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大全

心经 胃经 脾经 大肠经 肾经 肺经 肝经 膀胱经 胆经 三焦经 小肠经 心包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果实种子 矿物 动物 其他部位
共有263味药材
🌿黄药子 ➡ (慕荷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的根茎。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 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①《峨嵋药植》:"治疮毒。"②《四川中药志》:"涩肠止痢,治湿热下痢。久泻不止,白浊,白带。"③《陕西中药志》:"活血,止血,生肌,止痛。治泻痢,吐、衄、咯血,妇人崩带,金疮。"④《陕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大便出血,痢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痔疮,汤火伤,甲状腺肿。"
  • 根茎 茎木
🌿胡颓子 ➡ (白绿叶的别名)
  • 胡颓子科白绿叶Elaeagnus viridis Servett. var. delavayi Lecte.,以茎皮、根皮、叶入药。
  • 利尿排石,止咳定喘,行气止痛。主治慢性肾炎,胃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 肾经 肺经 膀胱经 根茎 茎木
🌿薜荔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 根茎 茎木
🌿野葡萄 ➡ (蘡薁的别名)
  • 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Zncc. var. adstricta (Hance)Gagnep.],以全株,或根、茎、叶及果入药。全年可采,将根、茎、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果成熟时摘下,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肺脓疡,多发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疮疡肿毒,中耳炎,蛇虫咬伤。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菝葜
  • 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 根茎 茎木
🌿小桃红 ➡ (红白二丸的别名)
  •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中华秋海棠Begonia sinensis A. DC.,以块茎、全草入药。秋季采收,分别晒干。
  • 活血调经,止血止痢。用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痢疾,吐血,衄血,跌打损伤出血。
  • 茎木 全草
🌿恶边 ➡ (薯良的别名)
  • 为薯蓣科植物薯莨的块茎。5~8月采挖,洗净,晒干。
  • 活血,止血,理气,止痛。治产后腹痛,月经不调,崩漏,内伤吐血,风湿关节痛,痢疾,疮疖,蛇咬伤,外伤出血。①《别录》:"主心腹积聚,除三虫。"②《药性考》:"浸酒服,能活血。"③《馈州民间方药集》:"止痢疾。治产后腹痛,臌胀。又治哮喘。"④《湖南药物志》:"活血,补血,止痛,散气。治筋骨痛,关节炎腰痛,内伤吐血。"
  • 茎木
🌿碗花草
  • 药材基源:为爵床科植物碗花草的茎叶。
  • 健胃消食;解毒消肿。主消化不良;脘腹胀痛;腹泻;痈肿疮疖
  • 茎木
🌿锡叶藤
  • 五桠果科(锡叶藤科)锡叶藤Tetracera asiatica (Lour.)Hoogl.;毛果锡叶藤T. scandens (L.)Merr.,以根、叶、藤入药。
  • 收敛止泻,消肿止痛。主治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子宫脱垂,白带,风湿关节痛。
  • 大肠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草蜜 ➡ (刺蜜的别名)
  • 为豆科植物骆驼刺叶中分泌液凝结而成的糖粒。夏季采收,以布铺地,敲打枝叶,糖粒便脱落。并去净枝叶杂质。
  • 治骨蒸烦渴,血痢,腹泻,腹痛,头痛。①《本草拾遗》:"主骨热,痰嗽,痢暴下血,开胃,止渴,除烦。"②《新疆药材》:"疗痢疾,腹泻,腹痛。"③《新疆中草药手册》:"滋补强壮,涩肠,止痛。"
  • 心经 脾经 肾经 肺经 小肠经 茎木
🌿红灯果 ➡ (菝葜的别名)
  • 百合科菝葜属植物菝葜Smilax china L.的根状茎。其叶也入药。全年可采,洗净,切片晒干,或用盐水浸泡数小时后蒸熟,晒干。夏季采叶,晒干。
  • 祛风利湿,解毒消肿。根状茎: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胃肠炎,痢疾,消化不良,糖尿病,乳糜尿,白带,癌症;叶:外用治痈疖疔疮,烫伤。
  • 根茎 茎木
🌿老蛇盘 ➡ (慕荷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的根茎。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 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①《峨嵋药植》:"治疮毒。"②《四川中药志》:"涩肠止痢,治湿热下痢。久泻不止,白浊,白带。"③《陕西中药志》:"活血,止血,生肌,止痛。治泻痢,吐、衄、咯血,妇人崩带,金疮。"④《陕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大便出血,痢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痔疮,汤火伤,甲状腺肿。"
  • 根茎 茎木
🌿红药子 ➡ (慕荷的别名)
  • 为虎耳草科植物鬼灯擎的根茎。秋季采收。挖出后,除去茎叶、须根,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
  • 清热化湿,止血生肌。治湿热下痢,久泻,白浊,带下,崩漏,吐血,衄血,大便出血,疮毒,金疮。①《峨嵋药植》:"治疮毒。"②《四川中药志》:"涩肠止痢,治湿热下痢。久泻不止,白浊,白带。"③《陕西中药志》:"活血,止血,生肌,止痛。治泻痢,吐、衄、咯血,妇人崩带,金疮。"④《陕西中草药》:"治外伤出血,吐血,衄血,崩漏,大便出血,痢疾,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痔疮,汤火伤,甲状腺肿。"
  • 根茎 茎木
🌿蘡薁
  • 葡萄科葡萄属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 V. thunbergii Sieb. et Zncc. var. adstricta (Hance)Gagnep.],以全株,或根、茎、叶及果入药。全年可采,将根、茎、叶分别晒干或鲜用,果成熟时摘下,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除湿。用于肝炎,阑尾炎,乳腺炎,肺脓疡,多发性脓肿,风湿性关节炎;外用治疮疡肿毒,中耳炎,蛇虫咬伤。
  • 胃经 肝经 根茎 茎木 全草
🌿水苏麻 ➡ (冬里麻的别名)
  • 为荨麻科植物水麻的枝叶、根。全年可采。
  • 解表清热,活血,利湿。治小儿急惊风,麻疹不透,风湿性关节炎,咳血,痢疾,跌打损伤,毒疮。①《峨嵋药植》:"发表。"②《贵州植药调查》:"解热,利湿,止血,治痢,外治痞毒。"③《四川常用中草药》:"枝叶:祛风散寒。治跌打损伤,麻疹未透及妇女腹中包块。"
  • 根茎 茎木
🌿赤芍药
  • 为毛茛科植物芍药(野生种)、草芍药、川赤芍等的根。秋季采挖,除去根茎、须根及支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时,按大小分别捆把,再晒至足干。四川地区也有刮去粗皮后再晒干者。
  • 行瘀,止痛,凉血,消肿。治瘀滞经闭,疝瘕积聚,腹痛,胁痛,衄血,血痢,肠风下血,目赤,痈肿。①《本经》:"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②《别录》:"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利膀胱大小肠,消痈肿,时行寒热,中恶腹痛,腰痛。"③《药性论》:"治肺邪气,腹中疞痛,血气积聚,通宣脏腑拥气,治邪痛败血,主时疾骨热,强五脏,补肾气,治心腹坚胀,妇人血闭不通,消瘀血,能蚀脓。"④《日华子本草》:"治风补劳,主女人一切病并产前后诸疾,通月水,退热除烦,益气,天行热疾,瘟瘴惊狂,妇人血运,及肠风泻血;痔瘘、发背、疮疥,头痛,明目,目赤,胬肉。"⑤《开宝本草》:"别本注云,利小便,下气。"⑥《滇南本草》:"泻脾火,降气,行血,破瘀,散血块,止腹痛,退血热,攻痈疮,治疥癞。"⑦《药品化义》:"泻肝火。"
  • 心经 脾经 肝经 小肠经 根茎 茎木
🌿荞麦三七 ➡ (天荞麦根的别名)
  • 为蓼科植物天荞麦的根及根茎。10~11月采挖,晒干。
  • 清热解毒,祛风利湿。治咽喉肿痛,痈疮,瘰疬,肝炎,肺痈,筋骨酸痛,头风,胃痛,菌痢,白带。①《本草拾遗》:"主痈疽恶疮毒肿,赤白游疹,虫、蚕、蛇、犬咬,并醋摩敷疮上,亦捣茎叶敷之;恐毒入腹,煮汁饮。"②《李氏草秘》:"治乳痈风毒,入诸散毒药内,取根二分,生姜一分,水煎服。治败血久病不痊,又洗痔血。"③《纲目拾遗》:"治喉闭,喉风喉毒,用醋磨漱喉。治白蚀,捣汁冲酒服。"④《植物名实图考》:"治跌打要药。""治损伤,活血,止痛,通关节。"⑤《分类草药性》:"治气瘰,补中气,养脾胃。治疯犬咬伤。"⑥《天宝本草》:"治腰疼背痛,瘰疬,杨梅结毒,头风疼痛。"⑦《四川中药志》:"治瘰疬、白带、胃痛、吐血、喉痹。"⑧《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消肿解毒,治喉痹,流火,乳痈,关节肿胀疼痛,筋络伸屈不舒。"⑨《上海常用中草药》:"清热,解毒,消肿,祛风湿。治筋骨酸痛,肝炎腹胀。"⑩《南京地区常用中草药》:"治肺脓疡。"
  • 根茎 茎木
🌿红根叶 ➡ (脉果漆的别名)
  • 药材基源:为漆树科植物利黄藤的茎、叶。
  • 清湿热;解毒。主湿热黄疸;风湿热痹;痈疡;湿疹;毒蛇咬伤
  • 茎木
🌿辽瓦松
  • 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狼爪瓦松的地上部分。
  • 凉血;止痢;解毒敛疮。主泻痢;便血;崩漏;疮疡;烫火伤
  • 大肠经 肝经 茎木
🌿石壁莲 ➡ (薜荔的别名)
  • 为桑科植物薜荔的茎、叶。4~6月间采取带叶的茎枝,晒干,除去气根。
  • 祛风,利湿,活血,解毒。治凤湿痹痛,泻痢,淋病,跌打损伤,痈肿疮疖。①《本草拾遗》:"主风血,暖腰脚,变白不衰。"②《日华子本草》:"藤汁敷白癜疬疡及风恶疥癣。"③《本草图经》:"叶治背痈,干末服之,下利即效。"④《国药的药理学》:"藤汁为激性药,有壮阳固精之效。又为消炎药,治肿物,肠痔及恶疮痈疽,一切疥癣。"⑤《湖南药物志》:"清热解毒,祛湿利尿。治丝虫病,跌打损伤,腰痛,热痢,水泻,热淋,肚胀气坠。"⑥《广东中药》Ⅱ:"利水去湿,散毒,滑肠通便。治痔疮,天泡疮,酒湿患疮。"⑦《江西草药》:"治血尿,砂淋,梦遗,早泄,咽喉肿痛等症。"⑧《上海常用中草药》:"祛风湿,通经活络,清热消肿,利尿,止血。治风湿痛,手足关节不利。"
  • 根茎 茎木