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61味药材
🌿乌鸦
  • 为鸦科动物大嘴乌鸦等的全体或肉。
  • 祛风定痫,已痨止血。治头风、眩晕,小儿风痫,虚痨咳嗽吐血,骨蒸潮热。①《嘉祜本草》:"治瘦、咳嗽,骨蒸劳,小儿痫。"②《本草图经》:"治急风。"③《纲目》:"肉,治暗风痫疾及五劳七伤,吐血咳嗽,杀虫。"
  • 肾经 肺经 肝经 动物
🌿乌龟
  • 除湿痹,补阴虚,滋肾水,止血,解毒。主治:龟肉治湿痹,风痹,筋骨疼痛,久年寒咳,夜多小便,小儿遗尿,痔疮下血,血痢,子宫脱垂;龟板治阴虚不足,骨蒸劳热,筋骨疼痛,小儿囟门不合及头疮、妇女胎前产后痢疾,女子赤白带下,阴痒。(1)滋阴潜阳:用于阴虚阳亢及阴虚火旺之头晕目眩、潮热、盗汗以及热病后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配熟地、知母、黄柏治潮热、盗汗。(2)益肾壮骨:用于肾阴不足之腰膝无力及小儿囟门不合。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其他部位
🌿杜鹃花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狗肉
  • 为犬科动物狗的肉。
  • 补中益气,温肾助阳。治脾肾气虚,胸腹胀满,鼓胀,浮肿,腰膝软弱,寒疟,败疮久不收敛。①《别录》:"主安五藏,补绝伤。"②孟诜:"补血脉,厚肠胃,实下焦,填精髓。"③《日华子本草》:"补胃气,壮阳,暖腰膝,补虚劳,益气力。"④《本经逢原》:"治败疮稀水不敛。"⑤《医林纂要》:"补肺气,固肾气,壮营卫,强腰膝。"
  • 胃经 脾经 肾经 动物
🌿家猫 ➡ (猫肉的别名)
  • 食肉目猫科猫Felis ocreata domestica Brisson,以肉入药。
  • 滋补,袪风,解毒。主治虚劳体瘦,瘰疬,风湿痹痛,溃疡及烫火伤等。
  • 肾经 肝经 其他部位
🌿蚂蚁
  • 药材基源:为蚁科动物丝光褐林蚁及拟黑多翅蚁等多种无毒蚂蚁的全体。
  • 补肾益精;通经活络;解毒消肿。主肾虚头昏耳鸣;失眠多梦;阳痿遗精;风湿痹痛;中风偏瘫6;手足麻木;红斑性狼疮;硬皮病;皮肌炎;痈肿疔疮;毒蛇咬伤
  • 肾经 肝经 动物
🌿李子
  • 为蔷薇科植物李的果实。
  • 清肝涤热,生津,利水。治虚劳骨蒸,消渴,腹水。①《别录》:"除痼热,调中。"②孟诜:"去骨节间劳热。"③《日华子本草》:"益气。"④《滇南本草》:"治风湿气滞血凝。"⑤《医林纂要》:"养肝,泻肝,破瘀。"⑥《随息居饮食谱》:"清肝涤热,活血生津。"⑦《泉州本草》:"清湿热,解邪毒,利小便,止消渴。治肝病腹水,骨蒸劳热,消渴引饮等证。"
  •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猪肉
  • 为猪科动物猪的肉。
  • 滋阴,润燥。治热病伤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①《别录》:"猳猪肉,疗狂病。"②《千金·食治》:"宜肾,补胃气虚竭。""头肉,补虚乏气力,去惊痫,寒热,五癃。"③孟诜:"头,主五痔。"④《本经逢原》:"精者补肝益血。"⑤《随息居饮食谱》:"獖猪肉,补肾液,充胃汁,滋肝阴,润肌肤,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
  • 胃经 脾经 肾经 动物
🌿竹木 ➡ (萆薢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鸦片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刺头 ➡ (金樱子的别名)
  • 本品为蔷薇科植物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x. 的干燥成熟果实。10~11月果实成熟变红时采收,干燥,除去毛刺。
  • 固精缩尿,涩肠止泻。用于遗精滑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久泻久痢。
  • 大肠经 肾经 膀胱经 果实种子
🌿山茶花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牛膝
  • 本品为苋科植物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 Blume. 的干燥根。冬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将顶端切齐,晒干。
  • 补肝肾,强筋骨,逐瘀通经,引血下行。用于腰膝酸痛,筋骨无力,经闭症瘕,肝阳眩晕。
  •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金刚 ➡ (萆薢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粉背薯蓣、叉蕊薯蓣、山萆薢或纤细薯蓣等的块茎。春、秋均可采挖。挖出后洗净除去须根,切片晒干。
  • 祛风,利湿。治风湿顽痹,腰膝疼痛,小便不利,淋浊,遗精,湿热疮毒。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映山红 ➡ (杜鹃花的别名)
  • 为杜鹃花科植物杜鹃花的花或果实。4~5月盛开时采收,晒干。
  • 和血,调经,祛风湿。治月经不调,闭经,崩漏,跌打损伤,风湿痛,吐血、衄血。①《分类草药性》:"治吐血,崩症,去风寒,和血。"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月经不调,止红崩;浸酒内服,可治风湿。果实止伤痛。"③《四川中药志》:"治腹痛下痢,痔出血及内伤咳嗽。"
  • 脾经 肾经 肝经 果实种子
🌿阿片 ➡ (鸦片的别名)
  • 为罂粟科植物罂粟果实中的液汁凝固而成。通常于果实充分成长而尚未成熟,果皮仍为绿色或稍现黄色时(此时乳汁中吗啡含量最高),用利刀或特制的锯齿切伤器,于晴天傍晚,浅割果皮(直割或斜割),将散布于果皮部组织中的乳汁管切断,白色乳汁即自割缝渗出成滴状,于空气中渐由微红色变成棕色,并逐渐凝固成粘稠状物,翌晨用涂油的竹篦或竹刀刮取,每一果实可刮取鸦片3~4次。刮得的鸦片,以罂粟叶包裹,置暗处阴干。
  • 敛肺,止咳,涩肠,止痛。治久咳,久泻,久痢,脱肛,心腹筋骨诸痛。①《唐本草》:"主百病中恶,客忤邪气,心腹积聚。"②《纲目》:"泻痢脱肛不止,能涩丈夫精气。"③《本草求原》:"性同于粟壳,而止痢止痛行气之效尤胜。"④王殿翔《生药学》:"用于失眠为催眠药;神经痛、月经痛、胸绞痛、肠绞痛等为镇痛药。"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果实种子
🌿秃鹫
  •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
  • 滋补养阴;消瘿散结。主肺结核;甲状腺肿大;眼花目眩
  • 肾经 肺经 动物
🌿座山雕 ➡ (秃鹫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鹰科动物秃鹫的肉或骨骼。
  • 滋补养阴;消瘿散结。主肺结核;甲状腺肿大;眼花目眩
  • 肾经 肺经 动物
🌿粟壳 ➡ (罂粟壳的别名)
  • 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 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
🌿罂粟壳
  • 本品为罂粟科罂粟属植物罂粟Papaver somniferum L.的干燥成熟果壳。秋季将已割取浆汁后的成熟果实摘下,破开,除去种子及枝梗,干燥。
  • 敛肺、涩肠、止痛。用于久咳、久泻,脱肛,脘腹疼痛。
  •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茎木 果实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