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135味药材
🌿地藕 ➡ (三白草根的别名)
  • 为三白草科植物三白草的根茎。7~9月挖掘地下根茎,去净泥土,置热水中浸泡数分钟,取出晒干。
  • 利水除湿,清热解毒。治脚气胫肿,淋浊,带下,痈肿,疥癣。①《纲目》:"疗脚气,风毒胫肿,捣酒服。又煎汤洗癣疥。"②《生草药性备要》:"治淋浊,利小便,清热毒。拔腐肉骨,与陈梅同敷。"③《分类草药性》:"治妇人赤白带下。"④《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利二便,宽胸脯,截疟,消肿。"⑤《重庆草药》:"补气,健脾,除湿。治白带,痨病,咳嗽,吐血,虚肿。亦用于跌打损伤,泡风湿药酒。"
  • 脾经 大肠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茆蒜 ➡ (小蒜的别名)
  • 为百合科植物小蒜的鳞茎。夏、秋采挖,去净泥沙,晒干或阴干。
  • 温中,下气,消谷,杀虫。治吐泻,心腹胀痛,疔肿毒疮,毒虫咬伤。①《别录》:"主霍乱,腹中不安,消谷,理胃温中,除邪痹毒气。"②陶弘景:"主溪毒。"③《千金·食治》:"叶主心烦庙,解诸毒,小儿丹疹。"④《食疗本草》:"去诸虫毒,丁肿,毒疮。"⑤《随息居饮食谱》:"下气,止痛,杀虫。"
  • 胃经 脾经 茎木
🌿大毛豆 ➡ (大发汗的别名)
  • 为豆科崖豆藤属植物滇桂崖豆藤Millettia bonatiana Pamp.,以根和藤入药。夏、秋采挖,洗净切碎,晒干备用。鲜用四时可采。
  • 发汗解表,祛风除湿。感冒无汗、头痛、鼻塞,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 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红被银莲花 ➡ (两头尖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银莲花属植物多被银莲花Anemone raddeana Regel的干燥根茎。夏季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
  • 祛风湿,消痈肿。用于风寒湿痹,四肢拘挛,骨节疼痛,痈肿溃烂。
  • 脾经 根茎 茎木
🌿香血藤 ➡ (小血藤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①《草木便方》:"生心血,散瘀活血,透关节。治跌打损伤血胀,四肢筋骨风毒。"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涂鱼口肿毒。"③《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经闭。"④《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白带,劳伤,跌打损伤,疮疖疝气,肺脓疡。"
  • 根茎 茎木
🌿血糊藤 ➡ (小血藤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①《草木便方》:"生心血,散瘀活血,透关节。治跌打损伤血胀,四肢筋骨风毒。"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涂鱼口肿毒。"③《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经闭。"④《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白带,劳伤,跌打损伤,疮疖疝气,肺脓疡。"
  • 根茎 茎木
🌿五毒根 ➡ (草乌的别名)
  •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北乌头Aconitum kusnezoffii Reichb. 的干燥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干燥。
  • 祛风除湿,温经止痛。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均姜 ➡ (干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姜Zingiber officinale Rosc.的干燥根茎。冬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或低温干燥。趁鲜切片晒干或低温干燥者称为“干姜片”。
  • 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燥湿消痰。用于脘腹冷痛,呕吐泄泻,肢冷脉微,痰饮喘咳。
  • 心经 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根茎 茎木
🌿乌喙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黍茎
  • 为禾本科植物黍的茎。
  • 治小便不利,水肿,妊娠尿血。①《补缺肘后方》:"中苦瓠毒,煮(黍穰)令浓,饮汁数升。"②《食疗本草》:"煮取汁浴之,去浮肿。又和小豆煮汁服之,下小便。"③《纲目》:"丹黍根、茎煮汁服,利小便,止上喘。"
  • 茎木
🌿滑藤 ➡ (小血藤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①《草木便方》:"生心血,散瘀活血,透关节。治跌打损伤血胀,四肢筋骨风毒。"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涂鱼口肿毒。"③《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经闭。"④《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白带,劳伤,跌打损伤,疮疖疝气,肺脓疡。"
  • 根茎 茎木
🌿黑乌骨 ➡ (乌骚风的别名)
  • 为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
  • ①《分类草药性》:"走表散寒,治腰痛,去风散血。"②《四川中药志》:"治腰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蛇咬伤。"
  • 肾经 肺经 茎木
🌿独白草 ➡ (草乌头的别名)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野生种)、北乌头或其他多种同属植物的块根。秋季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残茎及泥土,晒干或烘干。
  • 搜风胜湿,散寒止痛,开痰,消肿。治风寒湿痹,中风瘫痪,破伤风,头风,脘腹冷痛,痰癖,气块,冷痢,喉痹,痈疽,疔疮,瘰疬。①《本经》:"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②《别录》:"消胸上痰,冷食不下,心腹冷疾,脐间痛,肩胛痛不可俛仰,目中痛不可久视,又堕胎。""主风湿,丈夫肾湿阴囊痒,寒热历节掣引腰痛,不能行步,痈肿脓结。"③《药性论》:"能治恶风,憎寒,冷痰包心,肠腹疞痛,痃癖气块,益阳事,治齿痛,主强志。""治男子肾衰弱,阴汗,主疗风温湿邪痛。"④《药类法象》:"治风痹血痹,半身不遂,行经药也。"⑤《纲目》:"治头风喉痹,痈肿疔毒。""主大风顽痹。"⑥《东医宝鉴》:"治风湿麻痹疼痛,发破伤风汗。"⑦《纲目拾遗》:"追风活血,取根入药酒。"⑧《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麻痹症。又为伤科要药。"
  • 脾经 肺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铁夹藤 ➡ (乌骚风的别名)
  • 为萝摩科植物青蛇藤的茎。
  • ①《分类草药性》:"走表散寒,治腰痛,去风散血。"②《四川中药志》:"治腰痛,风湿麻木,跌打损伤,蛇咬伤。"
  • 肾经 肺经 茎木
🌿吴椒 ➡ (吴茱萸的别名)
  •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石虎Evodia rutaecarpa(Juss.)Benth. var. officinalis (Dode)Huang 或疏毛吴茱萸Evodia rutaecarpa (Juss.)Benth. var. bodinieri (Dode)Huang的干燥近成熟果实。8~11月果实尚未开裂时,剪下果枝,晒干或低温干燥,除去枝、叶、果梗等杂质。
  • 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用于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外治口疮;高血压。
  • 胃经 脾经 肾经 肝经 茎木 果实种子
🌿天青地红 ➡ (小血藤的别名)
  • 为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茎藤、叶。10~11月采收,晒干。
  • 行气,止痛,活血,散瘀。治跌打损伤,风湿麻木;筋骨疼痛,痨伤吐血,经闭,腹胀,痈肿。①《草木便方》:"生心血,散瘀活血,透关节。治跌打损伤血胀,四肢筋骨风毒。"②《分类草药性》:"治风湿麻木,筋骨疼痛。涂鱼口肿毒。"③《重庆草药》:"行气,活血。治跌打损伤,劳伤吐血,经闭。"④《陕西中草药》:"活血调经,散瘀消肿,理气止痛。治月经不调,白带,劳伤,跌打损伤,疮疖疝气,肺脓疡。"
  • 根茎 茎木
🌿大椒 ➡ (辣椒的别名)
  • 茄科辣椒属植物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C. annuum L.],以果实、根和茎枝入药。6~7月果红时采收,晒干。
  • 果:温中散寒,健胃消食。用于胃寒疼痛,胃肠胀气,消化不良;外用治冻疮,风湿痛,腰肌痛。根:活血消肿。外用治冻疮。
  • 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果实种子
🌿稻藁 ➡ (稻草的别名)
  • 为禾本科植物稻的茎叶。
  • 宽中,下气,消食积。治噎膈,反胃,食滞,泄泻,腹痛,消渴,黄疸,白浊,痔疮,烫伤。①《本草拾遗》:"主黄病身作金色,煮汁浸之。"②《滇南本草》:"宽中,下气,温中,止泻,消牛马肉积宿食,小儿乳食结滞,肚腹疼痛。稻草节,走周身经络,治痰火疼痛。"③《本草再新》:"走经络,利肠分,宽中益气。"
  • 脾经 肺经 茎木
🌿小良姜 ➡ (高良姜的别名)
  • 本品为姜科植物高良姜 Alpinia officinarum Hance的干燥根茎。夏末秋初采挖,除去须根及残留的鳞片,洗净,切段,晒干。
  • 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
  • 胃经 脾经 根茎 茎木
🌿川乌头
  • 为毛茛科植物乌头(栽培品)的块根。夏至至小暑间挖出全株,除去地上部茎叶,然后将子根摘下,与母根分开,抖净泥土,晒干。
  • 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①《珍珠囊》:"去寒湿风痹、血痹。"②李杲:"除寒湿,行经,散风邪,破诸积冷毒。"③王好古:"补命门不足,肝风虚。"④《王氏究原方》:"性轻疏,温脾去风。"⑤《纲目》:"助阳退阴,功同附子而稍缓。"
  • 根茎 茎木 全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