涩。用于噎膈反胃,自汗盗汗,外用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外伤出血。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