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09味药材
🌿巨骨 ➡ (溲疏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 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 胃经 肾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阿芙蓉 ➡ (鸦片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澄茄子
  •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山鸡椒的果实。
  • 温中止痛;行气活血;平喘;利尿。主脘腹冷痛;食积气胀;反胃呕吐;中暑吐泻;泄泻痢疾;寒疝腹痛;哮喘;寒湿水臌;小便不利;小便浑浊;疮疡肿毒;牙痛;寒湿痹痛;跌打损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老萝卜头 ➡ (地骷髅的别名)
  • 为十字花科植物莱菔的老根,经晒干而成。在种子成熟后,连根拔起,剪除地上部分,取根用水洗净后晒干。贮干燥处。
  • 宣肺化痰,消食,利水。治咳嗽多痰,食积气滞,脘腹痞闷胀痛,水肿喘满,噤口痢疾。①《纲目拾遗》:"能大通肺气,解煤炭熏人毒。"②《分类草药性》:"止咳化痰,消肿气,面积,治痢症。"③《天宝本草》:"消痰,除积聚。诸般气滞,肚腹胀满。"④《现代实用中药》:"利尿退肿。"⑤《贵州民间方药集》:"煮水可治冻疮,洗脚可减少脚汗。"
  •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灯盏红花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扫帚苗 ➡ (地肤子的别名)
  • 本品为藜科植物地肤Kochia scoparia (L.) Schrad.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
  • 清热利湿,祛风止痒。用于小便涩痛,阴痒带下,风疹,湿疹,皮肤瘙痒。
  • 肾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大风子
  • 大风子科大风子属植物大风子Hydnocarpus anthelminticus Pierre ex Laness.和海南大风子H. hainanensis (Merr.) Sleum.,以种子入药。夏季采成熟果实,取其种子洗净,晒干。
  • 祛风,功毒,杀虫。用于麻风;外用治疥、癣。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朱果 ➡ (樱桃的别名)
  • 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
  • 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毗陵茄子 ➡ (荜澄茄的别名)
  • 本品为樟科植物山鸡椒Litsea cubeba (Lour.) Pers.的干燥成熟果实。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晒干。
  • 温中散寒,行气止痛。用于胃寒呕逆,脘腹冷痛,寒疝腹痛,寒湿郁滞,小便浑浊。
  • 胃经 脾经 肾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含桃 ➡ (樱桃的别名)
  • 蔷薇科梅属植物樱桃Prunus pseudocerasus Lindl.,以叶及核入药。夏采叶及果实,捡果核洗净,晒干。
  • 核:清热透疹。用于麻疹不透。叶:透疹、解毒。用于麻疹不透;外用治毒蛇咬伤。
  • 胃经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朱桃 ➡ (山樱桃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果实。
  • 益气固精。治泻痢、遗精。①《别录》:"主止泄肠澼,除热,调中益脾气。"②《食疗本草》:"补中益气,主水谷痢,止泄精。"③《七卷食经》:"补心气,调中。"
  •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看园老 ➡ (千金子的别名)
  • 本品为大戟科植物续随子Euphorbia lathyris L. 的干燥成熟种子。夏、秋二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杂质,干燥。
  • 逐水消肿,破血消症。用于水肿,痰饮,积滞胀满,二便不通,血瘀经闭;外治顽癣,疣赘。
  • 大肠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瓢儿果 ➡ (梧桐子的别名)
  •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 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 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莳萝子
  • 为伞形科植物莳萝的果实。果实成熟后采收果枝,晒干,打落果实,去净杂质,晒至干透为度。
  • 温脾肾,开胃,散寒,行气,解鱼肉毒。治痧秽呕逆,腹中冷痛,寒疝,痞满少食。①《本草拾遗》:"小儿气胀,霍乱呕逆,腹冷不下食,两肋痞满。"②《海药本草》:"主膈气,消食,温胃,善滋食味,多食无损。"③《日华子本草》:"健脾,开胃气,温肠,杀鱼肉毒,补水脏及壮筋骨,治肾气。"④《医林纂要》:"润肾补肾,补命门,暖丹田,开胃调中,上达膻中,舒肝木,达阴郁,舒筋,下除脚气,治寒疝。"⑤《随息居饮食谱》:"温胃健脾,散寒止痛,杀虫消食,调气止呕,定腰、齿疼,解鱼肉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小肠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山香果
  • 药材基源:为樟科植物网叶山胡椒的果实。
  • 补肝肾;暖腰膝。主腰膝冷痛;酸软乏力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亚片 ➡ (鸦片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梧桐子
  • 为梧桐科植物梧桐的种子。秋季种子成熟时将果枝采下,打落种子,簸去杂质,晒干。密贮干燥处,防蛀。
  • 顺气,和胃,消食。治伤食,胃痛,疝气,小儿口疮。①《纲目》:"治小儿口疮,和鸡子烧存性研掺。"②《随息居饮食谱》:"润肺,清热解毒。"③《南宁市药物志》:"煅末敷烂疮,收口生肌。"④《四川中药志》:"顺颠气,和胃。治胃痛。"⑤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健脾消滞。"
  • 心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益智子 ➡ (益智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益智Alpinia oxyphylla Miq. 的干燥成熟果实。夏、秋间果实由绿变红时采收,晒干或低温干燥。
  • 温脾止泻,摄唾涎,暖肾,固精缩尿。用于脾寒泄泻,腹中冷痛,口多唾涎,肾虚遗尿,小便频数,遗精白浊。
  •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
🌿谷茴香 ➡ (小茴香的别名)
  • 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茴香Foeniculum vulgare Mill.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根、叶和全草也可药用。秋季果实初熟时采割植株,晒干,打下果实,除去杂质。全草和叶夏秋可采,根四季可采,洗去泥土,晒干。
  • 散寒止痛,理气和胃。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痛经,少腹冷痛,脘腹胀痛,食少吐泻,睾丸鞘膜积液。盐小茴香暖肾散寒止痛。用于寒疝腹痛,睾丸偏坠,经寒腹痛。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全草 果实种子
🌿英桃 ➡ (山樱桃的别名)
  • 为蔷薇科植物山樱桃的果实。
  • 益气固精。治泻痢、遗精。①《别录》:"主止泄肠澼,除热,调中益脾气。"②《食疗本草》:"补中益气,主水谷痢,止泄精。"③《七卷食经》:"补心气,调中。"
  • 脾经 肾经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